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今年的冬天好像比往年格外要冷一些!”
吴咏刚进门,见到刘宏正手持一卷书籍,便拱手施礼道。
由于洛阳这几日下雪,天子刘宏就没去华光殿读书,而是每日将三位帝师轮流接到北宫的温德殿讲学。
温德殿内,没有煤炭,却依然温暖如春。
“确实如此,最近一段时间,北方各州郡上书不断,皆言严寒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刘宏放下书籍,叹息着说道。
经过一年多的相处,他已将吴咏看作自己唯一的玩伴,两人的日常对话也很随意。
如今已入寒冬,大汉幅员辽阔,南北气温差异也是极大。
长江以南的南方一带,即使是在冬季,最低气温也是在十度上下,倒是影响不大,可是大汉近六千万人口,有四千万集中在中原地区。
此时中原一带的百姓,冬衣却套了一层又一层。
富庶的百姓,还有多余的冬衣穿,而贫民却连一件像样的冬衣都没有,只能穿着夏装硬拗,实在是冻得不行了,就往衣服里塞稻草。
若不是被逼得没办法,谁又愿意发挥这样的“聪明才智”?
天下百姓,皆是一样。
进入严冬时节,不少百姓还是纷纷涌上街头旷野,或是收集柴火,或是想办法搞到食物,努力生存下去。
而建宁四年的冬季,比之以往,格外地寒冷。
对于北方的百姓来说,这是一场众人所未有料到的大型灾难。
最初,是从幽州与并州开始
,随即波及到凉州和西域。
年初的时候,朝廷任命司空桥玄兼任屯田校尉,总领边关移民一事。同时任命大司农卿曹嵩兼任屯田都尉,从旁协助,掌种植棉花和甜菜之诸事!
一开始,百姓因为故土难离,很少有人响应朝廷的号召。
随着后来几月天灾不断,移民边关的百姓也多了起来。
在这个时代,普通老百姓破产,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情。
对于所有阶层而言,土地是存活的根本,是普通百姓的命脉。
如今,朝廷给了一条活路,移民边关就可以得到土地、房屋、甚至耕牛。
这对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于是不少百姓选择离开故土,去边关地区拼一次。
为此,朝廷还特意从中原收购了大批的耕牛,方便百姓租借耕牛来耕地,可是这一场寒冬,差点毁掉了他们一年的辛苦努力。
白雪茫茫,已经过了膝,耕牛冻伤冻死不计其数。
新开垦的耕田在暴风雪之中被摧毁,房屋倒塌,数日之内,幽州与并州已经冻死了百余人。
当消息传到了洛阳的时候,百官们为此痛心疾首。
不过更糟糕的是整个北方,都遭受到了这场严寒的袭击。
凉州的商贸道路也被大雪所堵塞,天子刘宏这才连忙令太尉李咸开国库赈灾。
幸好幽州,并州等地都存了不少的粮食,还能够安置灾民,可是问题就是冻死的人越来越多,而想要修建房屋,包括
发散衣物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庙堂里,百官都是焦头烂额的,不断的有各地受灾的急报传来,太尉李咸也立刻召集了百官,询问百官的建议。
最后朝廷直接颁布诏令,遣三府掾属(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分行赈给。
其实本应该是四府掾属,时下没有大将军,只能这样临时诏令。
诏令下达,朝廷上下的官吏立刻动员起来。
因为天寒地冻,冀州的水运没有办法使用,只能通过驰道,朝廷便令将士们穿上厚衣,负责运输前往各地的粮草以衣物。
当然,这些士卒们负责的不只是运输,还要负责抢救灾民之类,另外,便是一些耕牛的运输,不能放任耕牛冻死。
另外,各州郡受灾极为严重的地区,可以将百姓往相邻的郡县,临时安置,尽管都是寒冬,起码县城的防寒能力要上一些。
尤其是吴咏提出的火坑建议,也逐渐在严寒地区流传开来,使得严寒下的百姓有了一丝温暖。
与此同时,世家大族也开始出力赈灾,他们不为其他,只为这些地方可以种出甜菜或棉花。
以前他们都认为这些荒凉的地方没有可取之处,但甜菜和棉花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人诚不欺我啊!”
今日是帝师刘宽为天子讲学,他讲到如今的世家大族救济灾民情况,当即感慨道。
“世家大族的做法,倒是令朕大开
眼界!”刘宏叹息说。
接着又愁容满面道:“朕最担心的是鲜卑族,今冬严寒,估计他们又要侵扰我大汉了。”
刘宏登基的第一年,鲜卑就联合濊貊部落侵袭幽州,并州,给他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