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底收官和干事业的男人身边不能缺了女人
“广屯田,广通商,多开矿,勤备战!”这是赵竑制定的夯实新宋国力基础的十二字方针,通俗易懂,目标明确;但作为一个刚刚成立不久的国家,只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大半年来,他抓住蒙古人忙于内斗,无暇南顾,无暇打自己主意的难得时机,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对国家进行整体打造,也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模式定了调子。
对振兴经济方略中的通商环节,他尤为重视,投入心血最多;这倒不完全是他前世就是一个商人的缘故,而是新宋的经济基础实在太薄弱,地方小,人口少,物产单薄,必须与外部通商才能满足新朝需要,尤其是军备物质的需要。
也正因为如此,新宋的外贸生意将不可避免呈现出逆差,且这种逆差还会逐渐扩大。
好在初到山东时,他就非常有远见的以开金矿作为自己事业的起点;否则到了目前阶段,根本就没法玩下去的。
飞云岭那座金矿是朝廷财力的最大倚仗。
根据形势发展,赵竑将会把开矿人数从一千人扩充到三千人,月产黄金六千斤(不要以为六千斤金黄有很多,算体积也就0.2个方左右*南宋一斤约为600克,黄金这玩意儿不仅昂贵,且密度是铁的2.5倍左右)
以黄金作资本承包青州那两座铸造洪武通宝的铜矿,通过广修水库,道路,桥梁,改建各州县衙署,为官员兴修官邸等基础设施,将洪武通宝流入到百姓手中;甚至对一些贫困百姓直接发钱。
民间商人百姓与金国,东辽,蒙古,高丽,东真等国进行贸易,将洪武通宝流通出去;再以朝廷名义,用黄金或洪武通宝从上述国家购进红糖,铜矿,硝石,硫磺,木炭等战备物质;
如此,一条完整的商业链运转模式便构建起来了;这可比当初那条粮食三角链要高出不知几个档次。
按照赵竑的记忆,按三千人的产能,那座金矿还可开采两年左右,倒不是说两年后就成了废矿,而是一开始他就选择了含金量最高的地段进行开采。
两年后,耗人工不说,产量也会骤降,开采价值渐趋于无。
金矿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的。
同时,他还以黄金为诱饵,与伪宋的几名非法商人建立起一条海上走私渠道,其中有他最感兴趣的制作白砂糖的原料----红糖,还有棉花!
就是这么玩的!
随着洪武二年春节脚步的逐渐临近,新宋国力教之去年,已上了一个台阶;国库充裕,战备物质储备已初具规模,百姓安居乐业,民间商业活动渐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新建官方书院三座;大小官方学堂数十座,另有民间私塾百余座。
从南边来投的士人渐多,赵竑看得上眼的便直接给官做;其他的便安排到书院和学堂教书,或安排到军中任文职,但薪酬绝对会让他们满意;没法子,人家满怀诚意而来,总得把人家安置好对不。
至于来投奔的武人,或安排到军中,或进入武学任教。
转眼间,时间就到了洪武元年的腊月底。
这一日,开完本年度最后一次朝会后,赵竑便把一干肱骨之臣召集到御花园,摆上酒宴;君臣间把盏言欢,回味过去一年的成就,畅想美好未来。
也算是提前吃一场年饭。
“诸位,按官家的兴国思路,我朝已隐隐有百业兴旺之气象;我等为官家感到高兴,给新宋感到高兴啊!”
“是啊,若没有官家高屋建瓴的眼光,宏大周密的部属,我朝如何能有如此大的改观!这可才一年时间啊!”
“这只是其一,年初那场保国之战,大败宋军,开疆辟土,才是大手笔呢!”
“官家英明神武,文武双全,真乃旷世难遇之明君也!”
………
面对众臣发自内心的奉承赞颂之声,赵竑谦虚的笑道:“朕虽是个领头的,但没有诸位鼎立辅佐,国家断不可能有今日之良好势头!来,咱们君臣再喝一杯!”说着,端起了酒杯。
喝了酒,宫女们持着酒壶,绕着桌席给每个人斟酒;离赵竑坐得最近的王元春道:“官家啊,臣与几位同僚商议过了,鉴于我朝文风渐起,礼仪之风日兴。
是否来年,便可举行全国第一次科举考试了!
如此,既能为官家择选人才,也能激发百姓读书的热情,进一步促进文风之兴!”
“嗯,这是好事嘛,朕准了!”赵竑爽快的应道,又叮嘱道:“科举乃选拔人才之最重要途径,这第一回一定要办好,同时考虑到我朝目前读书人不是那么多,考题难度和阅卷分寸可以适当放松一点!
另外,昭告天下,我朝科举面向全天下士子,无论何国何族之人,只要精通汉语,熟读儒家精义,皆可前来应试,朕一律一视同仁!”
“官家此举高明,如此便可尽收天下英才于毂中也!”立刻有官员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