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苦着个脸成不,难看死了!”老友即将脱难,海山为他高兴,笑着安慰庆三爷道:“别看我现在烧得历害,这病啊,我知道,只要腹泻停了,尿量渐多,就是快好了,我这烧啊,是之前吐泻太过,残留于肠腔的内毒现在入血,烧个两、三天,就大好了。”
“哟,还嫌我难看了是不,那是,我怎么比得上一春妹子好看,你小子,行啊,病一回,艳福倒是不浅,有那么一个大美人,把你从监狱里捞出来不说,还服侍你这些天,哎,我是不是要改口叫弟妹了?”庆三爷挤眉挤眼的,戏谑道。
“别瞎说,被人听到,多不好意思!”海山说着,瞟了一眼关得好好的病房门,他不知道赵一春是不是就在门外。
“放心,我见她累得很,让她回客栈歇息去了,今儿,老子服侍你!要吃、要喝、还是要拉屎拉尿,都尽管说!”庆三边说边撸起袖子,倒了杯热水捧在手里吹着,发烧就是要多喝水。
海山假装嫌弃的瞥他一眼:“滚犊子,粗手粗脚的,谁要你服侍!”
庆三爷啧啧有声:“你瞧瞧、你瞧瞧!包子张嘴——露馅了不是!还说你不稀罕人家赵一春?连喝个水都挑人喂了是不?”
玩笑归玩笑,海山还真有要庆三爷帮他做的事:“三哥,我还真不用你服侍,我自己能行,你帮我跑一趟,把远儿接来吧,我的病到尾了,不会过人了,我想见远儿!亏得那小子,知道去找他以前偷听人家上课时认得的老师,他们找了记者,我上了报,才算渡了这个劫!”
庆三爷脸上的谑笑,倏的就收了,庆三爷过来时,海山还在昏睡,赵一春把事情的经过,都告诉了庆三爷,志远的事情,赵一春一直瞒着海山,现在,海山还在发高烧,赵一春让庆三爷也瞒着海山,志远的事,现在说,对病人,着实无益。
庆三爷一脸严肃,一口回绝:“不成,兄弟,你还是再忍两天,等病真的全好了,回家不就能见到远子了?孩子身子弱,万一被你传染上就不好了。”
“那我不和他说话,就让他在门口看看我,那小子,我知道,这些天没见我,肯定把他难受死了!”海山让步道。
庆三爷眼都不眨,一口回绝,“不成!”
海山看着庆三爷,突然神情就变得严肃起来。
海山毕竟已经到了大病之尾,虽然发着烧,却是得霍乱以来意识最清醒的时候,他回想了一下这些天,心里忽然就涌起了不好的感觉。
他有多少天没见过他的宝贝远儿了?
五天?七天?这不对!
就算是怕传染,赵一春不让孩子和他接触,孩子也会来看他,哪怕是远远的看他一眼。
孩子肯定出事了,海山的心一沉,霍的跳起身来,伸手揪着庆三爷的衣襟,盯着他的眼睛:“你说实话,远儿怎么了?他是不是也得了霍乱?”
“你……你先上床,至少先穿上鞋,地上冷!”
正争持间,房门开了,进来一个和尚,看他俩乌眼鸡似的大眼瞪小眼,揪在一起,忙关了门,惊讶的看着他们问:“你们这是干啥?”
这个和尚,是海山和庆三爷的老熟人了,原“三江好”绺子的军师,“三江好”被海山搅散伙之后,军师到离城五十里的白云寺出家当了一名和尚,法号虚云。
军师出家后,倒是常常去浑河堡看望海山和志远,有时甚至在杜家小住几日,在绺子当军师那会,他就对志远非常喜爱,几次笑问海山可不可以让志远和他认个干亲,海山却一直没松口。
“先生,大老远的,您怎么来了?”海山问,虽然军师已经出了家,海山仍沿用在绺子里对军师的称呼,叫他“先生”。
虚云和尚哭丧着个脸,满脸忧心的道:“因为玉觿暗淡,我为远子起了个卦,卦像凶险,怕远子有事,我就想着来看看你和远子,到了你家,才知道你出了这么大的事,是石头的爹,用马车送我过来的。”
海山死盯着虚云,那玉觿他见过,是一传世的古玉,军师如何得之不知道,军师因稀罕他家志远,说请了白云寺的住持,亲自为这玉觿加持,要将这玉觿给志远戴,但那玉觿精光内蕴,不懂玉的看了都知道那是好东西,太过贵重,海山以志远还太小,容易遗失为名,坚辞不受。
这玉觿却神奇,如虚云所说的那样和志远有感应一般,如果玉色暗淡了,志远准没好事,虚云就会跑五十里来海山家看志远,而每次志远不是摔了腿了就是生病了。
海山怒目圆睁,把庆三爷揪近身边,恶狠狠的喝问:“你说!远儿怎么了?他是不是也得了霍乱?”
庆三爷知道,不说实话不行了,只好叹口气,道:“他没得病,他……他为了救你,把自己……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