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跃热情的介绍完,却见双方没有相互客套,而是凝视了一眼便默不作声,氛围不对,他愣住了。
他生活中并不是那种热心的人,只是今天刚巧碰上了才顺便介绍下,给两人牵个线,没料到牵了一段尴尬。
“刚才不认识,现在认识了。”
“这位老板家的鱼可能比较珍贵吧,摸都摸不得,不是我一个路边摊买的起的。”
林小建拍了拍手,面对阿跃好奇的目光,语气冷漠的说道。
他的话里带着几分不满,任谁被人看不起心里都不会舒服。
以他的脾气,被人瞧不起不至于斤斤计较。但阿跃老板亦敌亦友,林小建不愿意在他面前堕了自己的面子。
两家都是爱马仕级别的摊子,不说东风压倒西风,平起平坐不过分吧。
“老刘,怎么回事?”
阿跃忍不住问道,他对食材很挑剔,北山菜市场和周围集市上的摊贩基本都光顾过,谁的质量好,谁的价格便宜,心里门清。
这位刘老板的水产品都是半夜到码头跟刚靠岸的渔船整筐整筐买的,绝对新鲜,价格也不贵,就是大小不均匀要自己挑,能不能挑到好的海鲜要靠自己眼光。
他的生意做的不小,每天进的几百斤海鲜都会卖光一点不剩,只干农历逢三六九五十的日子,在集市圈上算是小有名气。
“没事儿,就是让他别乱摸呗,一个外路小屁孩,懂什么海鲜,麻辣烫也用的着海鲜?”
如果是没人的时候,刘老板不会在乎低头认个错这点小事,做生意不能跟顾客较劲。可现在边上好几个熟识的大妈都在帮他说话呢,怂恿着,把他架在火上烤,一时半会儿下不来,不由得强撑着说道。
“这,话也不能这么说啊!”
阿跃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但开门做生意,哪有说顾客不是的,何况自己跟小林老板某种程度上算是同事,说摆摊的不懂海鲜,岂不是把自己也骂进去了?
“卖麻辣烫就不能懂海鲜?”
林小建都已经回头迈出脚步了,听到刘老板的吐槽,猛的回过头来,盯着他一字一句的问道。
“合着就你们风县人会吃海鲜,别的地方都不会吃了?世界上那么多五星级饭店,做海鲜是不是只能请风县人?”
他身为外地人,工作中难免碰到一些本地人搞地域歧视,心里早就积累着不满。以前是没能力没脾气跟人较劲,有了底气之后,心态逐渐有所改变。
麻辣烫就不配买海鲜?这是职业歧视?
“这,当然也不是这样……”
刘老板话刚说完,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有些政治不正确的话你私下里说说没事,说出去就是你的不对。北山大道上工厂鳞次栉比,外来务工人员比本地人还多,很多饭馆都是做外地人生意的。
大多数外地人确实不如本地人会吃海鲜,但那么多工厂,总能培养出一些机修、车间主任等高收入外地人。甚至不少外地人在风县白手起家,从一穷二白的学徒干起干成了身价几千万的老板,完成阶级上升,这些人吃起海鲜来不比本地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