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看看王朴写的是什么内容,结果过去的时候,人家已经写完了。
只见王朴把信装到信封里面,在封面写了三个字:检举信。
“检举信?”杜陶问道:“王理政这是要检举谁?”
大家感觉很莫名其妙。
在威塞军,你王朴自称老二,没人敢称老大。李兴虽然是名义上的一把手,可实际上,所有政令均出自王朴。
你当一把手的,写检举信,难不成你要检举自己不成?
王朴诡秘地一笑,说道:“谁说是我写的检举信?这是本官刚刚收到的检举信。该怎么处理,大家商量个章程吧。”
室昉两眼一亮,问道:“王理政可是要行赵广汉旧事?”
王朴赞许地点了点头:“正是。”
话说西汉年间,有位叫赵广汉的去颖川郡做官,遇到了大难题。
颖川郡地方豪族势力很大,又互相联姻,盘根错节勾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架空官府。俨然成了当地的土皇帝,当地官员甚至都要依附于他们。
而帮助赵广汉打开局面的,就是一个小小的竹筒。
赵广汉上任以后,经过充分调查,设计出了检举信的办法,用来破除当地的势力。
他把许多竹筒放在咱衙门口,谁都可以拿走竹筒,把自己的检举信放在竹筒里面,然后再悄悄扔到门口的箱子里。
官吏定期查看箱子里的检举信,一经查实,立马严惩不贷。
而对于举报者的姓名,赵广汉却故意说得很模糊。
只说某王姓公子,或者某乡一位士绅举报。
高明就高明在这个地方。
越是隐晦的信息,越容易引起他人的猜忌。
赵广汉故意不说明检举者,却又透露出一丝丝的线索,立马引起被检举者的疑心。
就像郑人疑邻的故事一样,他们看谁都可以。
于是检举成风的同时,猜忌之风也大盛起来。
再牢固的联盟也经不起互相猜忌。看似固若金汤的利益共同体,就这么自行土崩瓦解。
王朴做得更绝。
赵广汉好歹还落实一下,确实有罪的人才会惩罚。
王朴直接伪造了一封检举信。
或许这就是降维打击吧,都不用我出手,只要我看你一眼,你就得死。
当然,王朴也不是全无证据。
本着谁犯罪,谁受益的原则,官吏死在谁的地里,谁的嫌疑最大。
或许那个地主有些冤枉,那也只能先抓起来再说。
出乎大家预料的是,效果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