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京城讲学
其实关于大誉儒学界的各路思想学说,在考上举人之前陈平可以说基本没有什么关注的。
毕竟他作为一个一贫如洗的农家子弟,虽然说通过天香阁赚了点小钱钱,但归根结底这个出身摆在这里,要想一路从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上杀过去,就得用尽功夫。
毕竟他也不是什么天才,虽说别人一直不这么认为,但自己什么样陈平自己最清楚。
他之所以能够一路走到如今,恩师叶文昌的倾力教导是一,自己的刻苦学习是二,后世带来的见识与知识是三,此三者缺一不可。
也多亏了这里是武德充沛的大誉,而不是文风鼎盛的宋朝,否则陈平觉得就算他再怎么刻苦,恐怕也没多大机会,别说状元了,就算是进士都悬。
也是因此,当陈平在中了举人开始了解大誉的儒学界各路思想后,他才发现这大誉朝流行的思想,有点跟不上时代了啊!
那会儿他还没什么想法,只觉得这都不算什么事,毕竟都是儒学,都是研究孔圣那一套的学说,落后点就落后点,有什么大不了的?
直到现在,陈平终于明白为何历朝历代的大儒都那么的受人尊重了。
因为着书立传讲学传道这事儿,实在是太他么的暴利了!
在人均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一个大儒不仅在社会上受人尊崇,在经济上不用操心,甚至就连你死后的名声都不用考虑了。
只要你不是那么的懒或是孤高自傲,那么你的徒子徒孙便会自发起来的为你歌功颂德,若是哪个传人做了高官,再大力推广一番,说不定有朝一日你甚至能被奉入孔庙,跟在孔子后面蹭蹭冷猪肉吃。
真可谓是一朝得道,尽无忧虑!
不过陈平是个俗人,他对跟着孔子吃冷猪肉和青史留名这种事没什么兴趣,他看重的只是眼前的利益。
北岳书院内,上千北地士子齐齐正襟危坐,聆听陈平讲学。
当陈平停顿片刻抿了口茶润喉时,他注意到这些年轻的士子们眼中绽放的精光,那是对一个新的思想叩开他们心门的期待。
“夫宇宙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自是心即理,求学穷知不必尽觅书本,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也。”
当陈平将先前所阐述的道理归纳总结出这最后一句话,学宫内上千士子齐齐噤声,许多人表情震撼,无法理解这颠覆他们固有思想的学说,而另一部分人则陷入深深沉思当中。
见到这一幕陈平心道,果然如此,我就说事情不可能那么容易。
自己的能力与经历都不足以让他将心学与理学妥善的糅杂,即使是大体遵循心学也不太能够让主流士人适应,何况心学在明朝时期也不是主流。
乾州讲学之所以效果出众,很可能与自己出身乾州又师从叶文昌有关,到了京师却不受用了。
“陈大人学识精妙,对经史的理解超凡脱俗,老夫受教了。”
北岳书院院长吴长洲走了过来,先是向陈平恭维了一句,而后略带一些斟酌的说道。
“陈大人之学说前所未有,老夫院中子弟还需时间消化一番,大人请随老夫这边小叙。”
陈平自然是明白吴长洲什么意思的,当下点头答应,起身跟着吴长洲离开学宫。
避开了学院士子的耳目后,吴长洲长舒一口气,看向陈平眼神极为复杂。
“陈大人真乃不世出之大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