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之前应该是有墙的,只不过被破坏了。
被谁破坏的?后唐大军。
之所以要破坏,是因为四川这个地方易守难攻,不好打,前段时间还闹过大范围的匪患,时局不稳,还是把城池给推了比较保险,这样剿匪就便宜了。
这样一来可就苦了康延孝,最后只能立木为栅,充做城墙。
这样的汉州城,也就跟一个大军营差不多,什么攻城梯啦、擂木炮石啦,全都用不着,直接进攻就行了。
就这,任圜还嫌费事,直接放了一把火,把对方的“城墙”给烧了个精光。
好嘛,城都没了,也就不用守了,康延孝硬着头皮提兵出战,双方战于金雁桥。
康延孝兵败,只带了十余骑逃奔绵竹。
任圜派兵紧追不放,还真追上了,擒了回来。
至此,康延孝的造反工作落下帷幕。
孟知祥有点不好意思,到头来自己算是白忙活了一场,防御工事没用上,派出的大军也没赶到,康延孝已经败了。
没办法,谁让对方这么不经打呢。
其实这也不能怪康延孝,人家打四川的时候那是猛得不要不要的,之所以现在这么窝囊,一方面是因为轻敌,再有就是叛军的心里压力在作怪了。
纵观历史长河,但凡叛变的部队,在叛之前都很能打,要不然也不敢叛。
但是叛了之后瞬间就不能打了,为啥?
因为气势没了,无论他们嚷嚷的有多么凶,那都是表面现象,内心里其实已经惴惴不安了,毕竟跟自己的老板开战,心理上要先过关,这一关不过,必败无疑。
将领心理素质强大,好过关,士兵呢?
所以说叛乱后的第一仗很重要,这一仗如果赢了,叛军就开始穷凶极恶嗷嗷叫了,因为心理上的畏惧没有了,那就要无法无天了。
反之,第一仗如果败了,叛乱成功的可能也就微乎其微了。
康延孝主要就是败在这一点上。
现在叛乱已平,孟知祥亲自到汉州来劳军。
劳军完了就要把将领们聚到一块儿喝酒吃肉,比赛吹牛。
吹着吹着大家还觉得不尽兴,想要一起观摩观摩康延孝。
现在康延孝已经被关在槛车里了,大家就把槛车一起推到了坐席当中,一边看,一边聊。
毕竟大家前段时间攻打四川的时候还一起战斗过,现在竟然闹到这个地步,都有点唏嘘。
孟知祥倒了一大杯酒,走上前喂康延孝喝了,然后问了一句话。
现在看来这句话有很大的奚落成分在里面,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先生你已经身在高位了,又有平蜀之功,何愁没有荣华富贵,为什么非要到槛车里去呢?”
康延孝回答的很实在:
“若论功大,郭侍中(郭崇韬)当排第一,兵不血刃取了两川,然而旦夕之间却无罪遭诛。他老人家尚且如此,我更死无葬身之地了,所以不敢回朝。”
这是实话,有时候官逼民反,皇帝又何尝不会逼下属造反呢。道理是一样的。
酒席结束,孟知祥回成都接着加班加点剿盗匪、谋发展,在其精心治理下,西川之地逐渐恢复了生机。
这是孟知祥。
当时同样在酒席中落座的李继岌却显得魂不守舍,落落寡欢,因为他心里有事。
在四川康延孝造反的同时,后唐的魏博军镇也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而且愈演愈烈,发出了埋葬李存勖政权的最后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