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对于素修来说,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李曜所吟唱的乃是远在长安城的赵久止所作的——赵久止实在是很怀念那个一去不复返的盛世年华了。
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
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这几句也是赵久止所经常吟诵的句子,从这些词句上,素修也明白了作为秦王的赵久止内心是有多忧心忡忡和丧气了。
李曜吟唱完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对素修道:“你的皇兄满身才气,却全无用武之地,他又独断专横,很难会有很好的下场啊。”
素修强忍住内心的悲伤,也有些丧气,道:“皇兄并不适合当皇帝,这一点是尽人皆知的,可是他如今挑起了重担,实在令人很是担心——皇兄脾气不好,生气的时候连父亲劝说都没有效果,陛下说的那些驱逐王老相公等人,实在是皇兄会做的事情——皇兄做事总是急急忙忙的,从不考虑后果——现在这样看来,皇兄能安安稳稳的,就是很大的奢望了。”
李曜不紧不慢,缓缓喝了一口杯中酒,略带些可惜说:“我若是你皇兄,一定不会如此难为自己,我做不到的事情,做不好的事情,便不去做,做了,害了自己,连累别人,不如放手,交给可靠的人——你皇兄才二十来岁,年轻不知世事,总是凭借感觉行事,不问后果,也不管对错——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害了自己——这么大一个烂摊子,王老相公和你的父皇都没有收拾好,他一个人又如何能够很好地面对并且解决呢?
一个人,一辈子若只专注一件事,便很有可能名垂青史,但前提是做一件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有独断专行,不计后果,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以你皇兄的才干,做一个富贵闲散的皇子,比做一个举步维艰的皇帝要强得多——你还真应该劝劝你的皇兄啊——他还年轻,不用如此想不开,将所有的重担压到自己的身上。”
说了这么多,原来李曜的小心思就是这个——素修在心里轻叹了一下——她有明显的预感——已经成为皇帝的赵久止一定很有作为,而且已经对李曜等人形成了一定的威胁,否则李曜是不会流露出此情此感的——以前赵久止的处境比现在的应该还要艰险,那时候怎么不见李曜长吁短叹,说赵久止命苦呢?
醉翁之意不在酒,李曜之怜惜也不在赵久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