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了‘巴尔干方面军总司令’这个职务后,一时间,整个俄国乃至国外高层都起了猜测。
有些人认为,这是因为功高盖主的原因。
也有人认为,尼古拉二世忌惮第二个叶卡捷琳娜的出现,毕竟叶卡捷琳娜可是废黜过沙皇,自立为王。
但无论是哪一点都只是让人起了猜测而已,顶多也只是成为饭后杂谈。
相对于此,更加让人关注和在意的,是这场战争的规模。
每一个世纪都会出现一些至关重要的战争,并影响着后世的战争规模。
例如十九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促使大炮的大规模使用和欧洲格局的重新划分。
又例如十九世纪末的克里米亚战争,使得战争规模再一次增大。
而现在,则是巴尔干战争,让不少国家开始接触到近代战争的影子。
火炮的威力,空军的使用,海军的规模。
更有甚者,就连大规模纵深堑壕都成为了这场战争中的核心关注点。
巴尔干国家之间的利益分赃问题究竟会演变成何种结局,已经不再是各国高层所要在意的事情。
因为,他们开始发现,如今的军备火力,其威力和杀伤力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料之内。
德国陆军元帅法金汉就此而做出了战争预想,一旦发动战争就应该将所有大炮投入战场,在进行大规模轰炸之后,敌军将会不复存在。
法国步兵团的上校团长贝当认为,一旦进入战争,不易发动大规模进攻,而是应该筑建堑壕阵地,以此为依据进行防守。
英国中将道格拉斯·黑格则认为,炮弹和机枪都是笨蛋,机枪甚至是一种多余的玩意,因为在他眼中,骑兵在局部战争内的高机动性反而可以起到更大的战绩效果。
他为了说服其他同行,更是以布琼尼率领骑兵偷袭奥斯曼军队大后方为例子,却不说布琼尼的骑兵也曾经遭到了拒马的影响而无法前进。
一时间,巴尔干战争的惨烈与规模深深刻印在所有人的内心深处,并开始加大自身国家的战时准备。
但就算整个欧洲都弥漫着火药味,其稳定性也依旧可靠,英法德俄奥匈五国甚至产生一种默契,不要发动大国之间的战争。
野心蓬勃的威廉二世甚至希望可以与英国达成军备上的缓和,但这样的要求却遭到了军方婉拒。。
整个欧洲都陷入一种微妙的平衡里面。
身为当事人之一的玛利亚则优哉游哉地回到了自己的察里津。
当她回来后,便立即召集所有参与了这场战争和没有参与战争的军官过来。
召集过来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进行战后总结。
参与了这场战争的第一军军官分别是布琼尼、伏龙芝、伏罗希洛夫和哈米尔。
由于这场会议至关重要,就连约瑟夫也忍不住来到这里。
首先进行讲述的是布琼尼和伏龙芝。
他们二人几乎把所有战场都参与了一遍。
然后就是哈米尔这位新提拔上来的将领,他主要参加过的战役是最后的防守与反击战。
在发起冲锋时,第五师最为英勇,但也同样是这场冲锋中损失最大的一个师。
所以轮到哈米尔进行陈述时,显得有些惭愧和失落。
紧接着就是伏罗希洛夫。
一开始很多人都认为,伏罗希洛夫并没有进行过战斗。
他的师都留在了鲁塞城内进行设防和大后方建设。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就连玛利亚也认为伏罗希洛夫的主要责任是看守战俘。
但没想到的是,他居然也进行过战争,而且他的对手是奥斯曼上校凯末尔。
经过伏罗希洛夫的描述后,所有人这才算是知道这场不怎么被人知晓的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那个时候正是玛利亚等人进行索菲亚攻坚战的时间段。
奥军有一支五万人的部队隐藏在他们后方,最后被围困在索菲亚内的主力部队之所以被带走,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凯末尔的这五万人。
却没想到,凯末尔一开始并没有直奔索菲亚而去,而是对鲁塞进行了攻击,并以炮击轰碎了伏罗希洛夫第四师的通讯机房。
他的目的不言而喻,肯定是救出困在里面的奥军。
一旦被他成功了,战况可能会发生改变。
但伏罗希洛夫还是顽强地挡了下来,在以极少的伤亡代价情况下,击退可凯末尔,守住了鲁塞。
但因为通讯设备遭到损坏,他只能派出传令兵给玛利亚等人传递信息。
只可惜,传令兵一去不回,恐怕是在路上遭到了什么突变。
在所有人都陈述完自己遭遇过的战况后,便又开始对各自战争过程中的失误和总结。
很快便得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传递的战术信息太过于缓慢,导致在执行时经常会因为战况突变而要被逼进行改变。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埃迪尔内攻防战时,留守在外的伏龙芝和布琼尼原本是进行伏击,但却又因为看见溃军的出现而临时更改战术。
但信息传递不足以让双方都知道各自的战术,这就导致伏龙芝开始进行拦截时,布琼尼并不知晓。
若非炮声明显,布琼尼头脑也十分清晰,恐怕这场拦截战并不能取到很好的效果。
改善方式也很简单,只給军官们传递一个大方向的战略意图,至于要如何实施有何进行战术部署,全靠当事人的临时决策。
第二,对自身大后方的警戒和了解严重不足。
最典型的例子凯末尔的五万人,无论是塞保联军亦或是玛利亚的第一二军都在进行着对索菲亚的围城和防备援军的战术准备。
可是,所有人都忽略了自身后方,在那里居然还隐藏着一支五万人的军队,而且还是奥斯曼难得的精锐。
解决方案,在各处安插暗哨,但暗哨并不能覆盖全地图,所以玛利亚提出一个设想,以当地居民作为线眼。
这个设想很难实施,因为俄军名声在外,可谓是狼藉不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别说敌军,就连盟友都会刻意提防。
因此这个设想需要长时间去进行。
第三,他们没有打歼灭战而是打击溃战。
最典型的例子还是伏龙芝和布琼尼对追击而来的奥军进行伏击的战役。
来来回回,凭借他们两万人的兵力,将追击而来的奥军击溃了很多次,但直到结束,第二第三师也同样损失了五千人。要知道,这五千人都是从察里津内培训出来的精英。
反观奥军,他们被击得溃散而逃,可一旦被他们重新聚集回来,又能组织起一支大规模部队。
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臂。
最后得出了总结,如果要打,那就应该以歼灭战为主,尽可能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