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旻坚持下,议事院最终裁定总库府内所有财货分出一半由古旻自由掌控,另外一半由议事院掌控。一分为二的裁定,是在古旻一再“讨价还价之”下决定的,本来所有人异口同声认为总库府内所有财货都是古旻一个人的。
这主要是在古都,附近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山野蛮荒时代,他们一贯秉承的是原始共产主义,所有财货都是平分的。自从古旻到来以后,逐渐让他们适应了私有制,而且又开启了商业模式,所有物品甚至包括劳力都跟银币挂钩,私有制已经深入每个人的心中。更由于外来人口的增加,使得原巨木村人有了自我意识,感觉古都中的一切都是巨木村人缔造的,占有欲非常强烈。有了私有制观念和强烈的占有欲,使得巨木村包括后来进入古都的人尝到了私有制的诸多好处,他们不再认为财货平分是世上最好的。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认为这古都的一切都应该是古旻一人的,古旻提出只取总库府财货的一半时,他们还是有些不可思议的。
当然,这个不可思议不是古旻取得太多,而是古旻取得太少了。在他们眼中,这个古都所有的一切都是古旻创造的,古旻理应得到所有物品的分配权。
他们嘴上这么说,不代表心里这么想。刚开始亚青提出总库府的财货都是古旻一个人的时候,很多人脸上还是表现出了一丝不快的。当古旻将自己掌控的份额最终压低至五成时,所有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总库府内财货能有一半交给议事院掌控,议事院之权力更上层楼,议事院所有成员志得意满,从此他们不需要一切事都看古旻脸色行事古旻前往兰玉门期间,古旻之母坤芝自然代替了古旻,充当起首领角色。总库府的分家,不得不重新修建另外一个库府,古旻将之命名为内库府,这里全是古旻私人财产,古旻可以任意用度。总库府负责所有执事人员的薪俸,内库府作为古旻私人财产,也可以说是古旻一个人的薪俸,他可以任意支配,无人可以干涉。如此有了公私分家,也可以说是汉唐联邦基本制度的一大进步。唯一不足的是古旻所占的份额太太,一人可是独占一半啊!
要知道,如果不是古旻一再“打压”下,古旻独占的份额绝对不止一半,有可能古旻一人占七成,总库府仅占三成。
凭心而论,汉唐联邦的一切都应该是古旻的,包括所有人的生命!
当是时,古旻所处世界绝大多数地方生活于原始蛮荒状态,按理说他们秉承的生活生产方式都是原始共产主义,由于这个世上很多大城已经出现了奴隶主,他们无情地压榨平民、贱民和奴隶的血汗,而这个世界好像有“文明”已经百万余年,私有制不能说没有产生。就以当初的巨木村来说,他们狩猎和采集时也不是把所有财物平分,狩猎时根据每个人的作用,最后分肉食和毛皮时也是有所区分的,至于采集,则完全不再充公分配,谁采集到的东西就是谁的。再说,巨木村甚至白鹤庄、蒙苛村等等的人,他们最初并不是这个大山里土生土长的人,他们都是不满大城城主或者一些贵族的欺压,拖家带口来到深山安家落户,他们对大城的奴隶制体制是深有体会的,若不是他们整日为了果腹努力,说不定他们早已产生了新的奴隶主了。
在这个世界,虽然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出现了奴隶主,但偌大天下,竟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王国,人类绝大多数生存条件极其低下,即便富足如汉唐联邦,目前主要食物仍然依靠狩猎采集。汉唐联邦所以如此,主要是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如果汉唐联邦人口不再增加,以汉唐联邦目前农田开垦和养殖业的状况,足以让汉唐联邦人衣食无忧,甚至还有部分食物盈余。有了食物的盈余,才能空闲出许多劳动力来从事其他劳动,比如工业生产,商业贸易甚至是娱乐活动。连饭都吃不饱,其他各产业不说是免谈,最起码很难形成一定规模,形成一个产业。
在此低下的生存环境中,规模创建了一系列生养制度,使得汉唐联邦几年内基本消除了挨饿现象,被饿冻而死的人几乎没有,汉唐联邦从此没有了贵族、平民、贱民、奴隶之分,人人地位平等,相当于古旻救了所有人的性命。
在原始共产主义生存状态下搞人人平等,难度不是很大,如今汉唐联邦的人主要还是山中原始蛮荒人,他们没有多少私有制观念,更没有多少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在面前的汉唐联邦搞民主、平等是没有多大阻力的。考虑到汉唐联邦不可能一直处于大山中,而汉唐联邦也不可能不再发展,如果以后兼并了大城,把那些奴隶主也弄到汉唐联邦来时,再搞什么平等和民主就比较困难了。不过,既然汉唐联邦目前已经有了数万人,而这数万人都在享受平等和民主,就算日后路城、宿月城等大城合并入汉唐联邦后,汉唐联邦已经粗具规模,他们不管有多大的谱,必须遵从汉唐联邦的制度和法律。
在面前的汉唐联邦,通过古旻一人创造了他们想象不到的财富,让他们把狩猎当成了副业,把采集当成了休闲,这是非常了不得的进步。通过古旻一个人,把一个只有二百人的小山村变成了大城,此时还要再建另外四个大城,而这四个大城又组成了一个联盟,称之为“汉唐联邦”。虽然他们都不知道“汉唐联邦”这四个完全是汉字发音的称谓是什么意思,但他们都知道这是古旻命名的,这四个怪异的发音,绝对是非同一般的、高深莫测的。因为在汉唐联邦,古旻就是这数万人心中的主人,是他们的神灵。神灵创造了汉唐联邦的一切,汉唐联邦的一切理应是这个主人或者神灵的。
古旻来到这个世界,面对如此低下原始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古旻即便是创造一个王国,自己成为这个王国的国王也未尝不可。可是,在古旻认识中,所有人都是平等,没有贵贱之分,这种认识已经深入他的骨子里,毕竟他来自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那里有着先进的文明和理念,古旻来到这里已经非常违心地把这个世界改变成了自己的王国了。
属于一个人的王国,是没有善终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把这个王国永远继承下去。如果把王国交给民众,作为王国的真正主人却置身事外,这样说不定可以让这个王国得以长生。这就像古旻前世的英国和日本,王室和天皇不怎么干涉政事,自己一家安安心心拿足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整日衣食无忧,不比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帝把所有的一切都看作自己一个人的,最终连本带利全部吐出去交给世人强?
在真宰大陆,虽然没有王国,却有两大神殿,下面是五大神宫,上百个门派,这两大神殿其实就相当于两个超级大国。所不同的是,由于修行到了两大神殿,他们基本上可以辟谷不食,食物和衣物对他们失去了作用,他们完全可以不用考虑吃什么、穿什么,因此他们也就主导了这个世界所有人不讲究吃和穿。既然吃和穿成了可有可无之事,也使得这个世界百万年来在吃穿领域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和发展。这很符合古旻前世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上德如风,下德如草,风行而草偃。”意思是处于上位的人的一言一行就像风一样,处于下位的人一言一行就像草一样,风怎么刮,草就怎么顺从就行。在前世的那个世界上,没有灵石供人修行,而那个世界上的人好像也不具备什么气脉,根本无法像这个世界上的人可以“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前世的人以满足口腹之欲为主,这个世界的人以修行为主,前世追求的是怎么吃得好穿得暖,这个世界上的人追求的是怎样提高修为。因此产生了分歧,导致两个世界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和文化。这在前世道德经上同样有句话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用后来科学家们的话来解释就是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活方式和性格,比如前世中国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南方人喜欢吃大米,那是因为北方适应种植小麦而南方适应种植大米。再比如前世中国北方人豪爽而南方人细致,那是因为北方人口相对南方要少一些,而耕地又比南方多得多,北方随便种些粮食就够吃了,而南方人仅有的土地出产的粮食必须精打细算,否则是要挨饿的,这便让两种性格因为地理环境而产生分歧。
古旻不知道这个世界的两大神殿实力究竟如何,可是仅凭兰玉门一个小门派便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兰玉门控制着方圆一百三四十平方公里的地域,相当于前世六分之一的中国。在这个兰玉门领内,兰玉门可以在这里予取予求,即便是贵为精英弟子,在兰玉门这个小王国内也如同蝼蚁草芥,更何况寻常凡人?
在兰玉门眼中,兰玉门领内寻常凡人或者说低修为的修行者甚至不能称之为生灵,在他们眼中,只有高修为者方能称之为人。兰玉门有弟子十万左右,而兰玉门所辖地域有人口一百多万,兰玉门创建六万年,六万年来,他们考虑的只是如何修行,哪里顾得领内这一百多万人的死活?
这便是这个世界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这个世界人的生存方式和性格,也是这个可以称之为宗门的世界。
在宗门世界里,宗门弟子贵为天神,寻常百姓贱如蝼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