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寺的山门是个彩绘牌楼,上用端正的楷书写着“麓山寺”三字,笔力劲险,严谨工整,据传是唐时名家欧阳询亲笔。
郭宗谊带着安守忠及十余名亲卫,便衣轻装,拾阶而上,至山门前,安守忠上前敲敲吞兽衔着的门环,不多时,一个虎头虎脑的小沙弥开了门。
小沙弥自门缝里窥探,见来人是个贵气逼人的小郎君,身后扈从环伺,皆是佩刀带弩,严整精悍,猜想可能是潭州城中的衙内,立马将门大开,上前宣了声佛号,问道:“施主是来还愿还是上香?”
郭宗谊摇摇头:“寺里可有一个叫智璇的高僧?”
小沙弥一怔,智璇向来声名不显,什么时候成高僧了,又是哪里来的小郎君,如此不懂佛门世故。
虽满腹狐疑,但他还是老实答道:“智璇师叔下山化缘了。”
郭宗谊略感遗憾,又问:“那智璇几时能归?”
“或三五日,或三五十日,说不准的。”小沙弥答道。
来的不是时候啊,郭宗谊暗道,立时便有些兴趣了了,但一想来都来了,怎么也要在寺中逛一逛再走。
当下他问那小和尚:“住持可在?”
“住持去潭州城与边节度使讲经去了。”小沙弥仍旧摇头。
边镐极好佛事,为人又宽厚,时人称为边菩萨,麓山寺乃两湖第一道场,这住持八成是边镐的座上宾,与他讲经,并不稀奇。
“那便放我等入山,逛一逛这百年古刹吧?”郭宗谊干脆道。
“施主请。”小沙弥连忙让开来,并在前头领路。
进了山门,便是弥勒殿,殿中供着的是金身弥勒佛像,座台前的大小炉鼎满是香灰,各都插着袅袅清香,可见麓山寺香火旺盛。
殿两侧是钟鼓二楼,郭宗谊走马观花绕了一圈,便进了正殿,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占地颇广,阔七间,进六间,殿高近三丈,供奉着法身、报身、应身三身释迦牟尼像。
小沙弥领着郭宗谊等人入殿,此时殿内还有众僧诵经,一名慈眉善目,嘴角含笑的老僧走上来,宣了声佛号,问候道:“昨日喜鹊枝头叫,今日始知贵客来。小僧麓山寺客堂知客智善,见过施主。”
小沙弥见大师傅来了,靠了声罪,便退下去。
郭宗谊打量一眼这一团和气的老僧,想是大丛林中负责迎来送往的客堂首座,当下也微微颔首:“大师有礼了,今日山门不开,冒昧打搅,还请见谅。”
“这是施主与敝寺的缘法,何来打搅一说,不如由小僧带您转转?”知善恭谨道。
“善。”郭宗谊点头,命左右道:“替我上几柱香。”
大雄宝殿左侧是五观堂和客堂,右侧是讲经堂,正有许多和尚在听一个老僧讲法。
转至殿后,便是观音阁,阁前有两棵罗汉松,苍峻挺拔,青叶如盖。
“这是敝寺的藏经阁,这两株罗汉松是南北朝时种下,已有五百年矣。”智善逐一介绍道。
郭宗谊进了阁,转了转,见阁内藏有许多名家真迹,不禁感叹道:“贵寺不愧湖南佛迹初显之地,历史悠久,底蕴绵长。”
“施主谬赞了。”
出了观音阁,郭宗谊伸伸腰,谓智善道:“乏了,不逛了,能否讨杯清茶喝?”
智善求之不得,忙不迭道:“后院有精舍数间,不若施主去那儿休息休息?”
“也好。”郭宗谊从善如流。
到了后院,便是一排庐舍,院前植着花草,引有活渠,盖着三五间小亭,已有几个居士香客,三五成群在院中饮茶论道。
众人见郭宗谊带着护卫大摇大摆的进来,又有知客亲自陪同,纷纷交头接耳,猜测起来人身份。
郭宗谊挑了处井边凉亭坐下,智善命人奉上茶具斋点,便亲自煮泉分茶,为郭宗谊点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