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城最近城门关了,不太好进。
荷珍也没想直接就把生意做上天去,凡事都得循序渐进,他们的糕在镇上卖得还算可以,不代表他们去城里头也能HOLD住大场面。
城里铺子多,城里人也特别会吃,光是糕点铺子,各条街上都有好几家。托了秦氏的福,荷珍几乎就把铺子里的各种糕饼全吃了一遍,坦白说,她捣鼓出来的桂花糕,除了便宜以外,还真没啥了不得的优势。
幸好崔家兄妹根本就还没想到这上头,他们还沉浸在靠自己的双手挣了钱的兴奋之中。
第二天继续出摊,这回他们多蒸了一屉糕,去了老地方。碰到了好几个前一天买了他们桂花糕的主顾,回头客还挺多,还拉了人过来。
把崔小丙激动得不行。
围着的人一多,就跟活广告似的,有些路过的看见了,也过来打听这是在干嘛。
有人就多嘴说了一句:“这几个娃子卖得桂花糕好吃。”
这年头可没现代那么变态,卖老年人保健品还要往人群里头安个托儿,跟着起哄。
围着的人说好吃,过来打听的听见了肯定得问了啊,那有多好吃?
“有多好吃?你看见他们边上摆着的那个盘子了吗?切了细条的桂花糕,可以拿了尝尝味儿,觉得中意就买,不中意就别买。”
味道是真不差的,又是头一回吃,吃到嘴里肯定就觉得比家里做得要好吃。一问价钱,也不贵,买回去哄哄孩子也成。比买那糖人划算,这东西哄孩子,孩子吃了还顶饿。硬了也不怕,烧饭蒸红薯的时候一道往锅上头一蒸,立马就软趴趴了,连家里老人也愿意吃上两口。
然后这五屉糕就很快卖出去了。
回去的路上,崔小丙有了新的烦恼:“我切糕老是切得不匀称,切小了只能做搭头给人家,切大了就得白赔给人家。我偷偷数了数,光是开始的时候,就被我切坏了十几块。这可都是铜钱哪!”
看不出这丫头还是做生意的料!才两天,就会查漏补缺了。
到了家里头,崔小丙就跟豆花联系上了,问他们家买了豆腐开始联系切豆腐练刀工。
她也不往黑心了想,什么反正现在生意好,我干脆把糕切薄点,慢慢越切越薄,这样才能挣更多的钱。她就想着,怎么切得大小一样了,小的可以不做搭头,大的不那么大一块儿。
这练习刀工的决心还挺大。
这么连着发愤图强了五天,桂花糕切出来还是大大小小,没见多大长进,米婆婆和崔小乙先受不了了。每天吃豆腐,今天切了小葱蒸着吃,明天炒着吃,大冷天连凉拌都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