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皇帝平时说话使用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啊?
白话文,而且一般是满文。
只有下诏书时才用文言文,一般也不是皇帝说的,而是写的那个大臣帮他润色的。
2、前几百年,清朝和明朝他们说的什么话?是咱们现在说的话吗?
可能会更像方言。理论上来说差别应该不大,但要理解起来应该也不会太容易。就算是明朝也存在各地方言。如果我们拿明朝南京官话做例子的话,《水东日记》里记载了朱元璋和孔克坚的一段对话——
“老秀才,近前来,您多少年纪也?”
臣对曰:“五十三岁。”
上曰:“我看您是个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您勾当,您常常写书与您的孩儿,我看他资质也温厚,是成家的人。您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您家里不读书是不守您祖宗法度,如何中用?您老也常写书教训者,休怠惰了。于我朝代里,您家里再出一箇好人呵不好?”
二十日,于谨身殿西头廊房下奏上位:“曲阜进表的回去,臣将主上十四日戒谕的圣旨,备细写将去了。”
上喜曰:“道与他,少吃酒,多读书,钦此。”
比文言文要好理解多了。但也不完全是我们现代人常用的词汇。比如说“道与他”,我们一般会说“跟他说”。不过别怕,《客座赘语》有专门记载一些明朝南京话词汇:
南都方言,言人物之长曰“苗条”,美曰“标致”。蠲曰“干净”,其不蠲曰“龌龊”,恶绰。曰“邋遢”,曰“腤替”,曰“鏖糟”……
这些词好像都蛮熟悉的。
除了词汇上的差异,明朝人在发音上也会与我们所说的普通话存在一些出入。由于明朝没有录音机,语音学家手上就只有文献以及现代方言可供参考。我们可以来看看《菽园杂记》所记载的各种明朝方言特点:
书之同文,有天下者力能同之。文之同音,虽圣人在天子之位,势亦有所不能也。今天下音韵之谬者,除闽、粤不足较已。如吴语黄王不辩,北人每笑之,殊不知北人音韵不正者尤多。如京师人以步为布,以谢为卸,以郑为正,以道为到,皆谬也。河南人以河南为喝难,以妻弟为七帝。北直隶山东人以屋为乌,以陆为路,以阁为杲,无入声韵。入声内以缉为妻,以叶为夜,以甲为贾,无合口字。山西人以同为屯,以聪为村,无东字韵。江西、湖广、四川人以情为秦,以性为信,无清字韵。歙、睦、婺三郡人以兰为郎,以心为星,无寒、侵二字韵。又如去字,山西人为库,山东人为趣,陕西人为气,南京人为可去声,湖广人为处。此外如山西人以坐为锉,以青为妻;陕西人以盐为年,以咬为袅:台温人以张敞为浆枪之类。如此者不能悉举,非聪明特达、常用心于韵书者,不能自拔于流俗也
“吴语黄王不辩”:当下大部分包邮区的方言还是黄王不分,一贯念wang。
“江西、湖广、四川人以情为秦,以性为信”:我大胆的猜测他们这应该是不分前后鼻音。
但我觉得这段话里有几处令我十分好奇所谓的音韵正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比如文中提到北京人“以步为布,以谢为卸,以郑为正,以道为到。”普通话这些字也同音。这段话也引申出了在一个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明朝人耳中,这些字不会是同音的。
山东人“以屋为乌,以陆为路,以阁为杲,无入声韵”:普通话里没有入声。会方言的小伙伴可以试着用方言读一下这几对。我就拿粤语做例子了。
屋u,乌
陆lu,路
阁go,杲
不太了解语音学的小伙伴们应该也发现我给k加粗体了。粤语里的入声就是这个结尾的k(也可以是p和t)。吴语里的入声则是喉塞音(IPA:),顾名思义就是念的时候感觉音直接停在喉咙那边了。有入声的方言有些字会听上去很短促。
普通话没有入声所以我可以无限拖长每个音节:“飞——机——着——陆——了——”
或者:“1——2——3——4——5——6——”
另外我们今天所说的普通话最“致命”的缺陷就是不分尖团。以下解释摘自网络:
今天所说的尖团两组字根本上来自于古汉语中完全不同的两套声母,类似今天的舌面后音gkh和舌尖前音zcs。官话区有些地方方言保留jqx与zcs对立……有些地方保留gkh与jqx对立……两种都可以区分尖团字。
近代许多方言尖团合流,尖音多数被念做团音。
举个例子。“剑”与“箭”这两个字在普通话里发音完全一致,读作团音jian。但是在古汉语里,“剑”为团字,“箭”为尖字。如今部分方言仍然保留了这个特点。
粤语:剑gim,箭
吴语:剑jian,箭
其实尖团合流引起了很多讨论。有部分学者觉得普通话该保留尖团以防同音字泛滥,有部分学者觉得既然大部分地区都不分尖团,我们为什么要增加普通话的入门难度。反正到最后,普通话还是随多数人不分尖团。
综上所述,明朝人所说的话与我们所说的普通话在词汇上,发音上会有些出入很大概率让你产生一种“他们在讲什么语”的错觉,不过我觉得适应难度类似于方言。
要是穿越到唐朝的话,可能就更像外语了。中古汉语好像有八个声调来着的。当下外国人学四个声调有多困难,我们现代人学八个声调大概就会有多困难。
(实不相瞒,粤语六个声调我都分不清。)
3、清代小说的语言风格
文言和白话小说交融
文言和白话小说艺术表现手法的交融,也是清代小说对中国小说发展史作出的新贡献。有的文言小说,例如《聊斋志异》等,在语文上接受了三言二拍等作品以及语录体文字的影响,
人物的对话则有时尽量向着明白如话的方向努力,截然不同于作者叙述语言的风格。有的白话小说,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吸取了历代文言小说的长处,用简洁的字面表达了多层次的复杂的内涵;它们的作者还依赖于古典文学的素养,尝试着引进了一些古典诗词的技巧,使得小说描写中出现不少古典诗词的意境。
4、古代人对话时用的语言?
古代人对话基本用古代白话文来对话,但区别于现代白话文。
分两部分来看。
一是语法方面,二是语音方面。
1、语法方面
文言文和白话文在先秦是比较一致,先秦材料记载的语法基本可以窥见当时的说话方式,因此也有一些先秦诸子的研究会根据其语法常用语乃至拟音的感叹词等等判断其方言特色和时代特征。
后世的文言文对前代有一些继承和模仿,即,在后世的语言更加白话的情况下,文人书写会因为一定继承性而显得更“文言”一点,因此存在一定差异。不过这种差异主要是正规作品里,如奏章诗词著书立作,像通俗小说那种,差异会小很多,明清小说里的人物对话,基本可以视作当时人的说话方式。
2、语音方面
上古音和中古音现在都有比较公认的拟音,虽然具体还有争议,但大概方向是比较明确的。如果想知道某字的拟音,可以单独去查,当然也可以自己根据广韵等等来猜测,不过除非有争议,既然已经有人研究了直接拿来用就好……中古音相对好理解,听着有点像南方方言,上古音。
另外以上所述以官话为主,像各地方言那更是数不胜数,古人也有一些专业讲各地方言的作品。
(4)晚清小说对话部分用什么语言扩展资料
古白话是汉魏以来,随不同时代实际语言发展而变化的较切近口语的语言。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
白话文的特点
白话文,浅显通俗,在语言上,生动、泼辣、粗犷、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表现力。综观“五四”白话文运动,它广泛吸收了西方的词汇资源、语法结构,在语言、文字、思想等多层面展开,这场运动不只是“语言内部的自足变革”,它同整个思维观念的革新及国家现代化运动紧密联系。
“白话”与“文言”的较量,很大层面上也是两种不同价值体系与社会意识形态的撞击。
5、清朝用的是什么语言
满语、汉语、蒙语、藏语
清初名义上以满语为国语,随后汉语官话成为国语。清朝以来,北京官话逐渐分化出来,作为汉语标准音的官话从而逐渐分为南京官话和北京官话两支。清代早期,南京官话仍为汉语主流标准语,雍正八年清设立正音馆,推广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北京官话;而北京音是在元时旧北平话与南京官话(明都北迁时北京城内南京移民过半)相融的基础上,融入少许音译满语词汇而成。到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取得国语的地位。1909年清正式设立“国语编审委员会”,此即清末的国语。
入关前后宫中通用的是满语和蒙语。比如太宗的五位主要妃子都是蒙古人。但是慢慢地,皇帝的生活语言和工作语言主要是满语,但是,汉字也是工作文字。
当年见过光绪皇帝的人说,光绪皇帝一般都是说满语的,他跟慈禧有些时候是说北京话的。光绪朝的侍卫说,皇帝和侍卫们都说满语,太监们平时说北京话,但是,大多数太监们听不懂满语。我访问过很多满族老人,他们说,祖辈传下来,皇上是说国语的。有蒙古人见皇上,中间有翻译,汉人高官一般都会满语。慈禧平时北京话说得多,关键话也是说满语的。
旗营里直到民国初年,重要消息传递还是用满语,但是,那时候已经传出来,小皇上不会说国语了。关于康熙、乾隆等人,汉文化掌握的很好,但是,汉语并不熟练。很多老旗人讲故国旧事或者前朝轶闻,都说,当年康乾他们说汉话时,是一边说一边写,然后让别人以看他写得为准!
6、清朝小说用白话文,比如《红楼梦》,为什么明朝时候还用的是文言文形式,它们怎么转变的?
白话文是在唐以后的口语基础上产生。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及应用,给文字书写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人们不再考虑书写的问题,也就是说记录语言不再苛求像文言文那样简洁。所以在宋元时期的话本,文书多用白话文书写,有的小说也用白话文书写。从宋到清很多东西还是用文言书写,这只是习惯问题。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大力提倡白话文。可以说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成就了白话文,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永远不会产生白话文。试想把字刻在龟甲、兽骨及竹简上谁能用白话文?用绢来记录语言有几个能用得起?
7、晚清小说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清时期,小说得到了蓬勃发展。主要特点歌颂英雄好汉,批判贪奸丑恶,暴露骄奢淫逸,期望个性独立,追求爱情自由。
但以几千年来诗文对中国文坛正宗的统治来说,明代的俗文学之迅猛发展,为中国文学创造出更具生命力的文学样式和更具完整性的文学架构。从这一点来说,明代文学的就有极为重要的转折意义。而明代时期俗文学繁荣发展,有两个先决条件:
一是商业经济的繁荣,城市和市民也不断壮大发展,为俗文学提供了新的读者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