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啊!那位骆驼村李现可以啊,竟然也知道东乡野生稻。”
“那是,以前看杂交水稻之父有关的纪录片,我瞟过一眼,好像说是最抗寒,也是抗病虫害最厉害的一片野生稻了。”
“没错,我记得那位现在在荒岛搞科考的皖北农学院师生们,他们就有这块的专门研究,咱们国家的杂交水稻开发搞的是最好,也是最先进的。”
“一个占世界可耕地百分之八的资源紧张国,却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
陈凡看着自己跟观众间的互动,他还是要详细阐述下:
“的确,这个就是野生稻,应该是跟东乡野生稻类似的品种吧!普通野生稻是咱们吃的栽培稻的近缘祖先。
就是这个,我抓一颗给你们看看吧!”
陈凡怀疑,藏在神农架里的野生稻,或许是一些还没发现的新品种,要么就是保密级,没对外公布的品种。
“咱们过埃及是野生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分布十分广泛。南起海岛省的崖市,北至赣省东乡县,东起湾湾,西至彩云之南的盈江都发现过野生稻的足迹。
普通野生稻经过长年的进化,成为现代的栽培稻。但是在进化过程中,普通野生稻的许多优良基因被丢失。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
最早的江南余姚河姆渡等地的考古资料表明,早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学会了栽培水稻。
可以想象的是,他们在采集野生稻谷为食的过程中观察到自然落谷能萌发生长,于是尝试着播种野生的稻谷,又重复了收获和播种的过程,向种植水稻迈出了第一步。
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培育和种植水稻的技术越来越高超,终于使稻谷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要食粮。
与此同时,那些幸运留在荒野,孕育了栽培稻的野生稻种也年复一年默默地生长在我国南方的池塘、沼泽中和山坡上,直到今天。
在1978年到1982年,我国进行了一次全国野生稻的普查。
普查表明,我国分布有3种典型野生稻——疣粒野生稻(Oryzagranulata)、药用野生稻(O.officinalis)和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广泛分布于两广,海岛湾湾、彩云之南,西江流域、岭南省和黔省东南部的罗甸,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令世界瞩目。
野生稻遗传资源是开展水稻遗传育种和生物研究的物质基础,也是粮食生产发展的宝贵财富。
野生稻资源含有栽培稻在进化过程中丢失的许多优异基因,是栽培稻突破性育种与稻作理论研究的宝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