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ref>章节错误/点此举报<ahref>点击/收藏到桌面
第二十六章运粮与逃兵
唐军士兵在围城南的湖岸边捉住了几个潜出城的守军。
这些唐军士兵来自林中郡,他们掀掉了守军的头盔自后,竟然大惊失色,连呼“鬼啊!”
听到湖边喧哗的郎官走到边上一看,才哈哈大笑起来,他对林中郡来的新兵们说,“这不是鬼,这是诺曼人留在尼塔的奴隶。”
林中郡的士兵们将信将疑,有些人还用手指沾了水去擦拭那些守军的脸颊,想看看他们是不是在脸上抹了黑油。
那些守军士兵被捉住后却没有太过恐惧地模样,他们被林中兵们围起来打量的时候,还露出了很不耐烦的表情。
等看见郎官走到跟前来后,逃出城来的守军士兵开口了。
“郎官,我们是最近被征募的,我们没有去过唐人领地作恶,带我去见校尉吧。城内有人愿意为他拔剑。”
听见这些黑肤色的士兵说出了唐语,林中郡的士兵大为吃惊,就连郎官也没有料到马恩吉城内居然有会说唐语的外族人。
郎官盘问着这几个黑人士兵,“你们可是瑞德城的归义人?”
带头的黑人士兵没好气地说,“校尉曾经招揽我们归义,但是我劝说校尉去解救我的族人时,校尉打发我们走了。”
这个郎官是在勒庞时期才加入唐军的,他听说过,从苏培科起家的时候,校尉曾经武装过一批同为奴隶的黑人为唐军作战。在格拉摩根和瑞德城作战的时候,唐军就遣散了那支部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郎官又问了一些话,派人将这几个士兵搜了身,拿走了他们的武器,便带着他们去了围城大营。
一路上,有个林中郡的士兵悄悄地给郎官说,“这些黑皮兵,五个人里面,居然有三个被阉过了。”
郎官一开始不相信,“看他们体格很强壮的,哪像阉人的样子?”
几个林中兵彼此作证,郎官才信了下来。
壮观的围城营地出现在了视野之中。
唐军的围城营地已经具备了小型城镇的规模。
在各地,唐军的城守都在征发民夫修缮毁于安息人之手的诺曼石道,这之后,各地城镇便开始为唐军营地输粮。
最初运输粮食的时候,唐军还显得比较稚嫩。
为了确保摊派粮食的公平,唐军与各地的城守都是一一交接粮食的。
这种看起来很公平的摊派粮食的政策,反倒引起了相当多的不公。
就近的城镇,比如泰城、居番城、泽口城,他们运送的粮食、箭矢、铁器、药材,一路上几乎不会有太多的消耗,十二分粮食运到唐营来,还能剩下十分;
鲁瓦城和瑞德城就颇受其苦,他们的民夫精疲力竭冒着风霜雨露押运粮食,有时候还会迷路和遭遇抢劫,抵达唐营的时候经常延期,这还不算,延期之余,粮食却又不能完纳,要运足十分的粮食,两地需要筹调二十分还多的粮食,再算上折损在粮路上的丁口,这运粮的事情竟然比索命的绳子还要厉害;
至于布尔萨的城镇,他们向西部运送了两次粮食之后,就对校尉大倒苦水,说他们根本无力承担这种摊派—――本来城内粮食就少,林中人进入布尔萨之后城中民心就不稳,看见唐军士兵运送粮食,城内就会谣四起,再加上他们的粮食多半只够民夫在路上吃,等布尔萨的粮队抵达围城营地的时候,就只剩下一些空空的粮车和嗷嗷待哺的民夫了。
这之后,章白羽就酌情减免了布尔萨城镇对马恩吉围城的粮役。
如何运送粮食到马恩吉城,已经成了各地城守比较头疼的事情。
不过最初想出办法缓解运粮苛役的,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布尔萨城镇,三墙城。
这座城镇的名字是一个唐军士兵取的。
古时塔拉河的水位很高,三墙城修筑在河心岛上,受制于地形,它看起来只有三面长墙,西面的城墙只有短短的三十几尺长短。
年月日久,布尔萨地区的水系逐渐干涸,湿地变成了沃野,沃野变成了旱地,旱地变成了砂石滩,这三墙城周遭的河水逐渐下落,让它孤零零地落在一大片低洼的河道原上。唐军占领此地时,前来探查地形的唐骑兵就成了它的命名人,至今在校尉身边保留的文册之中,还有当初那位哨骑传来的报告,“```东行六十里,有三墙城。”
唐军占领该地之后,便迁徙了周围许多唐人居民进入城内,城内的诺曼人、布尔萨人担心唐人报复,纷纷逃向海岸的城镇。不久之后,唐人便在城内成了多数。当初唐骑兵随口说出的形容,就此成为了这座城镇的唐名:三墙。
三墙城的物产很贫瘠,它的耕地大多局限在古河道两侧,产麦与豆。安息部落的归义民进入城内后,三墙城开始出产羊毛、奶酪、羊肉、牛皮、轻皮货等物资,虽然物产连年升高,但却也就只那样。
唐军西进尼塔后,安息归义民便接连迁徙而去,他们宁愿缴纳高昂的越关费通过托利亚山口,也不想呆在布尔萨受穷。三墙城的畜牧生意便逐渐被唐人接手了,不久后,牧群便开始扩大了,最后,竟然有外族人开始投奔三墙城,其中不乏当初逃走的原住民。
让三墙城的唐人没有料到的是,最初返回三墙城的原住民居然是六十多个诺曼人。
这些诺曼人当初逃到了海岸,指望着布尔萨贵族能够保护他们,没想到这些诺曼人去了海岸之后,居然立刻被布尔萨人变成了奴隶。
洛泰尔称帝之后,这些逃难的诺曼人又看到了希望,他们筹钱让一个信使去了洛泰尔的皇帝大营,向皇帝报告布尔萨各地的诺曼人悲惨的现状。他们以为洛泰尔不知道诺曼人的凄凉处境,指望着洛泰尔能够严惩那些布尔萨贵族、指望着洛泰尔能够断绝和布尔萨军人的关系、指望着洛泰会斥责那些出钱支持他的布尔萨城镇――毫无疑问地,诺曼人又大失所望了。
那个报信的诺曼人被洛泰尔随手交给了布尔萨贵族,任由布尔萨人处置—――洛泰尔的态度从来就是这样:如果布尔萨的诺曼人能够募集一支六千人的军队支持他的远征,他当然会格外照顾他们,如果这些诺曼非但不能提供军队,还要扰乱封臣们的领地,那洛泰尔可不会姑息。
布尔萨贵族们公开处决了那个诺曼人,将他的尸体埋在了马厩中:在布尔萨的风俗中,这样的人死后将不会得到安宁,他的灵魂将会永受惊扰,被牲畜踩踏。
再后来,布尔萨王国建立,洛泰尔发布了敕令,放弃了对布尔萨诺曼人的保护权:“布尔萨各地的诺曼人应该服从并效忠他们合法的领主,对领主享有义务,也将享受到领主对他们的保护。”
诺曼人就这样享受着布尔萨人的保护:他们首先被从城镇之中的体面生意上赶走,接着他们的土地和钱财被一点点地榨干,他们在干活的时候得到的报酬不到布尔萨人的一半,他们不能与布尔萨妻子离婚,但是布尔萨男子却可以随意地抛弃诺曼妻子```
布尔萨的诺曼人一点点地失去了他们的土地,这让他们一批批地涌入城镇之中,但在城镇之中的低贱差事被挤占一空后,这些诺曼人又逃出了城外,在那里他们已经一无所有,能够出卖的只有他们自己。他们开始接受雇佣,变成雇农,当年诺曼人玩过的把戏,布尔萨庄园主统统都会,每一次战乱、每一次天灾,诺曼人都在沦为农奴,当农奴们不再能够为主人提供足够的粮食报酬后,他们变成了实际上的奴隶。
当年的圣战士兵留下的后代变成了奴隶,这真是一个讽刺。几百年前,约翰王率领着两千残暴狡诈的诺曼士兵转战布尔萨各地,用鞭子将布尔萨人打进了灰尘之中,而他们的后代,如今正在享受着同样的待遇。
唐军士兵在苏培科半岛上互相劝勉的话语,如今正在布尔萨诺曼人之中流传起来—――并没有人是生而为奴的。
诺曼人从鄙夷唐人、憎恶唐人、冷眼旁观唐人、好奇地注视唐人,经历了许多态度上的变化,到了现在,布尔萨诺曼人掀起了新的风潮:奔向唐人。
唐人是唯一在布尔萨半岛上与布尔萨贵族分庭抗礼的势力。
最初唐人制定了许多针对诺曼人的法令,比如不准诺曼人穿丝绸衣服、不准诺曼人的教堂高过唐人的官署、不准诺曼人迎娶唐人妻子、唐人迎娶诺曼女人的时候不得引诱唐人改宗、唐人的农夫再怎么走投无路,也不准将土地售卖给诺曼人```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面,唐人的统治变得越来越稳固,当初的许多禁令也逐渐松弛。
当诺曼人开始大批归义之后,除了改宗的事情没得谈外,唐人的城守们实际上对布尔萨人和诺曼人是一视同仁的。
许多逃到了北方的诺曼人便定居在了塔拉河流域,他们竖起了唐人的旗帜,对唐人城守缴纳了赋税,换得了唐人的庇护。
诺曼人在精耕细作上输给了唐人,但是诺曼人在畜牧上的技艺却是数百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他们很善于养殖动物。
很有趣的是,最初的到三墙城户籍的诺曼人,是个养狗人:他对狗的鉴别极为敏锐,又有一整套培育狗种的窍门,他从安息牧民那里弄来了很好的高原犬,又从各地搜罗来了红山狗、托利亚狗、尼塔狗和尖吻的南地狗。
在唐人城守出城打猎的时候,这个养狗人献上了一份礼物:一窝蹒跚可爱的小狗崽。
这个诺曼人许诺说,这些狗长大之后,就是最好的猎犬。
果然,这些狗越长越俊猛,秉性虽然狂躁但却极为忠诚,四肢矫健、力大无穷,深得唐骑兵的喜欢。
那之后,这个诺曼人又开始给唐人的畜拦提供牧羊犬,有一段时间,他牵着三四只种狗四处给母狗配种,唐人居民都讥笑他是‘狗父’。
不久后,这个诺曼人选择了归义,在三墙城籍名落户了。
越来越多的诺曼人开始逃往唐人的城镇。
在三墙城的诺曼人开始割取牧草兜售给唐人,稍微安定下来之后,他们又开始种植成熟很快的萝卜等蔬菜,再后来,他们之中有技艺的开始进入城内为唐人做工。
唐人发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诺曼人只要有得选,就一定会进入城镇谋生,他们并不像唐人那样格外的眷恋土地。
当初布尔萨王国军的前哨开始威胁三墙城的时候,唐人的农夫都会结成义勇,配合唐军殊死作战,诺曼人的农夫却立刻抛弃了土地逃进了城内。一时之间,唐人居民对诺曼人颇多非议,觉得事到临头,这些乡邻都靠不住。
三墙城的牧群越来越多,畜拦也越来大。
现在三墙城有许多畜牧人根本就和农夫差不多:他们在森林里面设有猪栏,在城外有羊圈,在城内有马厩,在远离城镇的地方还有牛栏。许多牧牛人在打仗的时候就是游侠儿,城守一声差遣他们就会带着武器深入敌境为非作歹,不打仗的时候这些人就在三墙城放牧牛群,过得也很是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