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丝一断,弹簧失去控制,马上向下冲击撞针,雷管便会爆炸。当然,沈擒龙这个不是雷管和炸药,而是纵火装置。
这个东西当然不如钟表之类的计划装置精确,但是好在它没声音,不会引起整个院子的特务们的怀疑和注意。万一人家警惕性比较高,发现了这个“滴滴答答”作响的东西怎么办。
――――
一切准备完毕,沈擒龙和李骥通知那个谍报队的特务,说他们不买电台了。那个特务感到非常遗憾,好好一大笔外快没有到手。
然后沈擒龙和李骥就坐飞机到沈阳去,在那儿买了一堆进口的东西。到这时,李骥才知道,沈擒龙用的做消音器的东西是美国进口的,原来也不是有钱就能买到,不能随便祸害。
两个人顺便在沈阳逛了一阵,对这个他们可能来执行任务或者是买房子的地方仔细观察一阵,把重要的地形都记在心里。
这样过了几天,两个人才又回到长春,这时就没有人知道他们回来了。
沈擒龙和李骥开车到了新一军参谋二处的大院外面,李骥远远地等着,沈擒龙穿着一套旧的国民党兵的衣服下了车,在大院外面等待时机。
这时是中午,又过了一阵,出去吃饭的特务们回来了,沈擒龙紧跑几步,跟着几个特务走进大院。门岗根本没管他,看着他跟着特务们进去了。
其实这也不算是什么侦察技能,这是非常普通的原理,就是中国传统说的溜门别锁里边的溜门,是小偷的一种常见行为,就是跟着人家正经进门的人混进别人家里或者办公的地方。
这个东西也叫闯空门,闯门子,是白天行窃的小偷的惯用手段,这是利用普通人的一种心理误区骗人的手段,一般都不会注意。
沈擒龙跟着特务们进了大楼,大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沈擒龙也就开始忙活自己的事情。这时大楼里边人不多,而且全都是进进出出的,有的办公室开着门,其实根本没人。
沈擒龙把帽檐拉到眉毛上,在有密码专家的3楼正下面的二楼的几个办公室出出进进。有的办公室一半的人都不在,空空荡荡,沈擒龙在走廊上晃一下就走,根本没人管他。
到了最后一个办公室,就是那个密码专家办公的通讯组最里边的办公室的楼下的办公室,沈擒龙把一个烟盒拿出来,拿到嘴边看了一下,看到没有烟,就把烟盒捏扁,扔到了最里边的墙角的纸篓里。
然后沈擒龙就从大院里边出来,到了门外的中吉普上,和李骥隔着大街用望远镜看着这边的楼门。
一个小时之后,那个办公室里边的人开始觉得不对劲,房间里有一股奇怪的味道。大家都抽着鼻子四处寻找气味的来源,找来找去,忽然一个人低头一看,自己脚下的纸篓里边在冒烟。
他弯腰拨了一下纸篓,一股黄烟窜了出来,一下子喷到他脸上。他不禁叫了一声,急忙一躲闪,把纸篓踢倒了。
这时更多的黄烟在他面前飘散,这个人被呛得连连咳嗽。旁边的人过来问道:“这是什么烧着了,谁把烟头扔纸篓里边了。”
他们这么说着,想要再看清那个纸篓,已经不可能了。一股浓烟把几平方米的空间全都笼罩起来,半空中出现了一个浓烟形成的盖子,房间上面的空间看得很清楚,下面地面上大概也能看清,可是没人想起低头去看。
所有人都赶快找水,要把纸篓里边的废纸上的火星浇灭。这么折腾了一阵,有人才感觉到,腿上开始有高温的感觉。
这时到了纸篓边上的人就开始发现,地面上开始有火苗出现。大家急忙朝着火的方向泼了一盆水,可是,根本没有作用。
有人用手扇开烟雾,这才看到,原来不是纸篓着火,而是旁边的文件柜着火了。几个人七手八脚地用水去泼文件柜的侧面,希望把火扑灭,可是却觉得火苗越来越大,烟雾也越来越大了。
他们正在奇怪,却发现,几个文件柜都在冒烟,等到打开文件柜的柜门一看,原来文件柜里边的文件早就烧着了。
这时特务们才紧张起来,急忙出门去找水,同时叫人过来帮忙。那个时代,没有那么多的消防装置,现在公共场所到处可见的灭火器当时根本没有。
所以,想要找到灭火的东西相当困难,最后是到水房去找水。可是,出去的人回来的时候却发现,连房门都找不着了,没出来的同事在里边连声咳嗽,大声喊叫。
原来这时不只是文件柜着火,连地板,窗户,全都着火了。
长春是个历史很久的大城市,鬼子就在这儿呆了很长时间,这些楼房都有最少30年的历史,当时全都用木板做地板、楼板,多年的木板非常干燥,加上东北这地方习惯用红松做高级场所的家具,这种含有很高油脂的木头一着火,立刻就形成燎原之势。
这个办公室的人跑到了外面一看,才知道,这时整个走廊已经是伸手不见掌,对面不见人。所有的办公室的人全都跑出来了。
不只是他们,楼上的人也发现,从走廊的地板,从办公室的窗户,浓烟不停地往外冒,火苗都顺着窗户进来了。楼上的人也急忙向外跑。
那个最机密的电台室里的人也觉得千万别中了别人的圈套,开始时候也不轻易出门,只是让人出来看看。可是,出门的人一看,整个走廊里边已经看不见人,烟雾已经形成了实体,几乎都推不动了。
这个办公室的人这才慌了,急忙向外面跑。等到他们到了外面,才发现,他们已经是最后一拨。其他的人早就从大楼里边跑出去了,正在院子里边看着这边的火势。
有人打电话叫消防车,有人相互寻找,看看有没有人受伤。大家相互询问是怎么回事,几个人一说过程,大家才知道,原来是救火不得法,小火变成了大火。
长官们有些埋怨,这些特务也有些自责,但是这时说什么都晚了,大火已经上了楼。就没有人发现,这火比他们想象的要晚得多,开始时候没有火,怎么会整个楼都是烟。
当然,既然都是特务,当然也全都是多疑的,有人就问道:“是不是有人放火?谁闻到汽油味儿没有?”
大家回忆一下,确实没有人闻到汽油味儿。
这一点不奇怪,沈擒龙要对付这些多疑的特务,怎么会那么粗浅的办法。
有人又问道:“怎么一下子这么多地方都起火了,看见有人放火吗?看没看见有人拿着烟头什么的点火?”
大家又回忆了一下,不但没有看到有人拿着明火点火,而且没有人看到有外人出现。门口有门卫,办公室里边大家其实都没有太多的工作,大家基本都是闲人,也没有奸匪的消息,就是坐着。
这样大家相互干什么,房间里边有什么人,还不是一目了然吗?
他们当然不会发现在有人点火,因为沈擒龙用的东西不用有人点火,甚至不用火来引燃。
其实远在鬼子时代,鬼子就制造了一种混合燃料纵火瓶。这种燃烧瓶是鬼子步兵常用的反战车肉搏武器,装瞬发碰炸引信,投掷时不需要点火。
这东西很隐蔽,解除保险后,燃烧瓶撞上目标就会起火,这种燃烧瓶在诺门坎战斗中开始大量使用,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曾摧毁过极多装甲目标。
这种燃烧瓶没有正规制式名称,由于是在1939年诺门坎战场上开始大规模使用,所以有个非正式称呼为99式燃烧瓶。
二战中各国士兵都使用过燃烧瓶这种简易的武器,不过最有名的是莫洛托夫鸡尾酒,这种东西在西班牙内战中就已经出现,但是莫洛托夫鸡尾酒更厉害的是它连引信都不用,摔碎就着火。
这些特务根本不知道,几百米外,沈擒龙和李骥正在商量:“是那个家伙吧?”
“当然,根本没有什么南京来的密码专家。”
“现在过去给他一枪?”
“别啊,那多不高级。我可不想再让人追着满街跑。要用一种不用刀枪的办法干掉他。”
请知悉本网:https://www.bqg70.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7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