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王阳明(全集) > 第144章 知府弟子 问学问政

第144章 知府弟子 问学问政(2 / 2)

 推荐阅读: 太阳与雄狮 原神,雷电真加入聊天群 说好黄毛,却成了仙子的白月光 温情陌陌龙飞天 开局当宗主:我的规矩有点野 爆!黑红顶流多了个妹 咸鱼夫妻在逃荒 一人之下,山海画妖 我的红楼生涯 全球神祇之无限推演
最新网址:hbcjlp.com

王阳明接着说道:“有两个解释,一是亲民做到恰如其分,是至善。从做官来说,你要除恶扬善,这便有个善恶之分。二是从修身境界上来说,是没有善恶的,善念恶念,对修心来说,都是恶;清净心,善恶都没有,才是至善。”

南大吉倒吸一口气,沉吟了一下问道:“为什么会没有善恶之分呢?”

有弟子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道:“没有善恶,还叫良知吗?”

王阳明和弟子们一一对视后,指着园内的几簇广玉兰,说道:“你们看,那一片是广玉兰圃,里面一旦夹杂有别的草,哪怕是兰,我也是要拔掉的。”王阳明再指向远处的竹林,“广玉兰,长在圃里是善,生到竹林里,就成了恶,我也是要拔掉的。一竿竿修竹,青翠挺直,看着养眼。再养眼,再挺拔,再谦虚,再清节,如果长到稻田里,再善良的庄稼人也是要把这连根拔掉的。”王阳明巡视了一遍大家,缓缓说道,“善,恶,是相对的。”

钱德洪不解地问道:“先生,这样说,做人还好办些,自己分不清善恶,受害的只是自己一个人。可像南府尊,他管理绍兴一府八县,若他不分善恶,岂不是是非不分,万一放跑了恶人,冤枉了好人,岂不成了恶人?”

王阳明呵呵地笑着,说道:“良知自知。元善,你说。”

南大吉若有所思,缓缓地、郑重地点点头。

十天后,南大吉正式拜师成了弟子。拜师仪式结束,南大吉说道:“先生,承您的教诲,这十天工夫,弟子一直在心头琢磨‘亲民’两个字。府衙大堂,弟子改名成了亲民堂。”

王阳明微微颔首,说道:“名字是个提醒。名正则言顺。”

南大吉说道:“弟子明白,心里头功夫做到,才是名副其实。名字有了,还没有题写。弟子想烦劳先生题写堂名。还想请先生再做一篇纪文,弟子打算将之刻到大堂暖阁的屏风上。”

王阳明呵呵地笑着说道:“成人之美,扬人之善,岂能推辞。”

南大吉哈哈笑着说道:“弟子不仅仅是索取,弟子还要感恩先生,感恩良知学说。卧龙山西岗的稽山书院,荒废多年。弟子和山阴县吴县侯勘察多次,打算近日动工修复,不仅仅修复,还要扩建,准备新建一座明德堂和一座尊经阁。”

王阳明闻言,眼睛发亮,他一拍太师椅的扶手,道:“这太好了!”

南大吉豪爽地笑着说道:“这是一项亲民举动。将来在八县读书人中,选拔俊秀,府里资助食宿,一则为朝廷输送人才,二则为八县带动士风,士风纯良,民风自会纯良。这是绍兴府的自利。另外,也为先生讲学提供一个讲堂,让这些外乡求学者有个稳定的听讲场合,这也是绍兴府应该做的。”

王阳明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呵呵地笑着。良知学说就要有一个正式的发声场合了,而且是官方的。朝廷那些老先生不喜听良知学说,一波波的攻击像呼啸的北风,从北京刮到绍兴。自己守孝期满了,礼部尚书席书以及霍韬、方献夫、黄绾连续举荐,朝廷却没有丝毫起用自己的意思。这不怪他们,他们不了解良知学说。如此一来,自己反倒落得清静,乐得在沂河苑里逍遥自在,扶一扶被风刮倒的青竹,剔一剔侵占广玉兰地盘的杂草,喂一喂沂河里的金鱼,晒一晒春日的暖阳,吹一吹夏日的凉风。这生活还催生了他的诗兴,他写道:

归去休来归去休,千貂不换一羊裘。

青山待我常为主,白发从它自满头。

种果移新事业,茂林修竹旧风流。

自己这个园丁的事业不仅仅是浇种草,更是教育弟子。只是一切不强求,随遇而安,过去是在自己的园里指点弟子,马上他就可以到绍兴府的书院指点学生了。学良知学说的人多了,良知学说这股风总有一天会刮到北京去。想到这儿,王阳明浑身轻快,对南大吉说道:“好!这是善政!元善,做官虽然离不了严刑峻法,书院却比监狱亲民,它能开发良心,能开启良知。”

南大吉见王阳明兴奋,便又开言道:“先生,弟子想请您去看看风水,选选地址。不知对此事,先生意下如何?”

王阳明答道:“元善,良心所在,必是好风水。有良心,有善政,东西南北,无处不是好风水。”

南大吉止住笑,迟疑着问道:“先生,弟子这两次晋见先生,总是很开心,我们相视而笑,我们会心会意地笑。回去,弟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略一静心,却再也笑不起来了,回想起自己过去做学问、做人、做官,毛病太多。比如,府内有靳二府,弟子上任伊始,靳二府仗着在绍兴年头久,年齿长,很是轻视弟子,有时候存心想看弟子的笑话,有些事揣着明白装糊涂,袖手旁观,甚至故意设置障碍,好在弟子自己最终也能摸清楚,并公正处置。弟子凭着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府衙上上下下的敬重。靳二府对弟子从轻视变成了敬重。可是,弟子明明知道,靳二府改变了态度,弟子明明知道,要亲民,要亲善身边每一个人,知道这个理,可是对靳二府,感情上却很难转变过来。撇开这件事不说,弟子身上别的毛病也不少,却从未听先生提醒过一次。先生是不好意思提醒吗?”靳二府是绍兴府同知靳塘,正德十二年到任。

王阳明呵呵地笑出了声,说道:“元善,我怎么没提醒你呢?我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你呀!”

南大吉愣住了,迟疑了一会儿,说道:“您赞扬弟子行善政,何曾提醒过弟子的过失?”

王阳明反问道:“我不提醒,你怎么能知道自己有过失呢?”

南大吉疑惑道:“先生是说良知?”

王阳明说道:“我天天开口闭口,嘴上总挂着‘良知’两字。别忘了,良知自知。”

南大吉猛然醒悟,哈哈大笑起来。

南大吉笑罢,王阳明说道:“良心可以灵光闪现,良知也一样。这是理上说。做功夫,要在事上磨炼。理上很多人知道,事上总是很难做到。知行合一,功夫要细密,要熟练,良心稳定下来,良知才能时时起作用。”

南大吉问道:“先生,过去没有良知学问,身上心上的过失还少些,这些日子,天天琢磨良知,怎么觉得越学越退步呢?自觉越学过失越多。”

王阳明解答道:“人心就像镜子一样,过去落满灰尘,啥也照不见。现在灰尘越来越少,镜子越来越亮,亮到极致,灰尘是纤毫毕现,再没办法遁形了。古人说,知错是贤人。反过来说呢,不少人一身毛病,却总自我感觉良好。元善,你说你现在是退步还是进步?”

南大吉笑了。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