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很悲观的思想,马克思完全低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进步性。”
在与智囊团讨论时,雷蒙就此事而做出过评价。
然而,他却对马克思这位人物充满了敬佩。
因为马克思看到了很多资本家所看不到的未来与现实。
他就像是一位医生,将资产阶级这位病人的病状全都罗列出来,然后逐一分析。
正因如此,雷蒙给了自己智囊团一个要求,全都去看《资本论》。
资本家看《资本论》,熟悉《资本论》,然后用《资本论》打败马克思思想。
这就是他的想法,要想打败一个敌人,就必须了解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而这一想法也同样被落实到了丘吉尔那边去。
丘吉尔依旧不认同玛利亚的结论,他不可能赞同‘资本主义必将被取代’的思想。
而且,丘吉尔认为,社会主义的平等对待,只会让人变得更加懒惰,因为阶级的差异化,会促使人类往上攀爬,从而带动社会发展。
而且,他认为这个制度只会让社会中的所有人的阶级都固定在此,永远都不可能有变化趋势。
因此丘吉尔并没有在那场辩论中被说服,甚至连半点动摇都没有,反而更加坚定了反苏立场。
当玛利亚与丘吉尔的辩论被写在报纸上时,雷蒙身边的经济学家便立即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正是戴高乐前往摩洛哥之前,亲自给自己做过的提醒,那就是经济泡沫。
身边的经济学家认为,房地产确实给当地财政带来了质一般的飞升,然而并没有提高民众购买能力,而且还催生出好几个房地产富商。
资本主义从来都没要求过财富分配,他们赞同资本集中化。
这次也是如此,但经济学家给出了建议,应该由政府来掌控房地产泡沫,而不是市场。
也就是说,用可见的手来影响不可见的手。
而这样的建议,正是从玛利亚与丘吉尔的辩论中,得到一些启发。
雷蒙允许了这一方案,并准备对房地产下手。
而且他还在想,如果自己掌控了房地产,那就代表他也能够获得房地产的利益,从而增加中央财政。
只要中央财政有钱,他们就能做更多的事。
无论是发展军事亦或是加强国内的产业规模。
加上鲁尔工业区的掌控,法国便开始往鲁尔地区派往维和部队与工作人员。
由于鲁尔工业区是在德国西面,这里的人民同样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
为了收拢人心,法国政府决定给他们开放更多的利益好处。
而这样的行为引发了一件发生在巴伐利亚的民众革命运动。
而亲自领导这场运动的人,正是阿道夫。
这场运动看似很突然,但事实上,阿道夫已经准备了很长一段心里准备和民族情绪的煽动。
由于《慕尼黑日报》已经被资本是掌控,而这些资本又是亲近协约国,因此在其言论方面会更偏向与协约国。
而这一次,《慕尼黑日报》也同样报道了‘道威斯计划’,然而他们所报道的内容有所偏差,严重存在着站队嫌疑。
他们在文字中,若隐若现地表达着一个内容。
那就是,德国西面城市之所以过得如此凄惨,全因为苏联的不公平行为。
借此机会,阿道夫又开始了自己最擅长的行为,演讲。
演讲中,阿道夫大力鼓吹《凡尔赛条约》的耻辱,将德国如今的现状问题归根到《凡尔赛条约》。
但话锋一转,阿道夫便开始将《凡尔赛条约》为什么会出现进行了解释。
这场演讲里面,阿道夫掌握着解释权,而他的解释也同样有着自己的一套逻辑在里面。
德国为什么会战败,那是因为德国受到了俄国的牵制,导致无法集中力量对付法国。
俄国进行了多少次牵制?
第一次是沙俄,第二次是苏俄。
而且德国为何会在战争期间,突然间投降?
从很多方面去解释的话,可以归根到经济问题、国内社会矛盾等多种因素。
然而,阿道夫本身就没接受过太多的知识教育。
他看不到德国战败的根本原因,甚至没去太深入去了解。
但是,他却能如其他普通人民那样,看到最明显,最有直观性的因素。
那就是德国的十一月革命。
爆发在柏林的十一月革命,以势不可挡的速度,将革命火焰蔓延到整个德国。
在那场革命中,台尔曼成为了主要领导人之一。
而支持十月革命的工人罢工行动,其背后力量正是那时候的苏俄。
在一战和一战结束期间,很多人都能体会到粮食的短缺与生活越发困难。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里面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
对于百姓而言,他们只会关注最眼前的事物,而这场直接摧毁德国的十一月革命就是一个直观现象。
即使到了现在,也有很多人怀念德皇在位且没有战争期间的富裕生活。
即使现在的巴伐利亚已经独立出去,但仍旧有很多人怀念一个统一的德国。
当然,那是一个由他们巴伐利亚所领导的德国。
所以在面对阿道夫的煽动时,大部分巴伐利亚人民都选择了支持。
然后就是他们的共同敌人,一个足以转移仇恨的敌人。
一开始阿道夫选择的是法国。
可随后,他转变了态度。
法国并不一定是死敌,而苏联是绝对且不可动摇的敌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70.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7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