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南麓到处都是山岭与矮丘,偶见山中小块平地,也是野树杂草丛生,荒无人烟。
卓轩对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两个月前就来此地仔细勘察过,数十天来脑中总回放着一副副地形图,将它们变成了难以忘却的记忆。
当初选出二十名营兵留在这里充当夜不收,他们没有辜负卓轩的期望,以少许干粮,更多是依靠狩猎,于野外生存至今,并及时发觉了鞑贼集结的迹象。
为了精确定位,近五千明军已在山中潜行两日,终于暗中咬住了目标,正向鞑贼的前队人马悄悄靠近。
两条南北向的平行峡谷,最近处仅相距三里远,有数条蜿蜒的山道将它们连通,在东边那条十分宽阔的峡谷中,两千余名鞑贼正向大明边境缓缓推进。
明军则在西边那天略显狭窄的峡谷里往北推进,他们每人携带两匹战马,一匹坐人,一匹驮载粮草。
正值夏末时节,山中野草遍地,明军携带的给养干粮居多,草料极少。
自正统三年以来,从未有任何一支明军敢涉足鞑靼、瓦剌人的地盘,所以,这里既是无人区,也是不设防区。
再往北行进一百余里,就能看见山间优良牧场,那里才是鞑子群居的地方。
晴空中突然飘来片片乌云,一时间电闪雷鸣,卓轩抬头看看天空,随即策马来回跑动,反复高声道:“火铳手、神枪兵快察验兵器、火药,全用油绢蒙住,万不可淋雨!”
神机手齐齐应了一声,分头忙活起来。
郭嫣策马奔至卓轩身边,顶着轰隆隆的雷声,几乎是吼着道:“卓轩,快命全军跨上东坡,隐入林间避雨!”
卓轩测测风向,“那地方去不得!王越,传令全军,紧贴西坡绝壁,排成三列避雨。”
“是!”
哒哒哒······王越一路疾驰,中气十足的喊叫声突破了雷暴织成的音障。
“快去西坡绝壁下,排成三列!快去······”
忽见一道刺目的炫光落在东坡上,紧接着“轰隆”一声巨响,众人移目望去,看见东坡上的一棵大树轰然倒下。
郭嫣惊楞半天,终于意识到雷神也比较喜欢高地,还比较喜欢大树,阴沉着脸埋怨道:“这鬼天气,害人不浅,就怕误了战机!”
“哗······”骤雨大作。
“无妨,鞑贼也是人,也要避雨。”卓轩策马靠近绝壁下,冲即将北去的郭嫣道:“你把吕良叫来,咱们合计合计!”
此时刮着西风,绝壁绵延数里长,其下堪堪可容纳五千余明军避雨,为谨慎起见,最外一列骑兵披上了用玉蓑草编成的雨衣。
郭嫣很快就叫来了吕良,二人淋了雨,样子有些狼狈,缓骑至绝壁下,郭嫣嘴上又开始抱怨起来:“这鬼天气,不知何时才能消停下来!”
“沉住气,不会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