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二人聊了多久,等夏小双回过神来,徐姐已经站起来跟林小建挥手道别。
上车后,徐姐忍不住对着夏小双说:“你这个老乡真挺优秀的,摆个摊,都琢磨那么多大道理,以后肯定有出息。”
徐姐自己其实就是半桶水,要不然不会仅仅是家奶茶店的店长了,这些商业思考都是参加地区培训时听来的。不过她虽然对这方面不熟悉,但身处全国知名的连锁餐饮店当中,见多了优秀人才,知道他们身上有哪些特质。
有些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不是池中之物。
“我先问问表妹有没有这个意向,如果她有的话,我可真推荐给她了,到时候你别怪我胳膊肘往外拐哦!”
把夏小双送到家,分别的时候,徐姐半真半假的说。
从这句话里,能听出她刚才是开玩笑的,现在才是真的有了想法。
“你推荐呗。”
“我还能拦着他不让相亲不成。”
夏小双看着手上的手机,嘟着嘴,别过头,满不在乎的说。
……
卢镇长今天的心情不太好,他刚刚代表北山去领了个省级奔小康奖,但这个奖跟他没什么关系,主要政绩都是前任领导流下来的。
今天的他就是个工具人,对着镜头照本宣科大谈发展,可这些蓝图都是别人画的,要抓紧时间做出自己的政绩才行,年龄不等人啊。
政绩这玩意跟种地很像,要有种子,还要有阳光、浇水、肥料等各种条件,日复一日的耕耘坚守。但再精心照料,也不一定能收获,可能刚开花的时候就来一阵狂风暴雨给摧残没了。
“东桥镇的那个家伙运气真好,白捡一个小康奖。”
卢镇长想到今天领奖的一个邻市镇长,他们镇有个发展了十年的集市,去年全城搞文明城市建设给强行拆除了。年初国家提倡地摊经济,他立马做主把这些摊主全喊回来,还出动城管一家家打电话去联络,如此“惠民”举措立马上了新闻采访,顿时声望大增,引起省里注意。
那个集市总共有100多家摊,北山夜市现在20多家,努努力,达到人家一半问题不大。毕竟北山是白手起家,跟人十年积累没法比。
“太慢了啊,这都两三个月了,怎么还就这么几家摊?”
“都不要摊位费,不要水电卫生费了,还不来摆摊,这些摊主到底在想什么?”
“北山夜市人气还是不行啊。”
卢镇长打开地图,看了下周边的地理环境,除了工厂,就是稀疏的村落,人烟稀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既然这片区域被划定成工业区,以前肯定都是荒地和农田。要是人口稠密的话,拆迁补偿不是一笔小数字。
“对了,这几个村的集市在什么地方?”
卢镇长猛然想到,在农村什么活动最热闹?毫无疑问就是赶集了。
这种传统风俗在风县县城和郊区早已经荡然无存,被市场给彻底淘汰了,但在农村还保留一些火种。
北山镇在风县算是正宗的乡下,大部分都是农业人口。许多村里面除了一两个小卖部之外,再没有别的商店,想采购小百货都得到镇上。
但是很多腿脚不便也不会开车的老年人不方便去镇上,集市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不出远门就能购物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