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宗师之象
从正兴府起程离开,一路上陈平受到的关注比起来时可以说翻了不知多少倍。
短短月余的时间里,通过讲学陈平在乾州士林的地位迅速上升,如果说之前中得状元只是在年轻士人当中掀起一股浪潮。
那么当陈平在江夏书院讲学,宣扬自己的思想时,原先那些个视陈平不过为一鹊起新秀、年轻后辈的乡绅与在任或致仕官员,现在也认识到了他的可怖。
乾州士林,为之震动!
六元状元的荣耀就不说了,归乾州讲学半月,即引得数千士子景从听学,这种影响力只要不出意外,将来成就一代宗师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状元在官场上还有可能死于非命,而大儒、宗师这种人物,没有谁敢动,否则就会受到其门生的讨伐与弹劾。
这里面的道道,陈平在江夏书院讲学的第二天便悟到了,也是因此他才不惜余力的在乾州讲学,甚至是延后了回京的时间。
在这个儒学昌盛、科举被中底层百姓视为鲤鱼跃龙门的时代,却没有人注意到日渐增多的底层士人,或者说没人认为这些士人能够影响什么。
然而陈平作为穿越者,对明末东林党、复社的崛起却是记忆犹新,尽管所处时代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大誉就未尝没有孕育出东林党、复社这类士人集团或是党派的可能。
若是要创造出一个类似东林党复社这样的党派团体,那么从儒学上入手便是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极为苛刻,不仅需要极高的威望与学识,更重要的是如何防范发展起来后对这一集团的控制。
不过那暂时不是陈平能够考虑的事,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快速的扯起一面大旗,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动乱局面。
时间是必然不够的,但只要气势足够就能极大的帮助陈平渡过难关。
“陈平,你是不是瞒着我在搞什么大动静?”
官船上,谢致远越想越觉得在乾州的这些天陈平行迹十分古怪,就算他平日不拘小节,这会儿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问题问出,谢致远却没等来陈平的回答,他带着些恼怒指责起陈平来:“别想蒙我,你肯定憋着一肚子坏水呢!”
接着他摆出一副义正严词的态度表示:“这种事不叫上我,我们还是不是兄弟了?”
陈平被这突如其来的转折逗得哭笑不得,他难道要说害怕把谢致远拉进来,还没等到被朝堂政敌构害,谢致远就得和那些士子打起来吗?
虽是内相谢既南的儿子,谢致远也继承了他爹的做题家天赋,但这个性格却实在是叫人头痛不已,倒不是说多么恶劣,就是纯粹的放荡不羁,超然一般的洒脱。
这种性子也就陈平程诚他们能够接受,旁人忍个一两天还好,长久下来必然会出现矛盾。
眼见谢致远死缠烂打不放,陈平只好祭出杀手锏。
“师兄放心,有事我肯定叫你一起,不过你不能随便出手不是?堂堂内相之子怎么也得用来压阵,非是关键时刻不能出手对吧?”
陈平循循善诱的劝道,这马屁拍的谢致远喜笑颜开,他嗯嗯两声自顾自的点着脑袋。
“说的也对,不过你总得与我说说具体内容吧?”
陈平一脸严肃,断然拒绝道:“法不传六耳,天机不可泄露!”
“师兄一定要重视,我给你安排的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务必不能走漏半点消息。”
谢致远被陈平的小金人演技给骗了过去,再三保证自己不是那种人。
搞定了谢致远,一路上也没什么风波,现在进入六月份已是南风盛行,从乾州北上进京速度比来时又快上了许多。
仅仅七日光景,陈平一行人便回到了阔别月余的京师。
只是这次再回来,京城的气氛却不比上次凌州返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