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阁下,您不太熟悉这里的情况。我也解释不清楚。”海员们说,“许多时候,两军在海上作战的船员,其实都是同一批人。乌苏拉人雇佣诺曼、罗斯、布尔萨的水手,唐人也招募诺曼、罗斯还有布尔萨的水手。唐人很信任外国人,唐人的好几位的军事顾问都是外国人,唐人的海军统帅是个安息人,唐人的水手多半是诺曼人,这些人除了在同一面唐旗下作战外,并无任何相同之处。”
“难道唐人也有《市民法》?”海军统帅开玩笑着说道,“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不料,这个玩笑话却没有引起笑声,部下们站得笔直,很严肃地回答他。
“他们没有颁布《市民法》,不过他们有一种类似的制度,过去叫做籍民归义,现在分作两部法律,一部叫做《籍民法》,一部叫做《归义法》。不论是否选择接受归义,都需要在唐人的官员那里入籍,并且承担一部分税务,但是不必参加军队,也不能担任公职。亲近唐人的,则可以选择归义,从此就和唐人没有区别,既可以参军,也可以承担公职,还能获得土地。”
“传中,大公是共和国的奴隶养子,莫非是真的么?”
“我不知道,阁下。”部下挠了挠头,“布尔萨半岛和莱赫共和国挺像的,他们将自己的国家称为‘都护府’。估计过几代人后,这里就会诞生一个叫做‘都护府’的民族。”
“都护府人,”海军元帅皱着眉头,“这名字可真拗口。”
之后许多天的时间,海军元帅都已各种借口拒不出战。
他在仔细地观察着瑞德城。
唐军的士兵装备很一般,和罗斯人差不多,虽然统帅听说驻守城镇的唐军士兵都是普通士兵,精锐的士兵都集结在马恩吉。
唐人的货物调度倒是出奇的高效。
莱赫船只需要两百六十包的沥青、船胶、船板、绳索、帆布修补船只。
瑞德城守检查了仓房,发现没有足够的材料,便让莱赫人稍安勿躁。
舰队统帅猜测,筹集这些材料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不料,六天后,许许多多的大车就从瑞德城外的各个角落飞驰而来,并且在莱赫人的营地之中堆积如山。
统帅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前来运送材料的大多数平民和商人,来自不同的城市,有些城市很远,单趟前往就需要两天。
也就是说,莱赫舰队刚刚提出了需求,唐人就立刻派人前往各地筹集物资,而各地唐城没有片刻耽误,立刻开始为‘盟军’筹备起了作战物资。
舰队统帅注意到,前来送货的人里,有一个船料商人。
这个男人带着两辆马车,马车上堆满了船料、船索、帆布,他的妻子竟然是个乌苏拉人。
这家唐人丈夫在和唐人士兵交割船料的时候,他的妻子就坐在马车上,妻子的怀里抱着一个婴儿,肚子又已经挺起来了。
“唐人竟然可以让孕妇运送物资”。
莱赫舰队统帅隐约升起了一股敬畏之心,对乌苏拉人的失败,也有了‘理当如此’的感慨。
“你们雇佣其他城镇的民夫,需要花多少钱?”舰队统帅询问一个唐人小吏。
小吏说,“不必花钱的。”
舰队统帅摇了摇头,“怎么可能呢,你们都是圣徒不成。”
“倒不是这个。”小吏笑着说,“食货令哈桑下令,商人可以给都护府供货,即便是军货也行。只是都护府也不是谁的货都买:只有那些帮着转运的商人,才能拿到货引,而要把财货送到了军前才能拿到钱。商人货主么,说辛苦自然是辛苦些,可是不帮忙送货,便没得生意做啊。谁容易呢?”
小吏听到远处有人呼唤他,便匆匆告辞而去了。
几天后,舰队统帅又在码头上看见了新的景象。
莱赫舰队带着大批的补船匠,也有很严格的补船方式。
为了修补船只,莱赫人甚至携带了预制木料,在唐人的码头上修筑了起吊架。
莱赫工匠人用起吊架拉扯船只,把它们逐一拖上岸来,用精妙的手艺使用船板、船胶、沥青修补破裂的船体。
每一个莱赫工匠身边,都有大批唐人士兵、工匠围观。
每个唐人工匠都露出了好奇的表情,一边帮忙打下手,一边询问着其中的技艺。
沥青如何熬炼更加合适?怎么在不损坏其他船板的情况下替换新料?船索如何维护?船料怎么阴干?
有些技巧莱赫工匠会说,有些涉及机密的,莱赫工匠就会笑着摇摇头,不发一。
不论如何,唐人总是不改虔诚,在旁留心观看着。
这件事情之后,莱赫舰队的统帅终于同意了唐人的要求,准备率领舰队前往尼塔海峡接应。
高估的幻想,会因为现实而消除;
低估的偏见,也会因为现实而纠正。
“唐人不好不坏,”舰队统帅在航行日志里面记录了新的消息,“但唐人是合格的盟友。可以考虑与乌苏拉一战—――在海上。”
舰队沿着冰冷的海岸前进。
接着有利的风向加上沿途登船的唐人领航员,使得莱赫舰队快速地抵达了宣武郡的海岸。
在这里,舰队统帅听说了一个不利的消息:唐人在海峡的舰队不等莱赫人抵达,就冒失地发起了进攻,大战已经在海峡中爆发。
“该死!”莱赫舰队统帅勃然大怒,“唐人的统帅是谁!他该被绞死!他为什么不等我们!”
统帅在旗舰上大发雷霆,周围的随从不发一。
莱赫舰队不敢再拖延,他们不等船只修缮完毕就匆匆地起航,很快越过了埃辛城。
埃辛城的唐人军民也在焦急地等待着洛峡大战的消息。
唐人舰队与乌苏拉舰队边打边走,逐步撤向北方。
夜幕降临之后,唐人舰队就会消失一空。乌苏拉船不敢在夜间追击,只得返回罗斯海岸。
双方缠斗了许多日,尚未分出胜负。
莱赫舰队击走了埃辛城海外巡游的六艘桨帆船,随后便缘着洛峡北上。
黎明。
远处的天空,黑色的烟柱升腾着。
大概还有半天的航程,莱赫舰队就会进入战场。
在狭窄的海域作战,舰队统帅有些不安。
如果乌苏拉人布置了埋伏,或者正在南部峡口集结舰队,那么莱赫战舰只能拼死突围,进入布尔萨海了。
那样一来,莱赫舰队就会大为被动。
“我们不该来唐地。”舰队统帅有点懊恼,“我们可能为了救援唐人的舰队,把自己封锁在一片内海之中。”
他甚至想到,这是乌苏拉人的阴谋:乌苏拉人故意不击溃唐人舰队,以吸引莱赫主力进入海峡,再将它们驱赶到布尔萨海—――随后,莱赫城就会遭遇围困。
午餐很丰盛,但是因为牙痛,舰队统帅食欲不佳。
舰队外已经传来了敲钟的声音。
这是接近战场的信号。
统帅踏上甲板,甚至爬上望塔看了几次。
可是一片火雾蒙蒙,他什么都看不见,只能重返船舱,焦虑地等待。
“究竟烧了多少条船啊。”舰队统帅疑惑,“这么大的烟雾。”
“敌人!”有人在天空的望塔高喊,“乌苏拉船!”
“海狗!海狗!”这是莱赫舰队看见乌苏拉船后的专门用语。
一时之间,莱赫舰队上铜钟之声鸣响不停。
舰队统帅跪在地面,虔诚地祈祷了片刻。
随后他站了起来,穿戴铠甲,走出了甲板。
让他奇怪的是,甲板上的士兵们虽然手持长弩、标枪、射石弹,也都穿戴整齐了铠甲,可是看上去没有准备战斗的意思。
船员们都趴在栏杆附近,伸着头,透过烟雾看着什么。
“蠢货!”舰队统帅大骂,“列队!准备作战!”
一个随从走到了他身边,“阁```阁下,”侍从想了一会,“您自己看吧。”
有人随即高喊,“为阁下开路!”
船员们听闻命令,便默契地让开道路,让舰队统帅大步穿过他们身边。
统帅走到了船艄。
“上帝啊!”
他看了一眼,就惊叹起来。
三艘乌苏拉人的桨帆船倾斜、正在沉默,另外几艘桨帆船的桅杆也折断了,正在逃跑,但桨手明显已经精疲力竭。
六七艘桨帆船在海面熊熊燃烧着,火势极大,风帆燃烧的残渣飞向了天空。
几艘唐船也快要沉没,船上挤满了唐人和乌苏拉人的士兵,双方正在倾覆之船上拼死搏斗。
空气中传来了几声尖啸,统帅还没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艘乌苏拉船的船艄就碎裂开来。
哭泣和号角在海面上起伏。
尸体、空木桶、岁木板、船帆布满了海面。
唐人的小艇还在从岸边源源不断地涌来,小艇中间簇拥着一些大船,这些大船偶尔会发出巨大的声响,庞大的石弹会极快地飞出,大多数落在了海里,溅起冲天的水柱,可一旦击中乌苏拉船,那艘船便会遭到巨大的破坏。
此外,唐人的小艇还会发射一种火焰箭,这些箭飞到空中后还会发出尖锐的声音,接着,它们好像重新获得了力量,直奔乌苏拉船。
被火焰箭命中的乌苏拉船,立刻就会熊熊燃烧起来,至少也会弥漫起浓烟。
海面正在燃烧。
唐人应该是听闻了莱赫舰队靠近的消息,便果断地发起了决战—――它们与乌苏拉船周旋了很久,一直在等着莱赫船进入海峡。
唐船并不指望歼灭乌苏拉主力,它们只是死战拖延,让乌苏拉船失去队列,从而难以撤退。只要莱赫舰队抵达,乌苏拉人就会腹背受敌。
天空黑烟弥漫,海面血火交融。
这是唐人的天空,这是唐人的海。
惨烈的战斗,让许多莱赫士兵看了都血脉贲张。
莱赫舰队列队而前。
乌苏拉舰队纷纷开始掉头,准备撤离战场。
海面弥漫着旺盛的战意,唐军激战正酣,于浓烟滚滚中发出着三声整齐的呼喊。
舰队统帅心中惊愕。
“列队!”舰队统帅下令,“歼灭乌苏拉人!”
还在找王国的建立免费小说?
网上直接搜索20万本热门小说免费看,,精彩!
(王国的建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70.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70.com
</ahref></a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