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如实与李龁领命去了,李曜则又陷入了深沉的思考,随手打开了另一份由户部尚书许埘呈上的关于申请改名的奏折——燕国的传统便是如此,每一攻下新的城池,户部尚书便会上书请求皇帝帮新纳入国土的城池命名,李曜身为燕国的第十五代皇帝,自然不能例外。
李曜心里还是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加之前几日见了个糊涂小子元素,那小子说话横冲直撞,没个思量的,但有一点还是说到李曜的心坎上了——便是恋土怀旧,乃是人之常情,要给人一定的适应期,逐渐转变思想,逐渐认同燕国的统治。
思虑到当地百姓的心思,李曜遂提笔给户部尚书许埘写下回复,在给其回复中,李曜将难城改为南城,紫桑城改为原来的旧名杏滋,锁阳不变,赤阳改为池阳,邕城改为江州,雍城改为固安,东乡改回旧名千金,城阳不变,乘皞改为永寿,甘泉改为酒泉,大梁不变,鹤城改为龙城。
回复完毕,李曜又批阅了一些奏折,全部由宦官带至中书省交由中书令柳述,分发给三省六部上书的人。
送奏折的宦官前脚刚走,后宫报喜的宦官后脚就到——就在今日,安处殿的采女赵氏为他生了一个女儿。
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接踵而至——南平太子承郢投降,三十二州的人不再生事,扬州之乱也被都督成淞平定,北方的夷人果然如祁然所料,虎视眈眈,还悄悄派人来到燕国,恳请燕国能够分一杯羹与他们——以李曜为首的上层人物当即作了决定,要用“二虎竞食之计”从中牟利,便假意同意了,表示不会插手。
二虎竞食,是中书令柳述为首的宰相们提出的——观二虎竞食,必有争斗,斗则强者伤,弱者亡,待时而动,可一举拿下二虎——果不其然,楚国对燕国的威胁随即减轻,楚人见燕人按兵不动,北面的夷人又不断寻衅,只得暂时放弃收复失地,调集兵力抵抗夷人。
短短几月间,内忧外患都已经解决了一部分,而今大明宫中有了新的生命,这难道不是他李曜和燕国旺盛的生命力的昭示吗?
李曜心情舒畅,随即决定擢升安处殿赵采女为才人,刚出生的小女孩也被封为池阳公主,名为慧元,以此来纪念天业元年的伟大胜利,李曜坚信,这都是更好未来的开端,大燕会在他的治理下走向昌盛,而他也会成为四海万国仰慕的明君。
封了小女儿的李曜并没有忘记其余没有封号的女儿们——时至今日,李曜只是分封了儿子们,如今,这场胜利后,他的女儿们也要享受公主的尊荣。
又一道诏令发下——长女李慧质获得靖阳公主的封号,次女李慧清的封号为永泰公主,三女儿李慧雅封为一平公主,四女儿李慧阳封为宁城公主,五女儿李慧师封为郗国公主,六女儿李慧娴封为平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