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那喜欢琢磨的,自己买回去,再一转手,就翻了倍。
拿着王府的钱充实自己的腰包,这种人永远都不少,所以她说了,只要发现,就得赔偿店里的损失,如果你有那个本事忙天过海,就算你本事大。
而且买冰是有份额的,根据身份不同,略有差别,实在有困难可以提出来,确实是这样,会放宽一些。
同时又给他们提了月银,在店铺买东西都根据情况给折扣,自然没人敢去边缘踩线,想要底下的人不贪,只能是高薪养着。
否则自己日子都过的穷巴巴的,哪一个都喜欢动心思,高薪养廉在哪里都行得通,就看你有没有那么多钱去做。
而且每一个店铺,赵芙苗都配备了一个账房先生,账房先生全权管着店里的帐,他有权、利批准采买的费用,却不能自己去拿钱,必须要经过副掌柜的核实,然后签字画押,再通知掌柜的,三个人一起去开库房。
领完费用,单子要留下来,每个月统计核实,看有没有出漏子。
管理层,自然是店铺管得好有奖金,生意好则分情况增加,若是亏损或是收支平衡,王府那边就要派人来查实,没问题就不需要扣钱,有问题那就不好意思了。
再一个,王府的监督组每个季度都要去店里核实账本,时间不定,随时可以抽查,可能今天查完你的店铺,过两日又来了。
虽然这样不能完全避免所有的问题,但是赵芙苗只能说,尽自己的力量,保持最大的干净,人心总是易变的,没有谁能绝对保证自己面对那么多钱财不动心。
如果不动心,大部分人只不过是因为钱不够多而已,只要钱够多,底线则会一低再低。
有些事情总得有个约束才好,否则不就乱套了。
她可不想自己管着到最后,一个庄子、铺子年年亏损,那些掌柜和管事在自己的地盘上,就是他最大,跟个土皇帝一样,自己这个主子被糊弄得跟个瞎子一样。
同样的,赵芙苗接手王府之后,趁着元修出门的机会,被女先生狠狠的摧、残了半个月,顿时磨刀霍霍,开始大刀阔斧的改、制、度,整个王府都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如今王府里的账本分得更细了。
每日的采买,肉类、素菜以及蛋类等等的,必须分开,包括每季的衣裳,几等丫鬟、小厮一季几套衣裳,在哪里买的,布料多少钱一尺,一套要多少尺,这些必须写的清清楚楚,只要有含糊的东西,那就直接彻查。
并且哪些人去采买的、是哪些人计算的东西物料,又是谁批的条子,到最后,送到针线房,每个绣娘领了几匹什么布,做了几套衣裳,从头到尾,笔记记清楚了,这样还能贪到钱,赵芙苗只能说,她不服不行。
不要说什么情面不情面的,月银都加了,钱也给了,改自己做的事情,做的不好,难不成老板还要感谢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