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忘了二人的手指仍相握于一处,那人小心翼翼地护于她身侧,直至桥下,亦未曾有分离之势。
如傅鸿禧所言,桥畔的一处合欢树下委实有一处扎棚,案上碗碟整齐,未等走近,便可闻一股清淡的荔枝蜜与桂香徐徐缠绕口鼻。
如今尚未至金桂遍地的时节,忽从此处闻得桂香,她不由得挑眉。等走近时瞧见碗中之物,讶然道,“这灌藕,倒是江南一带的小食。“
那摊主闻言忙笑,面容身形虽粗犷似壮汉,然而语意温如书生,别有不同,“贵人所言极是。小人乡井扬州,这灌藕与荔枝冻是正宗的手艺,贵人只管尝,必定叫您喜欢。“
他倒眼尖,俯首笑谈时发觉二人手指握于一处,当即笑弯了眉,满面含春,“今日可是巧夕,这等好日子,二位贵人不妨一试?“
略垂眸,见她眼睑深垂,知她是面薄所致,他忙松手虚挡于前,温言道,“那便劳烦您,重新做一份儿了。“
“贵人赏脸是小人之幸,您此言折煞小人了。“看他摞下的银块儿分量应不小,那摊主大喜,忙为二人看座,奉上才熬好的荔枝蜜水,躲至一旁。
凉意入喉,她不由得点头。似这等江南小食京中素来不少,每至这时日,便是府中的大厨房亦会拿鲜果熬些甜汤,搀着碎冰下食消暑。只可惜京城偏北,荔枝又生于闽州一带,每年这时节东南藩王虽皆会派人快马加鞭地往京中供奉,然路经万里,多日暴晒雨淋,未等至京城,便有大半毁于路上。便是存至宫中,也再无口感,大多干涩难咽。更不提寻常官船所运,等至府中,大多成了满箱的空壳,只看观不可代尝。
如今这一份儿甜汤却是犹如用才从闽州运来的鲜果酿就,入口即溶、唇齿留香,正是难得地佳品。
她忙问道,“荔枝一物本是闽州所产,能运至京中,然大多干涩,不好入口。却不知这一碗是如何熬成,倒是鲜嫩。“
每处摊子各有看家绝活,不便露于外人面前。她这一问颇有偷师之嫌,然那摊主闻言非但不避,似乎极欢喜有人追问,洋洋得意道,“贵人有所不知,您所尝的这碗甜汤可并非拿现成儿的荔枝熬的,这是旧岁剩余的残物,熬成的蜜冻,如今您才能用上。“
『注一:出自·宋·赵师侠·《鹧鸪天·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