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远在新州的刺史府内,几个小家伙围在一张桌子周围,按捺住心中的兴奋,观察着面前的玻璃罩子。
琉璃张对于玻璃的生产技术,已经炉火纯青。
只要是赵玗能想到的器具,他都能制造出来。
赵玗想不到的器具,琉璃张也能发明出几样出来,就连赵玗都直呼精妙。
在他们面前的玻璃罩子,其实就是六块玻璃板,用泥把接缝糊了起来。
侧面还用玻璃留了一个小门,可以从玻璃框内取放物品,用来做试验用。
为首的家伙叫窦侃,是窦燕山的三儿子。
剩下的几个,都是赵玗在幽州城里收养的孤儿,还有后面陆陆续续加入进来的人,有山寨的子弟,有安居在河滩的寡妇的孩子。
现在是赵玗手下的首席化学家。
十几岁的少年,正是好奇心爆棚的年纪。
窦侃从一拿到化学教材,兴奋地看了三天三夜没合眼。
到后面,实在是道理太过高深,窦侃想不明白。
赵玗已经去了契丹国,身边也没人可以请教。
王朴和室昉虽然是大才,但是他们的化学知识匮乏,还不如自学成才的窦侃。
到最后,窦侃用脑过度,累晕了过去。
这才算是睡着了,一口气睡了一天半才醒过来。
大哥窦仪怕把他身体给累坏了,把他的化学书拿走,每天限定只能看四个时辰。
窦侃这才算是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
他们这次做的试验,就是一氧化碳的制备。
生产一氧化碳的办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用碳做原料。
红热的碳,和二氧化碳反应,可以生产一氧化碳。
碳在不充分的氧气中燃烧,也可以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窦侃根据这个理论,设计了一个实验。
在玻璃罩子里面,放了一块红热的碳,可一支蜡烛。
旁边还有一个笼子,里面有一只小老鼠。
在玻璃罩子的最下面,还有一层半寸厚的水。
拿小白鼠做生命实验,也是赵玗提出的理念,比萨满文明多了。
等了一会,蜡烛熄灭了,小老鼠也慢慢地蔫了下来,一动不动。
窦侃在本子上赶紧记录:“与窒息反应不同,小老鼠没有反抗,更像是中毒。”
蜡烛灭了,碳块却依然红热。
又过了一会,碳块终于也暗了下来。
然后窦侃轻轻地在玻璃罩子上开了一个小口,用一个小火把凑了过去。
移开火把之后,小口子上窜起了火苗。
“成了!太神奇了,全都应验!”
窦侃非常兴奋。
这个试验是他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赵玗编写的化学书中理论。
没想到全都应验。
里面的气体能燃烧,说明真的有一氧化碳存在。
众人正在兴奋的劲头上。
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