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造纸术有了一定的技术上的突破,发明了高端产品竹纸但由于制造成本过高产量小,且还未点亮印刷术,故主要的书籍行文皆用竹简载之。
而低端的蔡伦纸因为其制造工艺的限制,表面粗糙不易书写,成本低廉故一般是包装用纸。在牛家村的制盐坊中,用于简单过滤的便是蔡伦纸。
李成义将头藏在高高叠起竹简中,如同即将参加现代高考一般,正思考着下一步点亮哪个科技分支时,突然听到“咚咚”敲桌子。
他抬头看去,便见到赵学士正站在案前,笑嘻嘻地看着自己。
赵学士,据说祖上几代都是大儒,学问渊博,年纪轻轻便是崇文馆的学士,相当于现代的大学导师级别。
“不知恒王殿下低头有何所悟,或是又有新的诗句?”
尼玛,这真是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啊,这太子哥哥嘴也太快了些。其实这也怨不得太子李成器,只是李成义之前纨绔之名太盛,如无突出表现这些崇文馆的大儒岂能轻易答应。
“好吧,就当是入学考试了”李成义心中拿定注意,起身开口道:“赵学士,本王方才见几位幼年弟弟认字识字甚是辛苦,就思虑着有可办法可以帮助他们认字”。
“殿下这可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启蒙读物,如是殿下创立新法,那定能被后世子孙传颂。这样吾去请太子,还有崇文馆的大儒一同前来见证,请恒王殿下稍后”
李成义见匆匆夺门而去教舍的赵学士,心中暗骂“老子招你了吗?要这样捧杀,文人杀人果然是不见血啊”。见一旁的李重茂一幅老生在在的样子,李成义便问道:“重茂弟,那赵学士和我有仇吗?”
李重茂犹豫了下,轻轻点下头。
“为何?”
但李重茂并未出言,贼兮兮笑看着李成义。
“一百贯!”
经过了大半日的学习,李成义算是明白这金钱开道在这些皇子皇孙是无往不利的。没办法现在多了一个姓武的来抢饭吃,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事情是这样的:日前赵学士作了一首新诗正在崇文馆诸多大儒前传阅点评,心中期待享受大儒们的点赞。可是太子突然归来,将一篇新作传阅,受到大儒连连点赞称好,将赵学士那篇比了下去。后太子又告知此文乃是恒王李成义所作,故而赵学士的一刻玻璃心如同被一粒河边小石子击碎一般,虽李成义是纨绔但奈何是恒王殿下,心中怨恨无处宣泄。
今日见李成义口出狂言,要革新启蒙之法,心中大喜便是要报那一文之仇。
这时李隆基走了过来,向前面围着的不少人处努了努嘴又悄悄说道:“二哥,那便开盘口了,你有没有把握的?”
此刻的李成义也是见怪不怪了,轻描淡写地问道:“赔率如何”
“赌你赢的一赔十,赌你输的一赔一”
这被人看不起的滋味不好受啊!
李成义心中有些郁闷了,看那几个宗室心灾乐祸的样子,便大步走了过去笑着说道:“我赌我自己赢,一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