刘备见此,笑着跟卢植讲了铁锅的妙用,他自夸巨鹿菜式堪称一绝,乃他处无有。这让卢植更期待了起来。
——
另一处,主持着手粮事宜的李孟羲和简雍,他二人就忙多了。
收粮遇到了巨大阻力,百姓们对未知的新事务,抱有天然的抗拒和恐惧。
已经明说了粮食虽是全收上去,但是后边还会按于分配,已经完全解释清楚了,可收粮的时候,百姓仍是哭爹喊娘的横加阻拦。
面对油盐不进的百姓,不得不使用强制手段,强制把那些睡到粮食上不下来抱着粮食不丢的百姓,强制把其拖开,强制把粮拿走。
场面极其不和谐,这要让不明真相的人看来,必以为是暴政。
收粮队除了收走那些明眼可见的粮食,还要搜百姓们的行囊,在百姓行囊中搜到粮食的次数不在少数,百姓们藏下的些许粮食,粮食本身不算什么,但不能纵容。
随着收粮磕磕绊绊的往下进行,粮食一点一点收缴,粮食越积越多,同时,收完了粮食情绪绝望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收完了粮食,立刻把按需分配的粮再发给众人。
可问题就在分配。
要按需分配,要平均分配,得先知粮食总量,然后才能知分多少。
问题就在这个【知粮食总量】上,巨鹿有千万田亩,要想弄明白所有收获,岂不得花很长时间称上一遍才行?
可问题是,人力不够,就是人力足够,要称量完总的粮食数量,花的时间十天半月也不够。
难题当头,李孟羲不得不求诸取巧之法。
幸亏李某人上过学,知道生物学中有一个【取样法】,也就是说,不必去真的称量每一块田地的产量,只需抽查些样本,通过样本的数据,再估算总体的产量。
李孟羲就用这个抽样法开始统计粮食总量了。
已交完粮食的屯丁,有八百七十九人,排查询问了一遍,统计得,这八百七十九人,种的田地总的加起来是九千八百三十三亩。
这九千八百三十三亩田所有产出的粮食,李孟羲往背后看了看,这九千八百三十三亩地的粮食,堆成一座小山了。
“来人,称!”李孟羲吩咐道。
称量过程花了好久时间,最终把小山一样的粮食称完,称得,有高粱五万九千八十斤余,黍子十三万六千余,大豆三万四千余,小豆两万二千余,豌豆十九万三千,麦六十二万八千余,剩下的,像是芝麻,胡豆,豇豆,红豆,糜(黄米)等其他杂粮,数量很少,可忽略不计。
总算,九千八百三十三亩田,有粮总计,九十五万八千余斤,一亩地,见粮才九十七斤。
这么一算,李孟羲眉头紧皱,他有些惊讶到了,一亩地平均亩产,才这么一点点儿,有些吓人了。
随之,稍一细想,他多少明白了一点,是豌豆,豌豆拉低了粮食亩产。
巨鹿田地半数荒芜,好多田地里补种了豌豆来备荒救急,豌豆这种作物,除了长的快见粮快,其产量远远不如麦和黍子高产。
巨鹿田亩总数,按统计,是一千六百八十七万亩左右,按今年亩产的平均收获算,一亩假设有九十七斤,今年全境总收获就是……斤,约一亿二千万斤,而巨鹿人口,有五十二万。
平均算下来,人均分粮,一千一百斤。
李孟羲唤过一甲士,向其询问,问其若是要每天下地干活,一年得吃多少粮食才将将够。
甲士思索一阵,说一年少说得八九百斤。
又问过多人,众人皆言,不是农忙还能少吃点,要是忙的时候,吃的少都干不动。
八九百斤,将将够,这个将将够,只是能吃个半饱。
那就九百斤。李孟羲敲定了数目。
按今年收获,五十二万人,人均有一千一百斤粮,人均分下去九百斤,盈余两百归仓。
盈余这两百斤,得养不事生产的战兵,得养战马,得养牲畜,再加上,今年杂粮过多,豌豆一斤,是远不如麦子一斤挡饿的,所以总算下来,今年的粮食收获依然紧巴巴的。
用抽样法把粮食大致是估算完了,李孟羲向眼前看去,眼前席地而坐的百姓们,收了他们粮食,他们像是被抽去了灵魂一样,麻木的坐着,安静又沉寂。
“一人分九百斤粮,够吃到下一年不够?”李孟羲出声问道。
百姓们一时没反应过来,一片沉默。
“九百斤,够不够?”李孟羲再问。
这次,百姓们听明白了,情绪麻木的百姓们立刻活了过来,他们好多人神色激动的直接站起,更多的人嗡的一声开始热烈讨论起来。
“九百斤!九百斤不少了!”
“不少了!不少了!”
……
百姓们交谈着,喜色难掩。
到分粮了,却还有一桩难事。
粮食总产量或还能估算出来,但是,粮食种类可就没办法估算了,田里种了啥样粮食根本就是随机的,根本就没办法统计。
粮食种类不同,价值也大不相同,该如何尽可能的公允,又是麻烦。
李孟羲第一个想法是,算清各类粮食的总量,然后均分各人,可随之一想,各类粮食难以算清,这个方法不可行,随之舍弃。
第二个想法,李孟羲想,既然分不清了,那干脆把所有粮食混到一起胡乱掺掺一股脑分出去得了。
这样,谁都没意见。
说干就干。
李孟羲令人去拿了大量布袋子,随地铺了一地,铺开了一块巨大的场地。
然后,将各类麦黍子豌豆高粱,乱七八糟的粮食全都倒出来倒一块,然后令人拿着锹跟搅和混凝土一样将粮食给搅和均匀。
随着一袋子一袋子粮食倒下,各色的粮食越堆越多,越掺杂越是好看,最后就成了,在巨大的粮山上,不下几十人拿着锹把粮食铲来扬去,场面蔚为壮观。
这粮食堆积如山的浩大场面,一不小心,还安稳了人心了。
百姓们看着如山的粮食,莫名心安。
等粮食掺混的差不多了,李孟羲随机抓了一把,一把当中,有麦,有豆,有没来得及去壳的高粱,有黍子,有豌豆,杂的不能再砸。
看差不多了。
李孟羲下令开始分粮。
百姓们在甲士的约束之下,排成了多列长队,每一列前,都有负责称粮食的甲士。
粮食哗啦啦的装袋,再被称量好,粮食再发给百姓,每一个拿到粮食的百姓,都喜笑颜开。
与分粮同步,拿到一年份口粮的屯丁,拿到粮食之后,带着自己的铺盖锄头和其他杂七杂八的物品,被甲士引领着到了第三块区域。
在乡间人力和粮食齐聚到巨鹿之后,乡间各处就又空了下来,官员们依照各地土地状况,开始重新划分屯田人力。
很快,第一队屯田队伍安排妥当。
屯田队一百三十二人,这一百三十二人所有的粮食装上了车,所有铺盖装上了车,所有粮种装上了车,还有各类起居用品,犁具,等等一切屯田所需,一百三十二人的屯田队,动用了一百七十辆车,这第一只屯田队准备妥当之后,朝着屯田点出发了。
与屯田队伍同行的,还有负责分地的官员。到了屯点,如何去丈量土地,如何去划分地块,自有人负责。
很快,到了午时。
刘备请人来请李孟羲回去吃饭,李孟羲不去。
过了午时,到了午后,刘备再次派人来请,李孟羲正忙着,还是推托不去。
城主府中,一场好宴已吃到尽兴。
巨鹿的菜肴确实对的上刘备的夸口,卢植第一次吃到糖醋鱼,对酸甜嫌嫩的糖醋鱼是赞不绝口,除了糖醋鱼,其他菜虽然简单,但也甚是美味,像是,羊肉,牛肉,鸡,等各种肉,要说不同,不同处在这些菜肴都是从铁锅里炒的,其色香味远非炖菜可比。
刘备第五次派人去请李孟羲了,李孟羲还是没来。
卢植吃的都撑了,他笑谓刘备道,“玄德,走,咱去看看孟羲小友。”
刘备恭敬从命。
一行人来到城头之上,从城头向外看,一眼看见壮阔。
城外,有浩荡蜿蜒的人流从远处一片营地汇聚到一座粮食堆积成的粮山之前,然后人流与粮食与百千辆车辆汇合,汇合后的车队一队跟着一队朝远离去,车队长的一眼望不到尽头。
巨鹿城外,是十几万人流汇聚,是近万辆车辆往来,这是堪比几十万大军流动的壮阔。
众人目光汇聚到粮山之处,他们遍找李孟羲的人影,找不见,被粮山挡住了。在粮山一旁,有一根【神机】大旗随风飘荡。
——
刘备端着一碗鸡拿着快子来找到李孟羲时,李孟羲正被五六个官员们围的水泄不通。
“牛先不分,留到后面再分。拉城里去,找人先养着。”
……
“犁具可算好了,犁具不多,别一下分完了。”
……
“对了,兵器呢?每屯点发弓五张,箭一百……不够?好吧,帮我记下,日后再发不迟。”
……
“去城里看看还有无石灰,拉点过来撒撒。这么多人聚集,怕是要出事儿……”
刘备等了半天,终于等到李孟羲把事情交代完。他走到李孟羲身后,碰了碰李孟羲的肩膀。
李孟羲回头一看,是刘备。
刘备笑着把快子和一碗香喷喷的鸡肉递给李孟羲。
李孟羲四下看了一眼,小声对刘备道,“拿回去拿回去,众人都饿着呢,我哪能自己吃……”
一句话未说完,刘备就把李孟羲拉了过来,碗和快子强塞到李孟羲手里,“我来看着。你去吃。”刘备不容置疑的说着。
李孟羲只好端着碗走了,怕被人看见,影响人心,李孟羲一直往回走,走到城门前,然后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不久,身后有脚步声。
卢植过来了,李孟羲便卢植笑了笑,继续狼吞虎咽。
李孟羲吃着,卢植就笑眯眯看着他。
就这样过了一会儿,李孟羲被盯的不自在,他停下快子,端起碗,认真的问卢植,“你要不要吃?”
卢植一愣,然后开心的呵呵笑了。
——
分粮第一日,在义军高效的组织能力下,第一日,就给两万七千屯丁分完了粮食并把人又分派到了各处屯田点。
因,夏收与整田与耕作这段耕作季,时间很紧,不容耽误,故,为早些分完粮早些把人安置妥当,连夜晚也在通晓忙碌。
夜里,伙夫们煮了姜水发给等着领粮的百姓,以供百姓驱寒。五六月份,正热,实则没必要煮姜水,纯粹是准备的过于充分了。
一夜之功,连夜之间,分到了粮食,编好了屯田队伍的人力,有一万两千人连夜向各处屯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