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阵型形成了左守右攻的态势,将大西军整个半包围了起来。
“此战必须得胜利,走到了今天这一步,牺牲了不少啊。”望着前方齐整的军阵,张鼎愣愣的说道。
为了存活下去,张鼎可是干不少存有弊端的事儿,比如大规模征兵,也就是穷兵黩武。如今的大顺朝治下囊括了甘肃、陕西、山西平阳府、河南西部、湖广北部、四川北部,别看地盘大,但此时早已不是汉唐之时,天下的人口都在东部与南部集中,大顺军治下人口差不多只有一千五百万人左右,远逊于南明的人口,甚至连建奴治下百姓的数量都略有不如。
而这些人口差不多供养着四十万的主战兵马与至少十万的地方守备兵。
兵民比例达到了惊人的三十比一,更别说民兵的数量还未算进去。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比例,凤翔军毕竟不是游牧民、掠夺者,可以全民皆兵。
像现在这样多数量的士卒已经让整个大顺朝都有些紧绷了起来,很是疲惫。
若是岐国公不能及时得到四川留以喘息之机,那么在建奴与蒙古无穷尽的进攻之下,凤翔军必败无疑!
除此之外,他拔出的双刃剑还有放给武夫太多的权力,让那些边军大将手握重兵,甚至连地方的行政、财物权都归他们掌管,就好像牛成虎、左勋、韩文等人,他们就是一群土皇帝,割据的军阀。
别看他们此时忠心耿耿,但在今后张鼎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之后,那可就不好说了,起兵造反是很有可能的事儿。
想到这里,岐国公心中很有很大的压力。
他没有半点轻视眼前的大西军,准备全力以赴。
“国公,时候差不多了,风熄了。”就在这时,一旁的商季威突然走了过来禀报道。
原来,刚才刮的西南风有点大,若是此时进攻,那么必然会迎面吹上凤翔军,造成一些不利的因素。
此战可谓是十分关键,不容有失,故而岐国公便将师晏平叫了过来。
作为成都本地人,师晏平认为,一年大多数时候在成都府附基本上刮的是北风或者东北风,南风很是少见。
他建议不如先僵持,若是今天一整天都是南风,那么就等到第二天再进攻更保险一些,大战场上一些很小的因素都会成为决胜关键,岐国公不得不防。
所以张鼎为求稳定,采纳了师晏平的建议,命令传令兵到处通知各部阵营,暂且列阵等候,不得轻举妄动。
只不过,他本以为南风还要刮上个很久,却没想到一个多时辰后就逐渐弱了下来。
张鼎见状脸上一松,随即点了点头,一旁的传令兵见状赶忙向后奔去。
过了一会儿只听见‘轰轰轰’三声巨响,随着红衣大炮的声音响彻云霄,在方圆一百多里的战场之内,凤翔军军阵终于开始动了起来。
另一边,张献忠将中军大营安置在了凤凰山下,他等了大半天,一直都未等到凤翔军的动作,急的他抓耳挠腮,却又没有丝毫办法,兵力稍弱的大西军怎敢主动进攻?只能先被动防守,再抓住破绽防守反击,才有可能取胜。
如今凤翔军的军阵终于开始朝着大西军攻了过来,张献忠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两军交战,喊杀声动天地,最先交战的乃是两军的前阵兵马。
由尽忠营武大定与精武营孙守法率先朝着定北将军艾能奇夹击而去。
为求能够先发制人,孙守法与武大定两人一左一右,率先带着麾下千余重骑兵朝着大西军前阵中央的艾能奇杀了过来。
两人都是猛将,完全不惧怕挡在前面的大西军,在重骑兵的掩护下,很快就撞到了敌军的军阵之中。
要是换别的将领,面对着如此猛烈的冲撞估计早就暂避锋芒,躲到人群中去了。
然而孙守法与武大定两人面对的同样是大西军的猛将:艾能奇。
此人力大如牛,身材魁梧,手持一把铁质长殳,也就是长柄钝器,比铁棍要重,比狼牙棒要轻。
就算如此,普通人也拿不起这柄铁殳,只有艾能奇举重若轻,将此兵器玩出了花。
他眼看敌军两员大将这般嚣张,顿时怒不可遏,完全没有避开的意思。
也没有任由凤翔军撞进前阵的重步兵军阵之中,而是同样带着重骑兵冲杀了上去,来了个面对面交锋。
艾能奇甩着长殳故意朝着孙、武二人那里杀去,准备将这两个胆大包天的将领消灭掉。
在相交的一瞬间,三人便杀在了一起。与此同时,两军将士也都狠狠的相撞,速度都慢了下来。
“嗙-当”两声连续的撞击,艾能奇左右开弓,将武大定的马槊与孙守法的铁鞭都荡到了别处。
孙守法手持铁鞭,兵器有些短,他进攻了几次,都被艾能奇轻松挡住。
三人在一片空地之间交手,打得难解难分,两方将士都尽量不去打扰自己的主将,而是尽全力消灭眼前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