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阁平日里只有老太爷和老爷能进。现在老爷把自己锁在房内不见任何人,老太爷经过昨晚的动乱后也一病不起。”
言罢,李伯甫沉思一会后让琳儿离去,自己则前往五处案发现场巡视调查进度以及检查衙差有没有遗漏之处。两个时辰过后,李伯甫率领一众衙差离去,临走前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曹府。回至刑部,李伯甫知会随同的衙差先去用饭,晚些时间将案发现场的线索整理后交至刑部中堂。
堂内,诸葛肃坐于堂上桌案前仍在汇集整理两案卷宗,见李伯甫归来,停下手中之笔,开口问道:
“今日探查曹府可有收获?”
李伯甫拿起桌上水壶倒了一杯水,一口而下,随后回道:
“收获颇丰,待整理完毕后,我等就可展开推证。”
连喝数杯后,李伯甫坐至堂上另一张桌案前翻开简版的曹府案宗,又铺开宣纸,对照二者开始提笔写下探案思路。纸上写道:曹府一案疑云重重。凶徒是如何潜入曹府的?曹府后厨走水是意外还是有意为之?为何曹天昂不用武元引厨院井水灭火?凶徒为何要前往库房杀害小厮并烧毁库房?凶徒是一队人马还是两队人马?如果是一队人马为何内讧?如果是两队人马,那另一队人马的目的是什么?消失的逃凶又如何知晓曹小公子藏匿于棉褥之下?曹府书阁中的怪事是否与刺杀案有关?刑部大牢中两名刺客突然猝死,巧合还是人为?
李伯甫右手的笔不作停歇在纸上语句间勾勾画画,抚须的左手已不知不觉中揪下了几根长髯。酉时末,诸葛肃眼见小吏端着餐食欲送至李伯甫案上,赶忙示意小吏,小吏心领神会悄声将餐食放在一旁的空桌上后向二人躬身一拜便离去了。戌时三刻,小吏又入堂中将灯火点燃,橙暖色的光芒顿时溢满堂间。然而,李伯甫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仍保持先前的姿势,口中偶尔发出几句听不清的呢喃之音。
约过半刻,李伯甫停下手中的笔,摇了摇头,一脸无奈地叹道:
“唉,只能如此了,实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李伯甫传唤小吏去将督查司司使请来,然后在等待的时间内又向诸葛肃阐述了今日曹府问询时琳儿提起的书阁异事。诸葛肃闻言大吃一惊,随即又盯着李伯甫用不太笃定的语气说道:“伯甫,你莫不是想偷入曹府书阁?”李伯甫听闻诸葛肃的疑惑,不禁自嘲笑道:“正是,案件毫无头绪,查刺客身份又时日无多,吾逼不得已只能行此卑鄙之事,待水落石出之日自当向曹府告罪。”诸葛肃听闻回答后不再多言,默默站起身来将空桌上加热多次的餐食端至李伯甫桌案之上。
正值此时,身着凤鸟玄袍的督查司使走入中堂。李伯甫随即命司使集合人手一刻后再前往曹府探查现场。司使领命退下,李伯甫则动身前往班房后库中取了一套督查司员的玄袍换上,等待半刻钟后便混入督查司的队伍中前往曹府。
入曹府后,李伯甫借职务之便从家仆口中知晓了曹府书阁的位置,又趁司员分散在现场调查之际隐密向曹府书阁行进,一路上躲过巡查的家仆有惊无险地来到曹府书阁门前。李伯甫观察四周后正欲推开阁门忽然又感觉哪里有不妥之处,犹豫一息之后仍然推开阁门,入阁之后又将门轻轻掩闭。阁内漆黑一片,李伯甫从怀中掏出火折子吹至微亮后开始搜查书阁,搜查至书桌前猛然发现砚台中竟有余墨未干,心中又想起琳儿下午告知过的曹家父子状况,顿时冷汗直流。
李伯甫心中隐隐感觉四周还有他人,急忙将火折子熄灭,蹑手蹑脚地离开书桌旁来到书阁北墙,后背紧贴墙面静立,随后调整呼吸平稳心绪。过了半刻,耳中除了自己细微的呼吸声外再无它音,李伯甫方才吹亮火折子继续搜查。
一个时辰后,李伯甫已将书阁大体搜查了一遍并无所获只能回至书桌前,在微微的光芒映照下目光瞟了一眼书阁中唯一可见的线索——砚台残墨,随后便悄悄离开了书阁。然而,李伯甫未曾料到的是书阁屋顶之上有一双眼眸正目睹他一步步离开书阁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