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子说完这些突然问赵雍。
“大王,是事必躬亲吗?”
“孤王,有时候想这样,有时候不愿这样。”
慎子点点头,似乎对赵雍的回答还算满意,自己又说道。
“亡国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国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如果大王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决不能把各方面的事办好。”
赵雍听到这里表示赞同,自己点了点头。慎子看赵雍同意自己的说法,自己接着说道。
“纵然君之智最贤,也必然精疲力竭,不胜其劳。而且国君如果事必躬亲,臣子们就会不敢争先去做,而是等着国君做,久而久之不肯出力。国事如有差错,反而会责怪国君,且不是会失去君王的势?”
听到慎子说的这些,赵雍想自己平日的做法和想法,自己是感同身受。
慎子喝了一口酒说道。
“大王,立天下是为谁?”
“当然是为赵国百姓。”
“大王立天下不光是赵国,也不是为一己之私利,而是有利于国家的治理。国君为国家服务,国君由百姓供养,其权力是百姓授予的,而非国君自己取得。因此,国君为国家、为民众是当然要立天下。”
赵雍听到这里,没有立即问他,而是自己也喝了一口酒。自己像是有些想到什么问题似的,也许对慎子说的这段话自己不赞同。
“圣贤,国之治理,法之基本。人治抚慰其心。”
“人治是一种最大的私,律法要遵循人性的好利,只有立公去私。百姓才能奉公守法,遵从国君。”
慎子说完这些,似乎是语重心长的说道。
“如果大王要实行法治,就必须重视权势,这样才能令行禁止。老朽也是妄言。”
“圣贤之语,孤王是思绪更清,时常忧心治国,今也是明白其道。”
赵雍觉得慎子说的很多自己实际是在实施的,只是慎子帮助自己梳理了一遍。
“孤王,时常用人有困惑。”
慎子听到赵雍这么说,自己淡淡的说道。
“吾说过尚法不尚贤,可用能臣,大王只需知人之能。唯有这样方才是驭人之道。”
赵雍与慎子的对话后,自己亲自将慎子送出宫门,回来后自己问道。
“子萁,今日请益有何感想。”
赢思萁心想我可没有慎子那么高的境界,我就照直说自己的想法,免得赵雍疑惑。
“微臣才疏学浅,吾拙见献丑了。”
赵雍笑了笑说道。
“圣贤也非都是正确的,但说无妨。”
“忠臣是要用的,若没有忠臣大王吩咐的事情,谁能舍命去做?谁能愿为大王抛头颅洒热血?”
赢思萁说完这些就没有再发言,他怕自己言多必失,再说自己也没有摸透赵雍现在的想法。
“接着说。”
“接着说。”
赢思萁一看赵雍都连说两遍了,自己只好再说道。
“愚臣以为其法可重用于军,利于其纪律,战之更强,更威猛。赏罚分明,自是更拥护大王,立国之万世基业。”
“子萁,你说的这些跟孤王的想法一样。”
赢思萁离开王宫后,自己才感觉到后背都已经湿透了,今日这么多大臣在聆听,为何只让自己留下来?
赢思萁回到府中,将今日赵雍与慎子的对话情况告诉了冯芙澜,让她分析分析为何赵雍只留下他,来讨论慎子的所说。
冯芙澜说道。
“不知道,就装不知道。不变应万变。”
赢思萁被冯芙澜的话整的更加不明白了,自己感叹道。
“那就难得糊涂吧!”
赵雍来到了孟姚这里,孟姚为他准备好了补品。
“大王今日为何来的这么晚?国事操劳,身躯已是疲惫不堪了。”
“孟姚今日与慎子圣贤,谈论治国之道。心智之累啊!”
“妇人之心,哪懂治国的事情,把这喝了吧!我为大王捏捏肩。”
孟姚正在给赵雍捏肩膀的时候,赵何进来了。
“父王说的慎子是何许人也?”
“是大圣人,治国的能人。”
“父王,可是肥义先生说治国的能人是父王,那些圣贤都是水中月,好看捞不着。”
赵雍听完一愣,然后哈哈笑道。
“何儿,怎么想的呢?”
“父王,扶燕王、送秦王,大败林胡,驯服中山王。这才是真正的大英雄。”
赵雍听完赵何这么说,自己也是乐开了花,自己想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情。自己拉着赵何的手说道。
“何儿,你想做父王这样的人吗?”
“想啊!做梦都想成为父王这样的盖世英雄,威震四方。”
孟姚这个时候笑着过来说道。
“小小孩子胡乱说什么啊?快去习文去。”
赵何轻声的嘀咕了几句,自己就去读书去了。
“王后,你还别说何儿这才气真像我小时候。”
“臣妾,只希望何儿平平安安,健康的长大,以后为国尽一份力就好。”
赵雍笑道。
“将来,何儿一定是国之贤才。”
赵章也是参加了慎子对话,自己回到府中,将情况跟田不礼叙说了一遍。
“恩师,父王与慎子对话。我们该怎么对待这件事?”
“大王,未将慎子亲自送上车,说明只是赞同其部分主张。”
“可是父王赞同那一部分?这我等不知如何是好?”
田不礼走了几步思忖一会说道。
“大王,最满意骑兵的建立,也就说我们可以讲慎子的主张,建立在骑兵之中。其它的不提,这样方是稳妥之举。”
赵章上了奏折,奏折中说自己听了慎子的一番话,儿臣以为律法强其骑兵,奋勇杀敌,赏罚分明,赵国的万世基业更牢固。
赵雍看到奏折后非常满意,自己这个儿子活学活用,看问题知其厉害,只可惜文逊色那么一点点,要是赵章和赵何是一个人,那就是完美无缺。
天下哪有这等好事?他那知道这两个人早就明争暗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