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王阳明(全集) > 第64章 老友相逢 坐而论道

第64章 老友相逢 坐而论道(2 / 2)

 推荐阅读: 太阳与雄狮 原神,雷电真加入聊天群 说好黄毛,却成了仙子的白月光 温情陌陌龙飞天 开局当宗主:我的规矩有点野 爆!黑红顶流多了个妹 咸鱼夫妻在逃荒 一人之下,山海画妖 我的红楼生涯 全球神祇之无限推演
最新网址:hbcjlp.com

湛若水摇头说道:“空,自然不对;正,怕也不对。”

王阳明说道:“当然,既不空,也不要正。要一个静,一个净。”

湛若水还是摇头,说道:“这又混同于禅了,又走岔路了。”

王阳明摇了摇头,说道:“甘泉子,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说出来就有些不像。你说怎么混同于禅了?”

湛若水说道:“说静就是禅,古人是没有说静的。孔子说,在事上磨炼,在事上找仁。”

王阳明笑了笑,说道:“甘泉子,我记得清清楚楚,陈白沙先生说过,‘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名堂。这怎么解释?”

湛若水说道:“所以,不少人误以为先师是禅。”

王阳明摆了摆手,说道:“说实话,我们儒家和禅家,这个心体是一样的,都是道心。他们说禅心,我们说正心。”

湛若水说道:“佛禅盛行了几百年,只是到了本朝,儒学正学才站稳了正统的脚跟,我们要传播正学,不能给人留下把柄。”

王阳明问道:“甘泉子,在下想听听你这几年的心得。”

湛若水说道:“我也说格物致知,格,就是‘至’;物,就是‘天理’。你阳明子说‘心即理’,我甘泉子说‘随处体认天理’。你说心即理,分明说的是静坐观心,是禅家那一套,一个小小的肉团心脏,怎么包括得了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

王阳明摆手说道:“你甘泉子说格物致知,与朱文公又有什么两样?你说随处体认天理,是要人两眼盯住外面,好,就算盯住外面吧,谁在盯住呢?是心,是内在的心。这样一来,有盯住的,有被盯住的,心与外物成了两部分,怎么‘浑然与物同体’?怎么天人合一?”

湛若水辩解道:“阳明子,我这格物致知,是上接二程夫子,与朱文公没有关系。我这‘随处体认天理’,是不分内外的。不分内外,自然与物同体,自然天人合一。”

王阳明端起水杯,送到嘴边,没有喝,又放下水杯,说道:“这杯清茶,同样的茶,为什么一个人喝出来一个味呢?”

湛若水说道:“同样的茶叶,炒制方法不一样,味道自然不一样;同样的茶叶,泡的方法不一样,味道自然不一样;同样的茶叶,不同的人,自然喝出不同的味来。要想喝出一个味,除非……”

王阳明笑着说道:“除非沐浴更衣,斋戒三天,焚香静坐,虔诚品味,自得茶中三昧。”

两个人哈哈大笑起来。湛若水笑罢,说道:“阳明子来做客,甘泉子没有祝贺道友四年的心得,却与你争论不休,实在是失礼!”湛若水一拱手:“抱歉!抱歉!请喝茶!”

王阳明一拱手笑着说道:“在下尘心未灭,有些沾沾自喜,没想到兴冲冲而来,却被浇了一头甘洌的清茶。浇得好!俗话说,理不辩不明,灯不拨不亮。争论好,能互相启发。争论才是诤友,诤友才是道友。学道路上有你甘泉子,阳明子就不再寂寞。总结我们两人所说,甘泉子的‘格物’是至天理,可以‘随处体认天理’;阳明子的‘格物’是正念头,可以‘心即理’。就像喝茶一样,炒的方法不一样,泡的方法也不一样,但是,茶叶蕴含着的天地精髓却是一样的。”

湛若水笑着说道:“阳明子,这个东西是说不出口的,就像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恍恍惚惚,难以描摹。也许我们嘴里说出来的,根本就不是我们心里体验到的,这样我们只好抱怨自己的语言贫乏。在下坚信,在下所见与阳明子所见,应该就是那个东西。如果有差异,有不足,原因还在于我们的心体没有真正通明透亮,只要我们继续磨,继续寻觅,功夫不负有心人,该来的一定会来。”

王阳明笑着说道:“甘泉子,在浑然与物同体上,也就是说‘仁’这个境界,我们都是体证到的,我们是一致的,都认同这一点。其实往上追一追,从二程夫子追到孟子,追到‘尽心知性’,追到‘万物皆备于我’,追到孟子的‘放心’,我们还是非常一致的。你说是不是?”湛若水点点头。王阳明继续说道,“我们辛苦求道,不是为了自己这一辈子活个明白,而是因为这个世道,那么多人糊里糊涂,那么多事不明不白,想给大家点盏灯,照照亮。有这个基础,我们愿意争论,争一辈子也不怕,只要能争个明白。”湛若水一直点头。王阳明继续说道:“如果有那么一天,能帮助到圣天子,那就是帮助了天下人。不过,看孔孟圣贤的一辈子,东奔西跑,南北漂泊,劝这个国公,谏那个君上,结果呢……”王阳明摇了摇头,“上面不见得好劝,下面倒还能听进去些。懂道理的人多了,就像点灯一样,灯越多,黑夜就越亮堂。”湛若水一直点头。王阳明继续说道,“昨天在诗友会上,我提了提道学,想不到大家都不感兴趣。恐怕在他们眼里,‘四书五经’不过是背诵作文的材料,是中举人考进士的敲门砖。做了官,这砖都不要了。在下对此有些伤心。后来想想,这个也不能全怪他们,是我们的方法不对头。要说身心学问,他们可能不以为然,要说仁义礼智信,他们不敢不以为然。我想到了‘仁’字,现在它是单人旁一个‘二’字,可在以前它是上下结构,上面一个‘身’字,下面一个‘心’字。如果他们认识这个古字,只要他们认可仁义道德,哪怕是口头上认可,他们就会知道,孔孟学问就是身心学问,他们就不会两眼一直盯在身外了。甘泉子,你说是不是?”

湛若水郑重其事地点着头,说道:“阳明子所言极是,如果大家知道‘仁’就是身心学问,就有入手的地方了。孔圣人的学问不就这个‘仁’字吗?把仁学还原成真实的身心学问,就要讲清楚古仁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阳明子,有了你阳明子,在下求道路上不再孤独。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学不可无友,我们就是一辈子的学友道友。学不可无师,我们哪怕有一得之见,只要是我们真实的心得,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们就责无旁贷地愿意做这个师友。至于我们,求同存异,你看?”

王阳明笑了起来,笑着说道:“最终结果总是要相同的,天无二道,是不是?”

湛若水说道:“阳明子,在下很羡慕你,很仰慕你,廷杖下死而复生,又万里跋涉荒蛮瘴疠之地,这都是求道路上的必然风光。不经历风雨生死,谁能轻轻松松见到彩虹?四年不见,阳明子今非昔比了,初一见面,见你步履轻盈,飘飘然好像神仙,眼神沉静干净,身心纯净,这就是见仁的境界。”

湛若水起身,对着王阳明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王阳明笑眯眯的,马上起身,也深深鞠躬下去,说道:“甘泉子过奖了。我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两个人哈哈大笑。湛若水停住笑,说道:“我们算是师友见师友吧。既然仁学在我们身上……”王阳明接口与湛若水一起说道,“身怀仁学,传播仁学,责无旁贷。”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