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相比之下,一腔热血的童斌,想的反而没有林小建深入。听到这两个数字,眼前一亮,连忙追问:“你的意思是,每单提成5%,不足2元按2元算?”
这个比例,是林小建参考了外卖平台的比例得出的。不给钱肯定不现实,自从当起老板,他满脑子就是市场经济,再没说过“免费光荣”“不吃白不吃”这样小白的话。
2元一单,他觉得还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总比丢掉这单生意好。对骑手来说如果顾客也出点钱,一次性送五六单,应该能赚到钱。毕竟工厂打工都15元一小时了,网上都说送外**打工赚的多,时薪怎么也得25以上吧。
不过林小建看过很多分析外卖骑手收入状况的文章,都说别看抽成比例这么高,外卖公司其实不挣钱,一直亏钱,赚的钱都补贴骑手了。
文章中大量引用了美团这个港股上市公司的财报,看上去公司两头收钱特别强势,躺着就能挣钱,然而每单外卖的净利润就两三毛钱,相比它那么庞大的结构,海量的数据运算,这个利润不算多。
甚至与美团抗衡的外卖行业老二,每单目前的利润还是亏损的,盈利遥遥无期。
具体算法和商业逻辑这些他不清楚,反正知道当前情况和未来趋势就是了。外卖看起来很简单,但想把规模做大很难,是很高科技的一个行业。
“是啊,这个价格还能承受,美团的配送费太贵了。”
只可惜即便价格如此之高,美团也不愿意来北山镇发展,配送范围只限县城二环以内。说白了就是乡下外卖太少,不赚钱,养不起那么多骑手。
商家们抱怨归抱怨,要是有外卖平台入驻,他们肯定愿意。每天能送几单是几单,总比没有的赚好。
听到小林老板挺理解并支持外卖,童斌原本只有两成的信心瞬间提高到了五成。
说实话,一单外卖三四块根本赚不到什么钱,除此之外,他还想借此了解其中的商业逻辑。
毕竟童斌学的是营销专业,搞这个也算是学以致用了。他经常在公众号上看到软文说某全职太太、某大学生做微商月入多少万云云,自己没相关渠道,又不想去做下家接盘,正好昨天同村的发小也跟他聊到说暑假找不到理想兼职的事情,才有这个念头。
最近网上还流行起了直播带货,电商平台某些头部主播,购物节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去几个亿的货。不过这行业得有渠道基础,或者加盟机构,北山这边都是轻工业,他觉得没有适合搞直播的产品。
“我现在有两个人,都是北山村本地的,可以接方圆两公里内的订单。计划是先从北山夜市上的商家开始,你们把菜单和价目表给我,汇总成一张大图,顾客直接照着菜单点,不做APP。”
“顾客先把钱转给我,我再转给你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绝不压款。你们给我们每单2元-5%的配送费就行了,小林老板觉得可行不?”
听完这个满脸稚气的眼镜男孩的创意,林小建眼前一亮,端过两张椅子,招呼他坐下来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