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年轻弟子,或是佛门大能,修为遇到瓶颈、心境碰到障碍时,多会离开灵山,离开佛土,到九界各处游历,在红尘中感悟人生百态。
游历红尘期间,僧侣远离佛土,却仍是佛门中人,要遵守各项清规戒律,代表着佛界的身份,不能仰仗修为肆意妄为,更不能拜在他人门下。
还俗与游历红尘截然不同,是彻底脱离佛界灵山,与佛门断绝因果往来,从此以后再无瓜葛,还俗之后我行我素,可以不尊戒律,也可以令投它门。
宗教门派不同于世家古族,相对而言自由程度更高,参与和脱离也比较松散,灵山虽然是佛界大宗,受到万民敬仰爱戴,也不乏有还俗的僧侣。
这样那样的缘由暂且不论,大雷音寺上千万外门僧众,百年间还俗的就有上万人,近百万的内门僧众里,也有几十人陆续还俗,这样的情况并不稀奇。
尘曦自小在寺院里长大,虽拜了燃灯古佛为师,但迄今为止尚未正式出家,顶多算是个外门僧众,还俗之事,一个佛祖就能决定,不必如此兴师动众。
可谁让他是圣佛子,被诸天佛祖看好,肩负整个佛界的未来,再怎么慎重也不为过,如来也拿不准主意,佛门的诸位大能,也有必要知晓此事。
在场的佛祖菩萨罗汉等,听如来诉说了事情经过,一个个平静古板的脸上,也出现了些许变化,议论纷纷,有要他留下的,有随他去吧的,也有苦心哀劝的。
面对众人的接连询问,尘曦显得尤为波澜不惊,回答只有一句:“俗世因果未了,求道之心受碍,须下山斩断红尘,待六根清净,再归来。”
琉璃药王、帝释天王等佛,各自对视着苦笑不已,常言道下山容易上山难,要是真的放他离开,到时候愿不愿意回来,就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了。
况且,凡尘俗世之事,纷纷扰扰,哪有他说得那么简单,岂是想断就能断的,在污浊的尘世待久了,赤子之心受染,才会让人追悔莫及。
东来弥勒半梦半醒,对世事越加无牵挂,脸上挂着微微笑意,仰面躺莲花宝座上,发出了阵阵齁声,诸天佛祖早已习以为常,熟视无睹。
如来与众佛苦劝了许久,尘曦还俗下山的意志,却没有丝毫动摇的迹象,如来佛祖喜忧参半,喜的是坚定,为修道,忧的是执拗,为去留。
众佛劝导尘曦无果,只能又将主意,打到燃灯古佛身上,燃灯毕竟是他的授业恩师,从从小抚养他长大,对他有养育之恩,他若是开口劝慰,总该有些顾及。
谁知,如来还没来得及开口,挑着青灯,始终笑而不语的燃灯古佛,就摇了摇头,拈花微笑:“缘聚则成,缘散则灭,相遇是缘,分离也是缘,何必强求呢?”
燃灯古佛语罢,尘曦躬身行礼,又向在座诸佛双手合十,说道:“我愿与佛界未成佛的师兄比试佛法,若有人能胜我便留下,若无人能胜,那请诸位不要再拦我下山。”
诸位佛祖相顾无言,望向了灵山诸佛,诸佛也对视不语,又看向了三位祖佛,弥勒佛祖闭着眼梦寐,没有醒来,就是没有意见,燃灯古佛微笑道:“如此甚好。”
满脸皱纹、胡须尽白的燃灯,看起来高高瘦瘦,弱不禁风,却德高望重,是而今佛门辈分最高者,在佛界乃至于九界,有不容置疑的声望。
他说的话,连如来也不好反驳,只能点了点头,声若洪钟大吕,传遍了在座诸佛:“此事就此定夺,三个月后大雄宝殿,讲论佛法决定去留。”
如来一锤定音,诸佛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同意了此事,离开了云雾高台,离得远些的,干脆留在灵山各自的禅院,无色界四个天域的,则赶回了自己的寺庙。
佛界的佛祖、菩萨、金刚、罗汉、护法……都为了此事殚精竭虑,直接传讯所属的天域,让最得意的门人赶来,不止是为了阻挠尘曦还俗,也有互相比较的意思。
不过,本是佛门内的事务,不知怎么回事泄露,却传遍了佛界诸天,常年受佛学熏陶的佛众,听说了这样的事情,纷纷赶来灵山,只为一睹盛容。
许多散修居士、小宗门徒,认为自己佛法精深,也想要参与进来,在灵山山门外求见。人山人海往灵山聚集,这样的热闹程度,几乎快赶上百年的圣会。
诸天佛祖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实在架不住佛众热情,只能派人择优录取,经过大浪淘沙,留下了几个有真材实料,允许参与佛法辩论。
只剩下寥寥数人的时候,三个月期限悄然而至,而在这段时间里,尘曦深入简出,两个月在藏经阁闭关,温习佛门先辈的经典,最后一个月,回到燃灯的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