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灵异小说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47章 度支司

第47章 度支司(1 / 1)

 推荐阅读: 乔若星 异常妹子见闻录 造化长生:我能具现无尽天赋 全职法师之魔法天赋 楚萤真千金重生 反派魔尊:女弟子都是冲师逆徒 小夫人一身反骨,大叔乖乖臣服 重生八十年代,开局上山狩猎 我当出马仙的这些年 绝世小神医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47章度支司 “臣等恭请圣安。” “奴婢等参见皇爷。” 得到已经剐完的消息后,朱由校就将西游记丢到了一边儿,准备接下来的廷议。 我说了廷议,但没说开大廷议啊。 小廷议也是廷议嘛。 看着相比于平时,略显拘谨的朝臣,朱由校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开廷议,真当他是好欺负的吗。 明朝的廷议,哪是廷议? 明朝的廷议分为两个阶段。 土木堡之变前,谁敢搁朝堂上瞎哔哔? 当朱元璋、朱棣、朱瞻基不会杀人啊。 而土木堡之变发生时,正统十四年,午门血案,当着监国郕王朱祁钰的面,朝臣们锤死了王振同党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顺等三人,自那之后,廷议就成了朝臣的领地了。 后面,据说还有弘治年间,李梦阳当殿夺了卫士的金瓜锤,锤了弘治小舅子张鹤龄的事情。(此事不知道真假) 但是现在,朱由校在这文华殿前,用活剐的手段弄死了两个奸臣,就是告诉这些朝臣。 看看你有几个脑袋,够来欺负我年龄小的。 “平身吧。” 挥了挥手,示意众人起来。 而后,这些人分部门、内外廷,在会场中分两列站队。 “第一件事情,就来议一议,这内帑出银给新设的盘账衙门的事吧。” 朱由校开头的一句话,就给这场廷议定下了基调。 “启奏陛下,《诗经》有云,泾以渭浊,湜湜其沚。这是说,泾水与渭水相较,才显的浑浊。外廷诸臣,虽偶有劣迹,出现如冯、顾二人者,然毕竟是少数。” “而内廷太监则可谓是劣迹斑斑,就如先帝遣高淮于辽东开矿、征税,然其爪牙廖国泰虐民激变,他诬捕诸生数十人。诬劾辽东总兵马林,又扣军士月粮,以致前屯卫、金州、松山等地戍军哗噪,他本人则是奔逃回京,诬奏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激起辽乱。” “有此前车之鉴,臣以为不该派内侍到外廷来,还是要泾渭分明一些。”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新到任的工部侍郎袁应泰。 他是从前权辽东巡抚,对于辽东的事,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虽然吧,袁应泰说的是实话。 但却是将在场的四个大珰都给得罪了一遍。 高淮乱辽这事,是能拿到这种场面来说的吗? 果然,听到他的话,署工部印的另外一个侍郎王永光转头看了其一眼,眼神中具是惊叹。 你这从辽东回来的人就是不一样,彪的慌啊。 你咋回京的伱不知道啊? 这个时候居然敢这么得罪内廷的太监? 不怕人给你穿小鞋啊。 “袁侍郎这话说的,就仿佛吾等都似高淮那奸贼一般。” 果然,就算平时不外露声色的刘时敏都有点儿发怒。 “自陛下登基以来,特意令内廷兴建养功庄,让我们这些残缺之人老了有个去处,谁还会去贪啊。” “启奏陛下,奴婢以为,这外廷的账,是该要盘一盘了。” 刘时敏的话音刚落,前内帑掌印太监,现在的内财府掌印杨成秀。 “自萨尔浒大败以来,辽东各地要钱要粮,神祖皇帝驾崩前,感慨国事,特发内帑银两百以资国用。然,辽东依旧上书,言辽东疲敝,要朝廷发粮发饷,更有甚者,要内帑发还高淮所收之银一千万两,以安抚辽东人心,既然袁侍郎说我们这些太监乱了辽东,那就请袁侍郎说说,我们是如何从辽东收了一千万两啊。” 一次被两个大太监回怼,袁应泰顿时有些慌乱。 “陛下。” 就在袁应泰慌乱之时,还是兵部侍郎张鹤鸣站了出来,给他解围。 “这若是再设一衙门盘账,臣担心会令部务更加烦杂,恐会耽误了辽东战事啊。” “哦?担心耽误了辽东战事。” 这时,是魏忠贤得到了刘时敏的示意,出声道。 “我怎么听说,兵部遭了贼啊。” “嗯?” 听到这话,包括朱由校在内的众人都一起看向了他。 “一派胡言。” 闻言,张鹤鸣出声喝道。 “我兵部统辖五城兵马司,若是兵部遭贼,那这京城还有几个地方是安全的。” “外贼容易防备,但这家贼可是难防啊。” 听到张鹤鸣的话,魏忠贤冷笑道。 “今天你们兵部开衙,就没发现少了个主事吗?” 魏忠贤说着,从袖子中拿出一锭十两的制式金花库银,放在了桌子上。 “昨晚,本督公巡视北镇抚司后,路过兵部衙门,抓到一个形迹可疑之人,怀揣十锭银子,好奇之下,将其带回东厂询问,他居然说,是来归还犒赏银的。” “你!” 听到魏忠贤的话,张鹤鸣与韩爌顿时冷汗直流。 失踪的那个兵部主事是东林的人,听了韩爌的话,去还犒赏银的。 “查实了吗?” 听到魏忠贤抓住了个兵部的家贼,朱由校转头问道。 “回皇上。” 闻言,魏忠贤当即拱手道。 “怀揣库银,在兵部衙门后门被抓,奴婢连刑都没动用,他就全招了。” “看样子,这外廷也出贼啊。” 听到了魏忠贤这话,朱由校觉得差不多了。 “那此事就定下了。” “重设度支司,掌管会计军国财用,兼理仓场。” “设正卿一人,正二品。” “司监一人,从三品,由内廷派人充任。” 朱由校刚说完,在场众人就是一惊。 这哪是要清理盘账啊,这是直接把户部一半的权责都拆出去了。 皇帝这一手玩的可真秀。 挂羊头卖狗肉啊。 “陛下。” 身为内阁首辅的方从哲此时不得不站出来了。 “户部掌管钱粮,自古如此,度支司历来为户部所属,不应拆分。” “不应拆分?汝以为朕年幼可欺吗?” 闻言,朱由校一拍惊堂木,沉声问道。 “兵部都出了家贼,户部的家贼恐怕更多吧,这不拆分察查,是留着蛀虫把我大明啃食干净吗?” “臣惶恐。” 本来今天受到的惊吓就多,这么一惊,方从哲当场就怂了,不敢再说话。 而身为主角的户部尚书李汝华则表示,关我锤子事。 他是万历八年的进士,已经当了四十年的官儿了,早就老的干不动了,是万历强留的好吗。 他已经决定,今天下朝回家就上书致仕,后面的事,和他没关系。 见到没人再说话,朱由校看向毕自严说道。 “毕爱卿,朕上次让你统计京城官员俸禄一事,如何了?” “回陛下,臣等三人已完成统筹,请陛下御览。” 知道皇帝今天要用这东西,毕自严一直都将奏本揣在袖中。 听到皇帝提起,毕自严从袖中拿出,交给了下来的太监。 接过奏本,朱由校并没有急着看,而是接着说道。 “毕爱卿精通账务,就由你来担任度支司正卿吧。” “臣谢陛下洪恩。” 闻言,毕自严连忙出列谢恩道。 “尽快把大明支出的账都给朕盘算盘算。” 求推荐票,求月票,求追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