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黄琬来了,师徒二人谈了许久,其中包括京城的局势,豫州袁术的动向,刘协的心情这才好些。
当刘协把科考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告诉黄琬,黄琬自告奋勇的接下了殿试的任务,刘协心中才松了一口气。
有了黄琬主持殿试,就算袁隗的人要闹事,内有黄琬,外有董卓,就算乱,也不会影响很大。
殿试这一天,平城门外人山人海。
如此盛会,老百姓自然是要来看热闹的。有子弟参加殿试的,则惴惴不安的在指定的区域等候,长辈在叮嘱士子们的注意事项,猜度皇帝要问些什么,提前打一些腹稿。也有士子互相打气鼓劲,整个场面异常热闹。
羽林军这边人手不够,只能负责城门内的防卫,城门外就交给了西凉军。这些闪着寒光的铠甲和兵器,让看热闹的吃瓜者心惊胆寒。
那些原本想着趁乱发点小财的游侠儿,看到这些手持兵刃的士兵,也都畏手畏脚起来,缩在一旁,心虚的用眼睛瞄着这些士兵,不敢动作。
也有一些小商贩担着担子,在人群中叫卖。时不时放下担子,与旁边的人交易。
人群突然骚动起来,大家都往城门里面看去,只见城门里面排着队走出两列人。左边是身穿乌衣头戴纱帽的内侍,右边是梳着环发身穿曲裾的宫女。
两队人走到城门口,最前面的内侍高声喊道:“吉时已到,请考生检测入场。”
众人这才明白,这些内侍和宫女是来接考生的。
羡慕嫉妒恨,人群之中充满各种情愫。
这些可都是伺候皇帝的人,现在出来伺候这些考生,这可是天大的荣耀,仅此一项,也够这些考生们吹嘘很久。
那些没有通过初选的考生,心中暗自下定决心,回去以后,好好的读书,下次一定要进入殿试。
那些带着小孩的,也趁此机会教育自家小孩,好好读书,就能享受这种待遇。
第一个考生入场,左右分别走出一个太监和一个宫女,首先检查考生有没有夹带,按照规定,考生什么都不用带,所需物品,殿上都准备好了的。
凡是考生带的东西,都要交给旁边的太监保管,亦或者交给一同来的家人。
检查完毕,宫女领着考生进入大殿,太监跟在后面伺候。
七千多考生,神态各异的接受检查,然后跟在带领的宫女后面,走向德阳殿。
这次殿试,刘协安排在德阳殿。
德阳殿能够容纳一万人议事,今天只有七千多考生,自然是能够容纳的。
在德阳殿的两边,文武大臣已经做好,他们是这次殿试的监考,谁在殿上做了不合规矩的事情,他们都能够看到。
台上,刘协静静的坐在中间,看着考生入场。
在刘协身后,是从羽林军之中挑选出来的文官,他们是这次殿试的考官,负责考卷的初评。主考官是黄琬和蔡邕,以及几名太学博士,他们负责最后定名次。
至于那些被调查出来与世家勾结的名士们,这次连进入德阳殿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