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凰谋乱天下 > 第164章 任尔东西南北风(上)

第164章 任尔东西南北风(上)(1 / 2)

 推荐阅读: 红莲赤焰 快穿逆袭男神宠上瘾 无限:开局威慑住了ETO的主 超级指环王 西关往事 断刀问仙 碧曦 上仙难求 有系统我骄傲了吗 重启2009
最新网址:hbcjlp.com

“刘侍郎征战颇多,对于列国的见识应是比祁然多,但将军只看到了表象,却没有仔细分析列国情况,祁然不才,愿意说出自己的总结。

我大燕周边之国林立,大者有南平、楚、波河、南越等,小者有高昌、新沂等,其他不足虑,唯南平、波河与楚可以与燕相提并论。

楚国三百年,疆域辽阔,物产丰饶,然全国自上而下形成贪腐之风,劳民伤财,耗尽国力,多年不战忘战,才不如我。若能雷霆整顿,以楚国底蕴深厚,根基之大,未必不如我;

波河草原之国,教化未开,人皆生有狼子之心,勇猛非常,然居无定所,随水草迁移,天灾又多,民不聚力齐心,才不如我,若波河不是处于此等地形,未必不如我;

而南平要强于我,且并没有我说的以上种种问题。南平人多地多,与我燕国虽有交战,却不恋战,次次不以攻城略地为目的,只为消耗我军的耐力与精力,甚是可怕。

刘侍郎不能以偏概全,只看到我国与他国共有的问题,而看不到他国强于我国的地方。看到长短,放在一处比较,取长补短,才是正途。”

刘季友闻言无所应对,只得坐下,晃晃无神。

一直观察着对话的吏部侍郎许埘坐不住了,接替刘季友发难。

“祁令所言,杞人忧天而已。我大燕自太祖太宗皇帝仗剑开国以来,一直奉行立国国策,几乎不曾更改,由此,我大燕得以享国长久,直至今日。若我大燕真是祁令口中那般不堪的样子,如何能延续至今?端生认为祁令想法过激,初心是好的。”

“许侍郎所言也是有一番道理,若我大燕政令不行,何以能到今天?可侍郎似乎将孝宗皇帝的新政抛了出去,视若无睹啊。祁然认为,我大燕能有今天,除了太祖太宗皇帝的丰功伟绩之外,便是孝宗皇帝二十年新政的功劳。

百年前,燕国并不强大,孝宗皇帝推行变法,才报住了风雨飘摇的江山社稷。孝宗皇帝新政是在原有国策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使之更强,后世所秉承的国策其实最终来源于孝宗皇帝。由此看来,治国治民不必非得遵从古道,利国利民即可。”祁然道。

“听祁公的意思,是要效仿孝宗皇帝一朝的新政,来修订本朝的新政?那便请祁公与我等说个明白,如何修订,几条几章。不需多做些无用的解释。”

祁然听到有人问了想说的问题,十分高兴,终于不用兜圈子了,满心欢喜地看向那人,不是别人,乃是门下侍中沈泉烨,在武宗一朝就已经身居高位的寒门之子,唯此一人而已,祁然对待比自己大些的沈侍中一直比较敬重,两人因为同出寒门,私交也不错。

祁然道:“燕国弊政大致如下——良田不足,民多饿死;兵役繁多,生民废业;国无存贮,民无私财,这样的燕国只会强盛一时,不会强盛永久。若要改变,须得几个变化,一整田开荒,使民饱腹,国有税收,二废除多余兵役徭役,使万民安业,燕国人口不在减少,三弃用天下各业承袭之制,使万民不再拘泥于祖业,只要合法,一切可为,四精简州县,并大存小,减少朝廷开支;五制定新法,引人向善;六开设科举,选贤任能。此六条同开,可使我大燕摈弃弊政,无覆亡之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