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清最初的时候,每次回来都不高兴,心里像是憋着一股气,跟原主说三皇子的不好,还庆幸三皇子不是太子,以后最多只有做藩王的份儿,藩王镇守地方,轻易不得入京,而崔玉清是肯定要科举做官的,以后跟藩王肯定不是一路人。
这是崔玉清那时候的话,他显然对以后有着清醒的认知,虽然才十三四岁,在古代却也成熟得早,哪怕被宠爱着,也知道该怎么选择自己的人生。
原主信了他的话,不仅对三皇子心存恶感——谁会喜欢一个欺负自己亲人的人呢?还帮崔玉清出过主意,甚至本来没有政治倾向的原主,因为这件事,对明显形势大好的贵妃一党也不搭理,反而更加偏向太子党。
最后获胜的却是三皇子党,而三皇子记恨原主为了维护自己弟弟,几次在皇帝面前给他使绊子,还没完全得势就已经把崔家列上了黑名单,当崔家被某个案件牵扯,可抓可不抓的时候,他怂恿下面的官员选择了抓,当罪名可判可不判的时候,崔家被判流放。
崔家老夫人受不了这个打击,才知道消息的时候就大病了,还不等入狱,人便先没了,幸好早年间门备下有棺材,匆忙之间门,也能找到地方停放。
崔夫人一辈子锦衣玉食,哪里受过这个苦,还在牢里待审的时候就生了一场大病去世了,数九寒天,连一副薄棺材都是家中旧仆自掏腰包帮忙操办的,更是无处办丧,只能停灵在大悲寺中。
踏上流放队伍的崔大人身体并不是很好,一辈子都是个清贵文人,哪里受过狱中的苦,更不要说流放路上的种种困难,不等到流放地就一病没了,还是原主苦苦哀求官吏又塞了仅剩的银钱,方才能够买了棺材就地安葬。
在流放地,曾经的玉公子被磋磨了三年,他的那些庶出弟弟妹妹,也有没熬过去了的,也有流亡散了的。
等到最后得到赦令回京,已经是三皇子当皇帝两年之后了,那时候,曾经被三皇子不喜的伴读崔玉清早就成了朝上的红人,不仅是朝上的红人,还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更有传言皇帝为他迟迟不肯立后纳妃,这是何等的深情厚谊。
剧情中,原主回京之后,就想要为崔家行走翻案,那件案子本来就跟崔家关系不大,礼部首责,也问罪不到一个侍郎的身上,更何况,崔大人本来就是辅助的,并非主官。
可崔玉清却劝他以和为贵,莫要再翻先帝时期的案子,让现在的皇帝难过,还说原主能够回京担任一个小官,也是他努力跟皇帝转圜的缘故,否则以崔家的罪过,恐怕一辈子都不能再回来了。
身体早就不如以前的原主听到这话真是一口血吐出来,哪怕得知崔玉清后来有安葬崔夫人,也有寻回崔大人的棺木让他们合葬,他的心都没好过半分。
“什么东西!”
一想到剧情中那一对儿的美满结局,现在的崔玉明心中就忍不住作呕,他对爱情没什么偏见,男男,女女,都无所谓,两情相悦即可,若是有那种非要觉得人外好的,也都是各自的自由,没必要上纲上线,从什么男女才是阴阳调和之类的大道理上批判规劝。
可剧情中崔玉清的做法真的是恶心到他了。
崔大人就是个礼部侍郎,上头主官好几个,从来都是文人清贵,这样的官员没能力也没那个实力去弄什么从龙之功,他家从来也没人那么想过,崔玉清成为三皇子伴读,若不是皇帝钦点的,恐怕他家也不会跟三皇子扯上关系。
可即便如此,他家也从来没有借此攀附的想法,当然,也不会就此敌对,谁都知道皇帝宠爱贵妃,更宠爱贵妃之子,若不是早有太子在前面,三皇子成为太子的呼声还是很高的。
这种情况下,完全没有实力的崔家是傻了才要去以卵击石,跟三皇子作对,原主之所以瞧不上三皇子,最初是因为崔玉清的种种告状,知道弟弟被欺负了,想要帮弟弟出气,也是向三皇子表明,自己弟弟不是能够随便欺负的,属于年轻人压不住火气,想要亮一亮拳头,示一示威。
后来是因为从弟弟的言语之中察觉到三皇子可能对弟弟有意思,古代的主流婚配可不包括同性婚姻,更不要说三皇子那样的龙子怎么可能不娶妻不生子,若是对方有意玩弄,自己弟弟又能有什么好下场?因为对崔玉清有着亲兄弟的滤镜在,原主觉得是三皇子恶意哄骗,把自己年少无知的单纯弟弟引入歧途,这哪里行?
为了对抗三皇子那一方的势力,原主可以说是不得不借用太子党的势力,以图自保,可哪里想到……他为了弟弟的清白不屈不挠,明知强敌而力争到底,带着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孤勇,而他弟弟,崔玉清,却早早投入三皇子的怀抱,偏心到了三皇子那里,反而觉得家中的阻挠是阻碍他幸福的障碍。
当三皇子借机构陷崔家的时候,崔玉清知道,但没有阻拦,甚至是默许,唯一求的,就是一个流放,而不是什么斩立决,他以为这已经是足够的情面了。
一想到这里,崔玉明就不敢再看那还在关注戏台笑得开心的崔玉清,看过了剧情,站在原主的立场,他真是恨不得把这个“祸水”掐死,如此也就省得崔家以后难过。
用全家的家破人亡来成全自己的爱情,何等自私薄凉。
请知悉本网:https://www.bqg70.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7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