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慕骑着借来的三轮车,拉着从郝建秀那里搞来的塑料水杯往魏刚的单身宿舍去。跟小慕家一样,魏刚和他父亲都是电子厂的职工,魏刚比小慕早两年进厂,今年刚分了一间单身宿舍。两人商量后,决定把魏刚的宿舍拿来做库房,既方便他们出摊,又不容易被家里人发现。
厂里的家属楼和单身宿舍不在一处,家属楼建在厂区外,跟厂区隔着一道围墙,有单独的大门进出。而单身宿舍就在厂区里面,靠近大门口。魏刚分的宿舍在一楼,面积不大,只有六七个平米,既没有单独的厕所和洗漱间,也没有厨房,都是集体共用的。
魏刚掏出钥匙打开门,里面除了一张床就只有靠窗的一张写字台。两人把几大包编织袋装着的杯子搬进屋里,东西倒不重,就是占地方,放了货以后,魏刚的小屋就没什么落脚的地方了。
小慕随手扯过一张毛巾擦了一把脸:“刚子,一会儿我去还车,你把这些货收拾一下,完了去肖家河等我。咱们找个馆子,边吃边说,争取明天晚上就把摊子支起来。”
肖家河是条流经城区的小河,上游源头可以追溯到都江堰,一直向南汇入府河。跟府河、南河这些大河相比,肖家河安静得就像小家碧玉。清清的河水,碧波荡漾,小河两岸是成片的稻田,沿河的一排排民居掩映在茂密的竹林中。这两年,这片地区新建了很多工厂,沿河居住的村民中,头脑灵活的纷纷开起了小饭馆和茶铺,来消费的大多是附近厂里的职工,尤其是那些还没有成家的青年工人。
在他们常去的永乐饭馆里,魏刚前脚才把菜点上,小慕后脚到了。刚一坐下,小慕就端起店里免费提供的老鹰茶狂灌一气。他喘息了一会儿,撩起衬衣的下摆擦了擦嘴边的水渍说:“这天也太热了,才一会儿功夫又是一身臭汗。”
魏刚递过去一支烟,笑着说:“这天是了热点了,不过对我们的生意来说却是好事。你想啊,天热人们才愿意出门透气乘凉,来逛夜市的人不是更多吗?”
小慕接过烟点上,美美地吸了一口:“这话说得没毛病,今天咱们提前庆祝一下,预祝咱们明天开张大卖。”说着,他转头对饭馆老板喊道:“老板,给我们一人打二两酒来。”在这种小饭馆里,一般喝的都是农家自酿的粮食酒,老板满口答应着,从柜台后的酒坛里打了两杯酒送了过来。
门前的行人逐渐多了起来,大都是劳累了一天,来这里打发闲暇时光的青工们。
第二天一下班,两人各自在家吃过晚饭,就匆匆赶到魏刚的宿舍,一人驮了两个装满塑料杯的纸箱,骑着车,满脸期盼地朝着青年路的夜市出发。
魏刚的小舅叫张建国,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很小的时候就没了妈,是他姐姐,也就是魏刚的妈妈一手带大的,所以张建国对魏刚这个外甥一直都很关照。
这会儿他正站在青年路口的电灯杆下,地上早就铺好了厚厚的塑料布。这里地处青年路口,是进出夜市的必经之地,人流量很大,加上又在路灯下,不需要额外牵线照明。对摆摊干夜市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块风水宝地,不少人都在打这里的主意。
这块地的后面是一家皮鞋店,张建国的地摊没少从他家进处理皮鞋,所以当他开口跟老板说自己想在鞋店门口摆夜市的时候,鞋店老板自然是满口答应,关照店里的伙计帮他看着点,不让其他人来这里摆摊儿。
魏刚把车停在摊位边,谢过自家小舅后,就忙着和小慕一起把车上的货物卸下来。张建国还有自己的摊位要照看,跟他们简单交代了几句就离开了,留下哥儿俩开始上货。
一到七点钟,夜市正式开张了,吃过晚饭的人们纷纷涌入夜市。街道两旁的路灯早已亮起来,夜市摊位上的灯也次第点亮,交相辉映,把热闹的市场照得一片光亮。
虽然来逛夜市的人很多,可等了好一阵儿,除了零星几个顾客买走了几只杯子外,大多数人都匆匆往里走,并没有多少人光顾小慕他们的摊位。
魏刚有些泄气,掏出烟递给小慕一支:“小慕哥,怎么没几个人光顾咱们的摊位呢?这和我事先预想的万人抢购场面有很大区别哦。”
小慕也有些着急,但并没有表现在脸上,他点上烟,不紧不慢地扫视了一眼周围的人群:“别急,咱们才刚开张嘛,后面会好的。”
等到八点钟,夜市越发喧闹起来,小慕他们的买卖并没有多少好转。小慕心里越发地着急了,看着隔壁摊位上挤满了选购的顾客,而自己的摊位前不温不火的,没几个人。
“小哥,你们是第一次出摊吧?”一位身穿碎花连衣裙的姑娘问小慕。问话的姑娘正是隔壁摊位的摊主,她是和姐姐一起出摊的。姐妹俩卖的是纽扣,五颜六色的纽扣摆满了摊位,这会儿她姐姐正在摊位前招呼顾客。
小慕羡慕地看了一眼围在姐妹俩摊位前的人群,点点头说:“是啊,我们今天第一天开张,还没卖出去多少呢,我看你们生意倒是蛮好的嘛。”
穿连衣裙的姑娘拿起脚下的水杯喝了口水,笑着说:“你们这样卖肯定是不行的,跟个闷头鸭似的,哪能招来顾客呀。”
小慕不好意思地搔了搔自己的短发:“我们是第一次干夜市,没什么经验,不知道该怎么弄。”
穿连衣裙的姑娘走过来:“要不我帮你们一把,你们也学着点怎么在夜市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