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昆跑上堂:“杜公,小民阿昆,是个本分的农民。前几天我把家里省吃俭用,从牙缝里存下来的余粮卖了,换了两匹布,本打算给孩儿们做身新衣服过年穿。”
阿昆买好布准备回家,路上遇到了邻居李不凡,二人随口攀谈几句。
李不凡借口想看看阿昆的布,阿昆没多想就给了李不凡。
可谁知李不凡拿了布转身就走,丝毫没有归还的打算。
阿昆急了:“你怎么拿我的布,快还我!”
可李不凡理直气壮地说:“哪有你的布?这两匹布是我的。”
二人闹到茶堂,阿昆反被王掌柜训了一顿:“似你这穷酸鬼就只配穿得起粗麻,哪里来的细布?这分明就是李员外的。”
于是,两匹布就这么落到了李不凡的手里。
阿昆回到家气愤不已,可是求告无门,哪有人会替小人物伸冤呢?
今天杜书贤来了,阿昆听说杜书贤是穷人出身,更听说了王掌柜被拿下的消息,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过来碰碰运气。
阿昆刚刚描述完案情,人群中立刻站出来了另一个人:“杜公不要被他蒙蔽了,他说得不对!此人是个无赖,为了赖我的布整天缠着我,让我无法做生意,现有诉状呈上。”
杜书贤一听,心中疑惑:“哟,这是个硬茬,居然还准备了诉状?”
转念一想,案情分析不能只听一面之词,于是说:“将诉状呈上来。”
拿过诉状,杜书贤当场就感受到了这个人的分量:诉状很显然是出自一个经验老道的讼师,通篇文字规范整齐,读起来一气呵成,陈述案情所用的字句都非常老辣。
阿昆急得都快哭了:“这个李员外不是人,他骗了我,求杜公做主。”
文书吏走上来:“杜公,按照规矩,有诉状的应该先受理。”
杜书贤于是问:“阿昆,你会写字吗?”
阿昆抹抹眼角,哽咽着说:“念过几天书,稍稍会写几个字,但是不成文章。”
杜书贤点头:“把笔墨送下去,让他自己写一份诉状。”
文书吏无奈,只能将笔墨送下去,阿昆就这么趴在地上,歪歪扭扭地写了一篇诉状。
把诉状递上去,文书吏直摇头:“杜公,此诉状不可采纳,其所用格式完全不对,案情陈述中更是有许多涂改、错字,应当打回。”
杜书贤看了一眼文书吏:“你在教我做事?”
文书吏连忙缩回半步:“不敢,只是按照惯例……”
杜书贤打断道:“今天没有惯例,今天我办案的方式就是你们今后的惯例。”
他站起来,用慷慨激昂的声音让所有围观群众都能听到:“百姓家懂什么诉讼?这些所谓诉状格式纯粹是你们为官者贪图方便,故意设置的门槛。这只会增加穷苦百姓维权的困难,让坏人更加有底气逍遥法外!”
说完,杜书贤坐下,拿起了阿昆的诉状仔细研读起来。
外行自己写的诉状阅读起来确实有困难,但是案件的经过还是已经讲清楚了。
看罢,杜书贤说:“就照此诉状来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