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丹吉,其他学子都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
这块小木头可是元博士的“法宝”,据说从元博士二十年前开始教学的时候就有了,这些年来也不知道击中过多少学子的脑袋。别看元博士手无缚鸡之力,这一手“掷木砸头”却练得炉火纯青,端的是神出鬼没。斋房之内,不论是坐在哪一个角落的学子,只要是讲书的时候有人偷懒、溜号、瞌睡、交头接耳,这小木头准能从元博士手里飞出,准确地击中目标。
凡是被元博士教过的学子,都尊称这块小木头为“惊头木”。
元博士从手里的书册中露出一只眼睛来,紧紧盯着叶蓁两秒钟,然后冷冷地说道:“拿上来。”
叶蓁一时愣住了,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坐在她旁边一位光着头的学子悄悄指了指惊头木,然后又指了指前面。
叶蓁恍然,这才拿着那块小木头,拖着脚步走到了元博士面前,恭恭敬敬地把惊头木放在了元博士的桌子上。
元博士冷哼一声,说道:“念你初犯,就不多惩罚于你了。你且站着听书吧!”
叶蓁听到前半句话还偷偷庆幸呢,结果紧接而来的后半句话就给她泼了一头凉水。罚站啊?这还叫“不多惩罚”了?那要是正常惩罚会是什么样的呢?打板子?撵出去?狗头铡伺候?呃……
她这一站,就从辰时一直站到了巳时三刻的课间休息,足足站了两个多小时。见元博士拂着袖子走出了斋房,丹吉急忙上来搀扶叶蓁:“公子,你还好吧?”
叶蓁迈着有点回不过弯来的双腿走回座位上,潇洒地笑道:“没事没事,就当锻炼身体啦。”
她见坐在她旁边,适才友情提示她的那位光头学子还在品读诗书,忙凑过去笑道:“多谢这位兄台提点哈,小弟叶蓁,初来乍到,不懂这儿的规矩。”
那光头学子款款放下手里的书,双手合十道:“小兄弟过谦了。”
叶蓁见他模样举止分明就是个和尚,而说话的语音虽然大体没错,但总觉得有点怪,便问道:“请问兄台,你是出家人吗?”
光头学子微微一笑,道:“贫僧不离,是从扶桑来大虞求学的。”
原来这位光头学子还真是个和尚,而且还是个从日本来的和尚。叶蓁知道古代的日本是最喜欢往唐朝派遣唐使的国家,其中就有不少的“留学僧”入了太学学习,比如最有名的鉴真和尚就是。看来在这大虞朝也一样有来学习的日本和尚啊。
叶蓁立刻对这位不离和尚产生了兴趣,当下便问了他许多问题,怎么来的啊,走了多长时间啊,来了多久了,都学到什么了,汉话说得这么好学了多久啊……不离都礼貌地微笑着一一回答。
正在这时,门外院落里传来了一阵吵闹声,听上去似乎是有人在争论什么。持志斋的学子见状也纷纷跑出门去看,好像还有人就此加入了争论的队伍。
门外的喧嚣吸引了叶蓁的注意力,她那个爱管闲事的心思又活跃了起来,不由分说地拉着丹吉和不离出了持志斋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