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这本《拼音注解》,慕容浩然是越看越是一脸懵逼,其实里面的文字和所说的一些故事对于他来讲是很容易懂的,但里面那些相较于汉字,更像道士所画的符一般的文字却让他一头雾水。还有像是小蝌蚪一般的符号都是让他不知其解。
“这个小蝌蚪是什么?”慕容浩然指了指书上那个犹如小蝌蚪一般的符号,疑惑的看着李子勋。
“小蝌蚪?”李子勋也是一脸懵,一看才知道,慕容浩然说的是句子中的逗号。
李子勋笑了笑,“不知你对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作何解?”
慕容浩然不知道李子勋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但还是回答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句乃出自《论语·泰伯篇》之中,研其句读,可谓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耳。释其义,何晏《论语集释》之中,乃曰: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也。”然后顿了顿,继续道:“圣人之道深且远矣,人不易知。士大夫亦不可窥探一二,何况于民哉?是故,孔圣人认为,可以让百姓按照朝廷指引的道路走,并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何要这样走,唯有如此,百姓方才能为朝廷所用,无所背离。”
李子勋听完摇了摇头,“如你所解,百姓只能被引导,却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是按照这样来理解了,那不就成了愚民政策了么?孔夫子一贯主张“有教无类”,也就是说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孔子把一生中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说出这种话的人怎么会主张实行愚民政策呢?”
慕容浩然听完一脸的震惊,他之前也听过子勋关于“君子远庖厨”的另类见解,当时还能很快的接受,但此时却还是被他那异于常人的见解吓呆。
李子勋也没管慕容浩然的表情,继续道:“其实这都是统治者和文学流氓相互勾结的结果,故意曲解先贤的意思来达到自己控制百姓的目的,却被后来的人真理般的给奉行了下来。殊不知,开启民智比愚民更加利大于弊,不论是客观上对国家的发展而言,还是主观上的对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地位而言。”
“不知子勋有何见解?”,此时慕容浩然虽然还不能完全认同李子勋的看法,但还是想听听李子勋对于此句的见解。
李子勋也没什么顾忌,直言道:“孔夫子既然有教无类,那这句话所表达的定然就不是这种意思。为什么后人都会理解错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断句用的标点符号,导致记录的时候没有断句,后人不在现场,也很难知道孔圣人当时是如何断句的。于是就自己加以猜测,结果导致了断句的错误,从而就导致了释义出现了歧义,结果就同孔圣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差了十万八千里了。倘若从中见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此一来,就跟你的说法一样。可是结合分析了孔圣人的思想,可以确定孔夫子是不会表达这种意思的。但如果像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断句的话,此句的意思就变成了:百姓若是可以,就由着他,若是不可以,就让他知道自己哪里不可以。也就是说,当执政者认为老百姓的道德、行为符合“道”、“礼”的要求时,就随他去,不要过多管他;如果老百姓的道德、行为不符合“道”“礼”的要求,那就要告诉他,引导他,教育他,使他的道德、行为符合“道”、“礼”的要求。这样解释,就符合孔圣人一贯的主张了,也恰恰是儒家德化政治、顺民应天、开启民智思想的体现。所以,这样解释,才是孔圣人所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慕容浩然闻此,嘴里喃喃的叨念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知道并可以遵从道与礼,那就由着他,不要多管;百姓不知道遵从道和礼,那就让他知道什么是道和礼,让他遵守道和礼……所谓教化万民,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听完子勋的一番见解,颇有一种拨云见日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