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啊,”小九故作无奈地说道,“官差不自由,端人家的碗得受人家的管啊!”
“那是,”兰玉龙笑道,“全靠你们几个给唐保长拉套哩!”
看到有一个老汉担着担子在叫卖荸荠,小九爱吃荸荠,就连忙走了过去。
王留宝从兰玉龙的身边走过,不经意地说道:“也不知道是咋回事,昨儿晚上又来了二十多个日本宪兵,他们就在保办公处住着,不知道又有啥事哩!”
兰玉龙听了一惊,心中暗想:“这马上就该过年了,这些龟孙又来这儿干啥呢?反正绝对不会有啥好事!”
他就笑着对王留宝说:“留宝,我到前面转转,你忙你的吧。过了年到我那儿喝酒啊!”
“中啊,玉龙哥,过了年我一定去你那儿坐坐。”
说着,王留宝就走了过去。
兰玉龙买了几张粉皮就回了家。回到家里,兰玉龙把大儿子叫到屋里跟他说了几句,大锁就急忙走了出去。
大锁从家里出来就径直去了北边的沙河大堤,他沿着大堤向东走了一会。等他来到村子东边,看看四周无人,他就下了河堤来到河边,踏冰去了沙河对岸。
阿坤在盘龙观当道士的时候,兰玉龙的老婆初一十五去观里进香,有时也会带上大锁,两个孩子就熟识了起来。大锁和阿坤的年龄相当,他时常去观里找他玩,两个人就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后来,阿坤也到过兰玉龙家几回。
两个人都渐渐长大,两个人交往的次数就少了许多。每年的收获季节,兰玉龙都会让大锁往观里送些粮食和瓜果。
那天夜里,,兰玉龙和大儿子往沙河北的大堤上送了几百斤玉米,聂长生、老李、老郑、小迟、小杨和阿坤在那里等着他们。
聂长生他们对兰玉龙父子表示了感谢,阿坤邀请大锁有空到他们的驻地去玩,聂长生也没有反对。送他们父子回去的路上,阿坤和大锁约定了时间。
两天后的一个早上,大锁悄悄来到沙河北岸。当他上了大堤来到那棵大槐树底下,看见阿坤和小迟在不远处等着他,大锁就和他俩一块去了他们的驻地。
来到游击队第三小分队的驻地,看到那几间低矮的茅草棚子和一间棚子里简陋的锅灶,大锁非常震惊。聂长生他们对大锁很热情,聂长生还向他询问了赵兰埠口的情况。
为了款待大锁,小迟和小杨特意去一个干涸的水塘里挖了半盆泥鳅。中午,老李蒸了半锅小米饭,在后锅用清水煮了半锅泥鳅汤。吃午饭的时候,大锁和几名游击队员围成一圈席地而坐,看到他们一边吃饭一边有说有笑,大锁很是羡慕。
大锁在第三小分队的驻地玩了一天。傍晚,他告别聂长生等人回家,阿坤、小迟和小杨把他送到沙河边。
回家以后,大锁向父亲说了那些游击队员生活条件的艰苦。几天后,大锁给他们送去几双布鞋和几斤粗盐。
后来天冷的时候,大锁又给游击队送去几件棉衣和几双棉鞋,大锁已经把游击队当成了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