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王国的建立 > 第四十八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四十八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1 / 2)

 推荐阅读: 赛博朋克:传奇人生 我一个综艺咖多才多艺很合理吧? 人在死牢马甲成圣 真实世界 新婚夜!她悔婚嫁给残疾死对头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重生成首富家的团宠妹妹暖寒酥 属性无限暴涨,我横压多元 穿越七零重组家庭 反派在修罗场艰难求生[快穿]
最新网址:hbcjlp.com

<ahref>章节错误/点此举报<ahref>点击/收藏到桌面

第四十八章风起于青萍之末

刚刚返回泽口城,城守魏庆义就被一群士兵拥住了。

一时之间,魏庆义以为泽口城落户的林中人又生事了。

这个士兵们仿佛知道城守的心思,连连摆手。

“魏守,这次不是林中人。”一个唐兵说,“城北有许多古河人。”

“古河与唐有盟,来几个古河人怎么了?”

“我们说不好```您去看看吧!”

魏庆义好奇之下,回头吩咐身边的随从,叫他们带着都护那里索要来的几车布、铁、粮种先回内城。

城守整理了一下佩剑,戴上了头盔,跟着士兵们朝着城北走去。

走在路上的时候,魏庆义就看见了,黑色的烟尘正在北方升腾而起。

不过烟迹散乱,并非战烟,倒像是农夫焚毁麦梗、草叶的模样。

“这是在烧什么?”魏庆义好奇地询问身边的一个乡老。

“人。”乡老挤出了一个字,“古河人生了怪病,酋长把生病的族人全部撵走了。他们到了咱们这里,死了人就烧掉。”

魏庆义有些惊讶。

古河虽然已经定居,但却带着草原部族的秉性。

平时边境出现了牲畜丢失、穿越边界的事情,古河酋长根本不会过问,只按照双方俗例处理,唐人不必上报郎官,古河人不必上报骑帐。

可如果出现了族人迁徙的情况,古河酋长就会极为上心。

曾经有三十多帐古河牧民见到南部水草丰美,希望南下归义,差点酿成纠纷。

对于部族来说,人数寡众意味着部族的强弱,各个部族奉行的出入条例都是一个样――只准来,不准走。

后来,魏庆义看见三十多颗脑袋被挂在边境:那三十多帐古河居民之中,每一帐里都有一个人被砍掉了脑袋,用来警告其他想要投奔唐人的牧民。

“古河人竟然驱逐牧民?”魏庆义首先想到的是古河人是不是发生了内乱。

“我等也纳闷的很,”骑兵中有人说道,“过去遇到古河人南下,不出两日,肯定有古河骑帐官前来索要牧民。这次,等了快一个月,古河人那边竟然无人过问。”

魏庆义满脑袋都是的疑惑,只能挥动马鞭,在一众林中骑手的簇拥下,朝着北边奔驰而去。

还没有走到城郊,魏庆义就发现,大道上有许多骑手等在那里了,仔细看过去,竟然是一群林中兵。

林中人刚刚迁徙到泽口城的时候,非常桀骜不驯,有好几次与泽口城的归义人起了冲突。

居住了半年之后,本地的林中人已经安分了许多。

一来是许多林中人被泽口城守纳入军中,口粮无忧之后,林中人也不再恣意妄为;

二来是泽口城开拓出的新地,大半都被分给了林中人,农具、屋舍、粮种、牲畜,都是泽口城一应承办,林中人也是知道好歹的,对于泽口城守也变得越来越信任;

三来则是因为泽口城位于都护府最北,古河人来此互市频繁,牛、马、骡、羊经由泽口城售往南方,获利颇丰。林中人也多享其利,便也逐渐接受了归义人的存在。许多林中人甚至聘娶古河女子为妻,把当初‘杀光外族人’的话都忘得干净了。

“城守!”林中骑手中间,年龄最大的那个对魏庆义拱手,“可是为古河人来的?”

魏庆义看了一眼这个老头――当初这老头曾经指着自己的鼻子骂,说自己不光嘴上无毛,胯下也不见得有。

现在却‘城守城守’喊得极为自然,好像之前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是宋大,”魏庆义对这个姓宋的林中老头点头,“却是为古河人而来。”

林中人看了看魏庆义身边的唐兵,看了看每个人的面孔。

接着,宋老头驱马走到了魏庆义的身边。

“魏城守,”老头说道,“我看今天你身边没有碧眼儿,都是咱们唐家郎,那我就没有什么不好说的了。”

“泽口只有唐人、归义人,没有碧眼儿。宋大,你一家十三口的庄子,要没有归义人帮忙修,现在你们还住在帐篷里头!”

“哼,那是都护爱护我们,专门发了钱粮,不然那些碧眼儿怎么会来帮忙?要谢,我也是谢都护!”

“不跟你扯了,你要说什么?”

“这些古河人收不得。”宋老头的鼻子被风吹得通红,眼睛又细又小,看起来有些邋遢,但却精神矍铄。

“怎么收不得?”

“古河人在闹瘟,”宋大说,“我在林中见过的。”

魏庆义几乎立刻反驳,你一个林中人在哪里见过古河人闹瘟的?

魏庆义还没说话,但是宋大却看出来了他不信。

“魏守,”宋大说,“林中郡东连草海。每年进入林中贩卖牛马的的牧民可不少,林中人千里求利的商贾也多。三十年前,草原上大瘟,这些游商把瘟病传到了林中,死人无数。十年前,诺曼人攻林中郡甚急,后来退走。有些林中长老舔着脸说是他们打走的,我宋老儿却没有这般不要脸:当年诺曼人退走,也是因为瘟病蔓延。诺曼营中日日抛尸而出,最后他们只好烧掉营盘撤出林中。这两次瘟病,我都见过,和这些古河人身上的疮疤一个样。”

“这```”

“我们过山口的时候,听见都护的归义官跟我们说过,这个古河人就是安息人裹挟来的。安息的牧民,可不就是林中郡东边的草场里头的那些么?我说我见过,你现在信不信?”

“瘟病怎么会身上长疮疤的?”

“这种瘟病不一样,”宋大说,“你随我来看。”

林中人听到宋大开口,脸上都露出了为难的神色,接着,这些林中兵纷纷从怀里摸出了牛皮和粗布制作巾子,仔细地缠在了脸上,遮住了口鼻。

宋大看着林中人,立刻用土话训斥了他们起来。

魏庆义听得懂林中话,这宋老头是让这些林中儿不要跟过去,把这些粗巾子让给城守一行人。

几个林中人不敢不从,立刻拍马前来,把手中的粗巾丢给了唐骑兵,约定等会回来要还。

魏庆义搞不懂这些林中人在做什么,但是看见林中人都是一脸谨慎,想到宋大曾经接触过瘟病,还是将这圈粗布裹在了脸上。

在魏庆义的身后,几个唐兵嫌弃林中兵递过来的粗布巾子污迹斑斑,不想去接。

林中兵见状不由得破口大骂,“背时佬!这是保命的!”

魏庆义吩咐唐骑兵听林中人安排,这些骑兵才纷纷给自己裹上粗布巾子。

魏庆义一围上巾子,就大感不适,巾子的主人最近吃过大蒜、韭菜,还有一股酸涩的口臭。这巾子应该用过很多次,魏庆义感到口鼻上一阵濡湿,如果不是看见林中兵满脸庄严,魏庆义肯定要把这破烂玩意扯下来。

收拾妥当之后,一行人在宋大的带领下,走到了的古河人游荡栖息的河滩上。

满目所见,皆是凄凉。

魏庆义看见好几个的孩子死在地上,古河人的眼眸有两种,一种类似于唐人,是乌黑色,一种类似于安息人,是淡蓝色。

眼前的这些的古河人,倒大半是淡蓝色的眼眸,他们活着的时候眼眸就很古怪,死去之后,魏庆义发现他们的眼眸如同蒙上了一层翳膜,好像是热奶表面凝成的一层奶皮子,看起来白森森的非常恐怖。

几个咳嗽不已的古河人披着毯子缩在窝棚里面,看起来极为可怜。唐骑手们策马而过的时候,这些古河人就伸出手去,乞求食物。泽口来的唐骑兵对古河人有好感,见到这些染了瘟病的人乞讨,纷纷摸出面块、肉饼丢给他们。

林中人看了却连连摇头,他们知道这些古河人必死,觉得城里的唐骑儿是在浪费口粮。

越靠近尼塔河,所见越让魏庆义心惊。

四处都是僵硬倒地的古河人的尸体,许多人明明没有受伤,但赤裸的尸体上却有斑斑血痕,有些人的胸口的皮肉几乎烂开,有些人的脖颈则由鸡蛋大小的疮口。有一个古河女人,按照唐人的目光来看,也是极为秀美的姑娘,她坐靠在柴堆边,死在了一堆古河人旁边。她眼睛依旧睁着,这姑娘竟然是异色瞳,淡黑和淡蓝。有个林中兵有些遗憾地说,这个姑娘前几天还好好的,今天早上去河边打水喝,会来坐下来不久就死了。

在河边,古河人架起了许多的柴堆,有好几个古河人用木车拉来尸体,将它们码放在柴堆上,然后就点了火。

“刚才见到的烟尘,就是这些?”魏庆义询问身边的人。

“烧人。我说过了,大人。”

“怎么那边几个都不戴这些粗布巾子的?”魏庆义即便不懂这粗布巾子有什么用,但是看见古河人的惨象,他却本能地想要隔绝自己和古河人,“我看他们徒手去捉尸体。”

“这病就是这样。”宋大说,“得过了一次,就不会再得。那些人是得了病就好了的。”

“这是什么道理?”

“这不是道理。”宋大说,“老天爷这么定的。林中郡死了好多人,我们才看出门道来。”

一群古河人聚集在篝火边上。

有个古河的祭司拍着鼓,脸上露出惊慌而疲惫的神色,嘴里还是念念地唱着。

他的头上戴着一顶五彩缀边的面冠,上面绘制了一张血脸。

周围的古河牧民们都看着他,人人手里都拿着刀剑,这些人看着这个祭司的眼神,都显露着怀疑和憎恨。

“这老神棍完了。”宋大抱着胳膊,对魏庆义解释,“染瘟的时候,这老哥说他能通神,睡三十个姑娘就能好。这里的古河人找不出来一百个姑娘,就找了个几个姑娘陪他睡了三十次,结果瘟病还是没消;这神棍又说,天神把解毒的药藏在羊羔的肉脂里头,把羊羔脂放在锅里熬,十锅熬成一锅,喝下去瘟病就能好。古河人宰了所有的羊,结果还是不行;这厮又说,等他去跟神求情,神就会消灾。古河人就逼他唱祭歌,我看他已经不吃不喝唱了三天了,一睡下,周围的古河人就把他喊醒让他唱。他饿了给吃,渴了给喝,就是不让他睡。”

“这瘟病没有药能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