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融和宋海,跪在王阳明身后,陪着磕头。
宣誓已毕,教谕引领着王阳明步出城隍庙,杨融、宋海跟随其后,一干人等前往县衙。知县的仪仗队在礼房书吏的组织下,开始运作。一顶蓝色的圆伞盖举到了王阳明的上方,最前头一个衙役敲着一面铜锣开道。铜锣后面跟着两个衙役,两人各举一面木牌,一面是“肃静”,一面是“回避”。两面牌子后,四个人排成方队,各擎一杆蓝色大旗。四杆大旗后面,走的是王阳明,王阳明身后跟着四个衙役,四人各执一根水火棍。
教谕引领着王阳明来到县衙前。县衙前,常年难得打开的仪门,为了迎接新官,敞开着。王阳明穿过仪门,进入正堂前的大院子。通往正堂的甬道上立着一座亭子,这是戒石亭。王阳明走进亭子。亭子下卧着一方石碑,上书“公生明”。王阳明对着石碑,作了一个揖。礼毕,他绕到石碑后面。石碑上题十六个大字“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王阳明对此再作揖,才离开戒石亭。在大堂前的月台上,早有礼房陈设好的香案,上面摆放着王阳明的任命书。
王阳明站在香案前,听从站在香案左前方的教谕唱礼。
教谕拖着长音喊道:“新任县尊谢皇恩,行三跪九叩大礼。”
谢过皇恩,王阳明正式升堂。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次点卯开始了。王阳明翻阅着名册,接受着下属一拨一拨的再拜礼。点卯拜见的次序从下到上,第一拨是三班衙役:皂房十六人,这是负责内勤和站堂的;壮班二十六人,这是负责行刑、催粮、催款的,干的是力气活儿;快班二十人,其中步快十人、马快十人,专事刑侦缉捕。
第二拨是县衙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书吏,每房各三人。
第三拨是杂职官,有医学会训科官、阴阳会训术官、佛教会僧会、道教会道会。
第四拨是教官,县学的一位教谕和两位训导。本朝向来重视教育,三位学官虽然官不入流,仍然单独排成一拨。
第五拨是属官,有典史、派驻各要道负责治安的巡检司巡检(从九品)、驿丞、仓库大使、税课司大使、河泊所大使、查验茶盐专卖许可证的批验所大使。
以上或者属官,或者书吏,或者衙役,每拨人排成队,自报职位姓名,然后是再拜礼,磕完头,点卯结束。王阳明稳坐书案后,坐而受礼,不必回礼。
第六拨是佐贰官,正八品的县丞杨融,正九品的主簿宋海。
杨融五十多岁,一把胡子已经灰白;宋海也五十多岁,须发皆白。二人跪倒在大堂书案前,各自口称:“下官县丞杨融(主簿宋海)拜见县尊!”
王阳明起身拱手算是还礼。
点卯已毕,杨融和宋海,在左首就座。巡检司巡检、驿丞、大使、教谕、训导等在右首就座,其他人聚集在大堂上。王阳明做到任感言:“各位同僚,各位吏役,前任知县离任后,幸赖各位维持,大家辛苦了!本县初来乍到,百事生疏。各衙主官、各职主管、各房主事、各班班头,请诸位在最近几天,把以前积压的文书案宗整理清楚,大事尽快禀报,小事听候查询。本县希望我们上下一心办好县政。”王阳明说着,指了指大堂外的戒石亭,继续说道,“太祖爷立下的戒石,本县一定严遵戒律,做官做人,公正廉明,下不压民,上不欺天。今天在场的各位,都可以做个见证,如果有人发现本县违背了这些戒条,偏听偏信,断事不公,贪人财物,他可以当面唾骂本县。如果让我发现了谁打着本县衙门的旗号欺压百姓,败坏本县的名声,败坏朝廷的法纪,我绝不宽容,绝不手软。我们聚到一起是缘分,让我们一同干好庐陵的事,让庐陵老百姓在我们的守护下,过上安生日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