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王国的建立 > 第十四章 唐人的天空,唐人的海

第十四章 唐人的天空,唐人的海(1 / 2)

 推荐阅读: 赛博朋克:传奇人生 我一个综艺咖多才多艺很合理吧? 人在死牢马甲成圣 真实世界 新婚夜!她悔婚嫁给残疾死对头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重生成首富家的团宠妹妹暖寒酥 属性无限暴涨,我横压多元 穿越七零重组家庭 反派在修罗场艰难求生[快穿]
最新网址:hbcjlp.com

<ahref>章节错误/点此举报<ahref>点击/收藏到桌面

第十四章唐人的天空,唐人的海

莱赫的舰队司令闷闷不乐地吃完了一餐饭。

“我们不该来唐地。”

我们甚至不该和唐人结盟。

莱赫共和国总是在诺曼皇帝和埃兰国王之间扮演小兄弟的角色,它不像乌苏拉那样骄傲,它更加看重城市本身的利益。

作为一个小邦,莱赫共和国有自己的立身之道。顺从于大国的安排,但却不要过于靠近一个大国,听从大国的命令,但要学会保护自己。

每当诺曼皇帝和埃兰王国宣战的时候,莱赫也会追随封君的脚步,对埃兰王国宣战。

随后,莱赫人就会将西部贸易的主要口岸迁移到某个埃兰自由市中去,其他一切贸易活动都不会受到影响。

埃兰王国的贵族对此心知肚明,他的舰队会眼睁睁地看着莱赫商船从旁驶过,在当天的航海日志中记载‘海面风平浪静,未曾遇到敌船’。

这种事情,就连诺曼皇帝也明白。

每当诺曼皇帝和埃兰国王因为战争精疲力竭的时候,莱赫人就会是很好的桥梁,双方的使者会在莱赫城碰头,共同商议停战条约。

莱赫人藉此幸存。

有许多城市比起莱赫,城墙更坚固、军队更强大,却最终沦为一片废墟。

莱赫却在许多个世纪里面远离战火。

这种历史让莱赫城内弥漫着一种信念,或者不如说是信仰:和平是莱赫的特权,莱赫永远不需要战争。

随着莱赫城发展成为了西部地区的贸易中心,它发现,自己进一步发展的道路被乌苏拉人堵死了。

整个东方的富饶之潮源源不断地涌向乌苏拉城,这让乌苏拉城在生意凋弊的年月,赚取的利润也大大超过莱赫城。

乌苏拉人的城镇年年翻修,市民的生活也都比莱赫人好。

乌苏拉的舰队遍布各地,运载着珍贵的东方货物,将敌人的商船击沉大海。

莱赫城吞并了附近的几片贵族领地,艰难地让这些地方转化为了共和制度。

三个骑士领、一座渔港、两片贵族猎场,如今成为了莱赫城之外的六个行政区。

与乌苏拉人隔绝外人的统治不同,莱赫人从一开始就平等对待不同的族群。

莱赫城最初建立的时候,本地居民是一群说埃兰语的诺曼人,统治者则是一群说纳斯尔话的军人。

在成为共和国之前,各个国家的贵族都曾经入主过莱赫城,没有一个家族掌控全局,也没有一个家族被驱逐出去。

这些大家族成为了莱赫共和国贵人议会的前身。

为了调和城内不同族裔的居民,莱赫城颁布了《市民法》,这部法典后来被大多数共和国原样照办。

这部法典的意义在于,它不再针对某个族群制定法律,而是以通行的市民标准要求所有人。

对拥有不同习惯的族群,它有这样的条文,‘共和国允许你行使一切自由,直到你的自由妨碍到他人的自由为止。’

市民法颁布之后,莱赫城内依然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融合时期。

埃兰人、诺曼人、拖莱人,这些人不会只因为一部法律就融合在一起。

不过在最艰难的时刻,莱赫共和国也没有过度偏袒任何人。

它公正而严厉,视纵容为耻辱,毫不犹豫地使用暴力将四分五裂的共和国聚为一体。

直到有一天,城内的居民终于发现,自己与邻人已经相差无几。

从此之后,莱赫人成了一个崭新的身份。

埃兰王国颁布了宗教宽容的《特兰西敕令》,莱赫共和国仔细地研究了之后,也颁布了类似的法典。

这个法典让莱赫人收到了许多好处。

比如在乌苏拉大肆迫害新教义居民的时候,莱赫便从竞争对手那里接受了许多技艺娴熟的工匠、学者、艺术家等等。

这些外国精英很喜欢莱赫城的氛围,他们的后代自然也自认为莱赫人。

莱赫进入了繁荣时期。

乌苏拉移民带来了关于东方的知识,也带来了更加昂扬进取的冒险精神。

莱赫共和国不再满足于近海贸易了,它将目光投到了更加辽阔的东部世界。

诺曼皇帝对此不置可否,埃兰国王却比较支持莱赫人的冒险。

埃兰王国需要盟友,需要一个牵制诺曼帝国的盟友。

埃兰国王无力直接前往东方,更加愿意莱赫共和国为它效力。

接下来的故事,也就不让人意外了。

东方崛起的唐人曾经短暂地和乌苏拉结盟,当唐人太过强大之后,又和乌苏拉人翻脸。

乌苏拉人曾经几次试图摧毁唐人,但无一成功。乌苏拉扶持的所有军人,都在唐人的进攻之下土崩瓦解了。

当乌苏拉人终于亲自入场,准备彻底消灭唐人的时候,唐人已经无法被从半岛上撵走了。

这是上百年来,乌苏拉人在东方最大的失败。

莱赫人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莱赫人有一首歌谣,“当美丽的姑娘失去爱人的时候,你当终日陪伴她身旁;当英俊的男人失去爱人的时候,脱光衣服上他的床。”

在乌苏拉人和唐人大打出手的时候,莱赫人屡屡自荐枕席,终于和唐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接连几年的时间里面,莱赫城对布尔萨半岛的唐人兴趣浓厚,城内经历了几次‘唐人热’。

市民们被美丽的神话吸引,认为唐人是忠厚善良的民族,重视教育,连猴子都被教育得会说话。唐人还是丝绸、瓷器、茶叶的生产者。据说,唐人的大公是莱赫某位贵人的奴隶养子,接受了全面的共和教育。在唐地最困难的时候,莱赫共和国甚至发行过东方货物兑票,专门筹款来支援唐人作战。

过分的热情如同过分燃烧的木料,最终会变成冰冷的灰烬。

莱赫城内的情况也大抵相似。

最早,有一个女骗子冒充唐人公主,把莱赫城弄得乌烟瘴气;

连续几年的筹款后,市民们手中只拿着毫无价值的兑票,却不能从任何一艘商船上领取东方货物;

许多个家庭在东方损失了儿子。丧葬的队伍穿着黑色的袍服,在哭声中穿过城镇广场,将年轻的尸体埋葬在郊外。

更多的莱赫人前往唐地后,传回来的消息也让人们从梦幻之中回到了现实。

“唐人大公是很了不起的军人,但也是个暴君。他可以不经过贤人、贵族、议员的同意,就随性罢免官员。他可不是共和派,他比埃兰国王都专制!”

“唐人禁止诺曼人和布尔萨人保留宗教,大公说所有的宗教,只要谈及死后世界的都是骗局。唐人建立的城镇很繁荣热闹,但听不见教堂的钟声,因为唐人是异教徒。”

“唐人的确重视教育,大公出资建立了学校,类似共和国的主日学校。即便如此,他们的居民识字者也不多。莱赫共和国十个人里就有一个人认字,唐地大概二十个人里才有一个认字。”

“唐人也谈不上富裕,他们占据了很大的土地,如果考虑到这一点就能明白:他们的财富并非出自高明的技艺,只是因为可供征税的地区很多。”

“唐人大公的贫穷也显而易见,他既没有冬宫也没有夏宫,至今居住在一处军官休息室改造的院落之中。整个马恩吉城,都被大公改造得像是军营,估计是大公至今惧怕围城,不敢放任城市自由发展。”

这样故事不会动摇那些‘亲唐派’的共和国贵人:贵人们非但不会因此轻视唐人,反倒会更加看重唐地。

可是,同样的故事却会打击市民们的热情。

市民们对东方盟友不再狂热了,他们觉得支持东方是一个无底洞,根本看不见一点收益,反倒还会赔上大量的金钱和年轻人的性命。

许多市民已经在组成请(petition)愿团,希望共和国购回兑票,在请(petition)愿被拒绝后,这些兑票被低价出售了。

莱赫共和国的市场上,这些兑票的价格越来越底,最终流落到了一些专门交易稀奇货物的小商铺中:唐货兑票和无名遗嘱、安息药方、魔法通典、伪造的历史文件、胡乱涂抹的海洋地图摆放在一起。

在这些货物中,唐货兑票的价格最低,没有多少人愿意花钱买来它们。

低落和失望的情绪从海员、士兵那里开始弥漫,逐渐感染了市民,接着又从共和国底层弥漫而上,感染了许多保守的贵族和军人。

这一次被委任为海军统帅的贵人,就是这样的一位贵族。

最初,他也被前任执政官描述的景象吸引:通过和唐人缔结盟约,东方货物就会绕过乌苏拉,畅通无阻地送达莱赫城。

在狂热过后,他开始冷静下来。

唐人没有舰队,因而也不具备远洋贸易的可能;

通过对东方的了解,海军统帅也知道了,原来香料不是在布尔萨半岛出产的,而是来自更加遥远的安息和迦毒;

乌苏拉人绝不会甘心退出东方贸易,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从中作梗。要击败乌苏拉人,就要订造更多的战舰、雇佣更多的士兵、准备更多的粮食、承受多年的战争,巨大的花费让东方的贸易也显得不那么诱人了。

航海的技艺是一项昂贵的本领。

海军将领多半从一些显贵家庭诞生,这使海军体系的军官多半来自贵族家庭而非平民家庭。

比起平民军人更加服从共和国命令的特点,海军则拥有更多的自由。

莱赫城的海军统帅,就不太支持继续派出舰队前往东方。

“执政官阁下,”统帅曾经对女执政说,“如果第一批舰队无法击败莱赫人,增派第二批舰队也无济于事。我们在数量和训练上都输给乌苏拉人,此外,我们也没有乌苏拉那么多的贸易区。乌苏拉人损失船只的时候,可以就近在罗斯、诺曼南部补充,我们却只能返回本港。唐地没有大型船坞,无法为我们提供修缮服务。对唐地的作战,应该多加考虑了。”

女执政静静地听完之后,回答他,“我明天会在港口为你送行。如果你不出现,我依然会在港口为海军统帅送行。你明白了么?”

海军统帅愕然,“夫人,这得到议会的批准了么?”

“战争时期,”女执政说,“议会已经授予我最高统帅的职务,我不需要经过他们的讨论。”

“是的,夫人。我会前往东方。”

莱赫舰队出发之后,没有直接前往东方,海军统帅以维护航路为名义,‘清剿南部海域的乌苏拉海盗船’。

这支舰队南下,缓缓地沿着航路前进。

迟了四个月后,才抵达了苏培科岛。

苏培科岛附近有一支唐人的小舰队,海岸上也有许多正在修缮的莱赫船。苏培科的唐人修建了两艘桨帆船,但却不敢离开港口太远。

唐人的小舰队没有加入莱赫舰队。

这支舰队的统帅竟然是个安息人,他正奉大公的命令正在探索更加南部的海域。

莱赫舰队统帅根本看不上唐人派驻在外海的小舰队。

他在苏培科岛休整了半个月,补充了大量的水果、粮食后才拔锚起航。

在比预定时间晚了半年之后,莱赫人的增援舰队抵达了瑞德城。

莱赫人送来了共和国换届的消息,也从唐人那里得知了第一批莱赫舰队被击溃,让乌苏拉海军封锁在各个港口。

数千海军士兵和水手们士气低落,不愿意再战。

海军统帅在瑞德城得到了唐人的殷勤接待,却也得知了唐人的新计划:唐人希望莱赫船能够前往尼塔海峡,与他们的海军汇合。

统帅有好几次召见第一批抵达唐地的海员,询问他们唐人是如何战斗的。

统帅询问他们,“我知道唐人有一支小舰队,我遇到过它们。可是那支舰队正在苏培科,探索着莫名其妙的南部陆地。那么在布尔萨,唐人是怎么作战的?唐人的领主跟我说,他们已经控制了部分海峡,这是谎么?”

第一批海员们摇头,“唐人没有撒谎。他们作战很勇敢,时常用小艇迎击乌苏拉桨帆船,许多小艇还没有等到接舷战,就被乌苏拉人的抛石器击沉,但是唐人一直在洛峡东岸,哦,就是尼塔海峡的东岸作战。”

“他们哪来的船员?”

“唐人从诺曼人、布尔萨人还有罗斯人里招募水手。”

“什么?”海军统帅有点愕然,看着周围没有唐人,他悄悄地询问海员,“唐人不是异教徒么?为什么诺曼人和布尔萨人会帮他们作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