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往!”
“愿往!”
寒风凛冽的汴梁城外,数万大誉士兵争先恐后的高喊起来。
明明这三四万的人马里面有不少都是中州本地的厢军,此刻却显得无比骁勇,至少在气势上跟北军西军都有的一比了。
这全都是因为陈平从江南带来的充足资金给他们分发的军饷,以及石嘉洛的出现所导致的。
军饷自不必多说,石嘉洛的出现让这些原本看不到什么希望的厢军士兵窥得了一个能够搏得从龙之功的机会。
只要石嘉洛顺利进入京师,然后登基称帝,他们这些人多多少少都会得到奖赏,若是能在这一过程中立下些功劳的话,那更是能够一飞冲天了。
这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无法抵挡的诱惑。
在银子与权力的激励下,就算是再不堪的士兵也会爆发出惊人的战力,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宣读完了楚王的罪状和推举石嘉洛为讨伐楚逆的领袖后,陈平没有过多停留,直接就在中州渡过大河,往京师方向而去。
沿途所到之处,各地官府无不是喜迎王师,路上遇到的百姓更是眼里放光,甚至是停下了南逃的步伐,准备看看这支王师是否能够打进京师,再把入侵的北辽赶跑。
要是可以的话,他们也就不用拖家带口的背井离乡了。
而在京师,北大营的常德元根本不理会朝廷的命令,直接北上前往密州救援北军,南边又传来了打着讨伐楚逆旗号的陈平携大军直扑京师的消息。
这让人在京城的楚王气急败坏,到了这会儿他索性也不装了,直接表明了要与北辽联手,讨伐国内不臣的态度。
并且开始以大誉朝廷的名义向各地知府知州下令,要他们不得抵抗北辽军队,否则就会面临北辽铁骑的践踏。
同时,楚王也开始调动三衙与禁军向京师周围的城池开进,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这种不得人心的举动自然没有多少人响应,不过楚王也根本没想过仅凭几句口舌就能让其他人服从自己,因为他所倚仗的是北辽可汗的十万大军。
陈平北上,北军陷入包围,楚王宣布向北辽称臣俯首这些事,都在短短十日之内发生,一切都是那么突然,但似乎早已沉寂了许久,只不过在此刻爆发出来而已。
天启十八年的最后一天,本应是迎接新年的大好日子,但在大誉这片土地上却不见往日的欢快气氛。
甚至就连江南这种地方也被波及,许多北方流民涌入,带来的局势恶化消息让江南百姓忧心不已,他们只能祈祷朝廷能够恢复秩序,不让北辽胡人打过来,否则莫说多年积蓄了,就算是性命都可能不保。
江南尚且如此,更别提其他地方了。
不过在南方各州之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乾州。
因为此时的乾州上下都在期待着他们的子弟兵能在陈平的带领下建功立业,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则关于陈招讨下辖的工厂里造出了新式武器的传闻。
乾州,正兴府。
“何大哥,不是说好了要保密的吗?怎么外面都冒出了火绳枪的传言了?”
陈添灵一脸幽怨地看向何青选,她负责与何青选对接,提供资金、人员给何青选制造火枪,本来是想着囤够一波数量的火绳枪送到陈平那里,然后用这新式武器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没想到枪还没囤够,消息就走漏了出去。
何青选无奈的摊了摊手:“要扩大规模就得增加人手,现在情况那么紧急,不免会出现纰漏,我整日视察产品就忙得焦头烂额了,消息走漏也是在所难免。”
“你也不用担心,这东西就算被人知道,可只要是没亲眼见识过其威力,也不会有什么提防。”
说罢,何青选便催促陈添灵赶紧把这一批火绳枪送往北方。
“听说北辽打过来了,陈平要跟胡人的骑兵对抗,用火绳枪正合适!”
陈添灵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最后努了努嘴答应了下来。
何青选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且这火绳枪的消息传出去有好有坏,未尝不能安稳一下乾州的民心,给他们以希望。
陈添灵转头去到正兴府就安排起了人手将这些火枪运往北方,而在第二天,运送火枪的队伍还没开拔,就来了一批客人想要随行。
“敢问,这里可是西南招讨副使陈平陈大人的地方?”
正兴府天香阁总部,陈添灵听到下面掌柜呼唤,带着疑惑下了楼。
迎面就见到了一位穿着鲜明的民族服饰的中年铁汉,其人身后还有两列腰挎长刀手持长枪的土兵,看这架势,莫非是哪个土司?
“这位大人,您...”
“我乃木鹿宣慰使,闻听陛下宾天,朝廷大乱,陈大人要讨逆抗敌,年初他在凌州帮我甚多,今日朋友有难,焉有不助之理?”
陈添灵一下子愣住了,听对方这么一说她是想起来了这位沐大人,但是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会带着兵马出现在乾州。
而且听这话的意思,是要北上加入陈平的队伍一起讨伐楚逆,抵抗北辽?
“这...”
沐苍巴见这丫头有些拿不定主意,直接大手一挥:“事急从权,现在救国为要,你这批武器是要送往陈平那里?正好,我带人一路护送,保证送到陈平手里!”
说罢,他便转身走到门外,让手下的土兵加入到了搬运的队伍当中。
看到这一幕,陈添灵眨了眨大眼睛,听说土兵凶悍,现在有这木鹿土司愿意帮忙,公子的胜算又大了不少呢。
......
密州,大誉边境。
自北辽可汗率领十万铁骑直逼而来,北军主力就闻风而动集结过来,与之对峙。
短短几天之内北辽的进攻堪称激烈,但北军也不是吃素的,在与北辽对抗的这些年里虽说因为朝廷和自身的情况导致战力下降,不过在防守这方面还是依旧不弱。
所以,尽管北辽的进攻看似凶猛,却都被北军一一化解抵挡住了。
只是这略显平淡的进攻似乎与此次北辽可汗亲自带队,纠结十万大军的行为有些并不相符,北军上下将士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忍不住疑惑起来。
很快,他们的疑惑就被解开,因为东面的青州传来急报。
“将军,坏了!”
“青州防线被突破了!有支人数不下五千人的北辽精锐绕到了咱们的后方!”
“现在冰天雪地的,要是补给一断,我们这数万大军就成了瓮中之鳖啊!”
“将军!”
密州的边境城池中,一众北军将领都是头皮发麻,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惊得魂不守舍,纷纷开口指出了眼下的困境。
而他们所询问的目标,则是北军大将南宫敬!
作为南宫家在十年前那场迫害中唯一留在北军中的人,南宫敬这些年一直没有忘记属于家族的荣誉。
起先他还对大哥南宫明愤而离开北军,销声匿迹的行为不甚理解,直到他在北军中受到楚王的一派的攻讦排挤,才明白南宫明为何要离开。
但南宫敬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一直隐忍,不断用实力证明自己的能力,苦苦支撑只为扞卫南宫家的尊严。
直到现在,他已经成长为能够独挡一方的大将,现在面临北辽大军包围,朝廷为乱贼篡夺,后方不稳,补给将断的局面,南宫明也还是保持着身为将领应有的那份冷静。
他手按长剑,目光缓缓移动,扫视着房间内的诸将。
在他目光所到之处,无论是面露难色对局势持悲观态度的将校,还是怒气上头想要鱼死网破的将校,无一例外,全都低下了头颅。
蓦然,南宫敬开口了。
“十余载前,北军与胡骑战于草原,死伤无数,退回关内时北辽也不敢追击,只能跟随其后,目送我们。”
“而今我等据城而守,城内亦非没有粮草,没有将士,尔等何至如此惧怕?”
南宫敬沉稳如山的说道:“胡人要战便战,最不过马革裹尸尔!”
“就算过了百年,千载,亦会有人铭记吾等事迹,歌颂吾等功绩,祭奠吾等精神!”
“诸君,安能卑躬屈膝为人作豚犬、牛马邪?”
南宫敬的声音在房间内回荡,一句句话宛如巨钟震颤,诘问着他们的内心。
北军,这个在大誉家喻户晓的名字,承载着的是无数在战场上杀敌卫国,甘愿为之付出生命勇士的荣耀。
北军的将士,只有战死的,没有偷生的!
塞外,北风呼啸着,一顶顶帐篷中间,是独属于耶律可汗的汗帐。
北辽可汗耶律天聪听完身旁侍从的报告后忍不住勾起嘴角,揪着嘴唇上的胡子笑了起来。
“大誉,已是风中残烛了!”
包围北军、楚王纳降、大誉内乱,这一系列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再好不过的信息,自当年石敬瑭割让燕云于北辽后,适合耕种人口稠密的燕云之地就成为了北辽最重要的地区。
而这将近二百年来,南方的大誉不断发展,人口甚至过了万万之数,田地尽数被开垦,到处都有鸡犬、作坊,堪称富庶。
这对于北辽国内上下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
可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从大誉掠夺这些,唯有靠着每年的贸易才能一窥。
直到现在,他耶律天聪,终于能够完成先祖的夙愿,南下入主中原了!
“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包围北军,势必要吃掉这些人!”
耶律天聪歪头命令道,心中想着的却是消灭北军之后,北辽十万铁骑在大誉境内肆意冲杀,无人能挡的画面。
这对于他来说,简直不要太美好。
就在北辽大军即将完成对北军主力的合围之际,殊不知一支大誉军队正在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往密州前线。
而在同一时间,京城以南二百里,陈平所率的数万大军已经抵达这里!
“京城。”
陈平抬首北望,此时身后大军停下了前进的步伐。
只因为在前面探路的斥候传回了消息,说是楚王的军队就在几十里外,再往前就要与敌人撞上了。
到了这一步,陈平也要面对此生最为重大的事情,并为之做出自己的决定了。
他下令大军就地驻扎,准备制定对敌战术。
同时也是等待一下北军和西军的消息,看看能否再得到一些支援。
这真不是陈平谨慎过头了,毕竟这是他打出讨伐楚逆,拥立石嘉洛的第一战,如果胜了自不必多说,可一旦败了,对他对站在他这一边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甚至都有可能自此一蹶不振,直至被消灭!
事涉无数人的身家性命,陈平不得不慎重行事。
至于机会是否稍纵即逝?其实不然,北军被围他是知道的,但是已经有常德元和南宫明去救了,而且以北军的强悍战力,就算被包围也大抵不太可能被全歼。
也就是说现在北辽方面有北军应付,他暂时只需要对付京师的楚王就行了。
做好自己的事,陈平如是告诫着自己。
当陈平所部数万军队逼近京师,楚王也做出了他的选择。
他没胆子去拦截要北上救援北军主力的常德元,但是对付陈平,楚王觉得自己还是有些把握的。
至少他现在手握禁军与三衙的兵马,论人数和陈平旗鼓相当,而且京师武库里藏有整个大誉最为优质的武器盔甲,更别提皇宫里数不尽的金银财宝了。
就算是一直说空虚的国库,也还能搜刮到几十万两白银用来犒赏军队,毕竟这笔钱对于治理天下来说是九牛一毛,但他现在需要治理天下吗?
这笔银子发下去后,楚王所见到的,是数万禁军和上万的三衙军队声音振振的对他宣誓效忠。
那阵仗给楚王带来了勇气,击败陈平,再借助北辽铁骑横扫天下,加冕称帝的勇气。
所以,他才敢把大军派出京师,迎战陈平。
当陈平的讨逆军与楚王的军队对上时,京师只有不到一万军队驻守了。
对此,或许普通百姓想的只是安安分分躲在家里等待风波过去,而对某些有心人来说,这便是绝佳的机会。
南宫将军府。
“请转告苏大人,老夫命不久矣,现在楚逆大军出城,京城空虚,正是你我行事之时!”
南宫问望着面前之人,喘着粗气挣扎说道。
而在一旁的南宫贺看到这一幕,心里一震,算是明白了老头子所说留下来的原因。
与此同时的皇宫城门,谢致远头顶钢盔,跟着前方的士兵一起巡逻。
“听着,陈平已经打到了京师外围,城内也有人作为策应,只要机会合适,吾等便搅乱皇宫,若是能趁机杀死楚逆自然最好,若不能也只需坚守一二日,就能等到援军!”
作为陈平的死党,谢致远在楚王篡权之后就遭到了清洗,被关进了大牢里。
只不过谢致远是谁?稍微用些银钱便买通了守卫,找了个人顶替他便逃了出来。
现在更是回到了他原先的手下这里,乔装成为了一个御龙弩直的士兵。
而他要做的事,便是里应外合,与陈平一起夺回京师。
这计划不可谓不胆大,但也不是他谢致远一个人在做,正如他所言,京城之中有太多对楚王不满的人存在了。
否则,他也不可能那么轻易的就从大牢里脱身。
同一时间,苏家小园,苏依依握着明诗的小手默默祈祷,祈祷陈平能够战胜楚王,祈祷京师安然无恙,祈祷大誉可以顺利度过这次危机。
与之一同祈祷的,还有北岳书院的程诚,以及,那上千学子!
总之,在这个天启十九年的初始,大誉彻底乱作一团,无论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