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国一开始的进攻十分凌厉,因为李茂贞派出了大将刘知俊。
刘知俊这个人之前在朱温那里都算得上是顶尖战力,对付低层级的蜀兵还是手到擒来的。
蜀军王宗侃、王宗贺、唐道袭、王宗绍四员大将聚集重兵在青泥岭阻击刘知俊,竟然被对方打得大败。
蜀兵四散奔逃,马步使王宗浩溺死在江中,大将唐道袭逃奔兴元,士兵死者不计其数。
刘知俊乘胜追击,又败蜀军军都指挥使王宗绾,随后兵锋直指兴元。
蜀将魂飞魄丧,聚集在一起商议放弃兴元,退往蜀地。
此时,大将唐道袭力排众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兴元是军事重镇,此地一失,安远军(蜀国下辖藩镇之一)就完了,要退你们退,我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这里!”
有人表态,别人也就不好再说别的了,毕竟大家都是武将,露怯太狠了容易遭人鄙视,以后就不用做人了。
既然都不走,那就打吧。
此时,王建又派了两个干儿子带了大军来救兴元。唐道袭与其汇合,两路大军合作一路,占据地利猛击岐军,在明珠曲大败对方,扳回一局。
次日,双方战于於凫口,岐军又败。
接下来王建亲自挂帅北伐,拥军十二万,各路义子大显威风,轮番揪住岐军一顿猛揍,稀里哗啦把对方赶了出去,彻底扬眉吐气了一把。
在这系列战争中,唐道袭无疑是最露脸的一个,他在最后的斜谷之战中击败岐军,并随后以兴元节度使的身份戍守边界,多次击退了李茂贞的进攻。
也正是这个唐道袭引发了蜀国朝堂的系列争端,这一个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接连斗败了蜀国三个响当当的大人物。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蜀国的小朝廷就是一个标准的、鱼龙混杂的江湖。
想要认识这个江湖就必须先认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蜀国江湖的湖主,王建。
想要认识王建,就必须把时间倒回去,好好地研究一个人的死,死的这个人是王宗涤。
王宗涤是蜀国第一大将,他是被人害死的,害死他的人就是王建。
王建为什么要杀他呢——功高震主。
王宗涤本名华洪,是个有勇有谋、宽仁待下的人,蜀国江山一多半都是他帮着王建打下来的。
这个人战功卓着,群众基础又好,简直是无可挑剔的完人。
完人很危险,所以王建就开始防着人家了。一直防着又比较累,所以说还是把问题一次性解决掉的好,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人给杀掉。
当时王建给自己建了一座新家,取名为“画红楼”,名字高端大气又喜气洋洋,不错。
但是这个名字叫得久了,出了问题。
“画红”与“华洪”谐音,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王宗涤要入主这处宅院吗。
入住这个院子也没啥大不了的,但是现在这个院子的主人是王建,王宗涤搬进来,王建就要搬出去,这不就预示着王宗涤要喧宾夺主,想要造反吗?
拿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是个狗屁逻辑。但这个狗屁逻辑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却是再正常不过的逻辑。
既然逻辑这么正常,那王宗涤这个人就不得不防了。
这时候王建另外的一些以王宗佶为首的干儿子又来说王宗涤的坏话。
这也正常,谁让你王宗涤这么能打呢,谁让你这么让人眼红呢,别人眼红是你的错,你要负责。
王建本来就有疑心,现在又有这么多人来嚼舌根,当即下令把身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的王宗涤召到成都。
让他到成都来干啥?说明问题。
人家王宗涤根本就没问题,让他说明啥。
你有没有问题不重要,我们都认为你有问题,你就必须说明问题,而且越是不说,越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