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赵叔叔家,烫了一点水饭。张春来收拾院子,我把菜园浇水,时间已是下午四点。大门外进来一个老头,说是来找赵叔叔下棋,我们见过,告诉他赵叔叔去城里送孙女,要明天回来,赵叔叔回来我们就走了。民风淳朴是乡村的特点,房前屋后的人家,邻里关系很亲近,谁家来了生人都知道。老头悻悻的离开,我和张春来继续手中的活计。
‘这个来到的老人,应该是赵叔叔安排的’。
“三个小时,真的可以结束吗?”老人家一走,我就问张春来。今夜就我们俩人在家,如果张春来说三个小时可以,也没什么好顾虑的。
张春来说道:“天黑出发,算上往返时间,凌晨之前肯定能回来”。
“有没有详细计划?咱现在可是要啥没啥”我说道:“没有工兵铲工兵镐,咱们只能用大工具,出村子肯定被人注意”。如果有工兵铲,可以放在渔具包里大摇大摆出村,就以夜钓的名义。大工具就不行,这里是乡村,必须避开所有人的眼睛。
张春来背上了背包,说他出去买蜡烛。让我用小仓库里的罐头瓶做成灯笼,就用里面的12号铁线。头盔是没办法了,赵叔叔家里也没有摩托帽,现在买来不及,让我看看仓库里有什么就地取材好了。
小仓库里东西倒是不少,就地取材,能用什么呀!思来想去,只要保护一下后脑就行,那么不用太硬的东西也可。琢磨半天,只有两个废旧三轮车胎可以利用,只要切开洗净就行。大铁锹把太长,旁边倒是有数根断的,只好拆下锹头换上。
收起切好的轮胎,躺下等张春来。虽然今天没有什么劳累的事,浑身还是有点疲倦。坐在床边撩开窗帘,外面还有几户人家亮起了灯。现在就等这不到百户的村子里家家都关灯睡觉之后,我们就动手。一切准备就绪,连衣装都穿戴整齐。
迷迷糊糊之间,张春来拍醒了我,耳边还能听到几声狗叫声。这个村子里不是家家都有狗,可是有几家的大狗的确大的吓人,在院子里也不拴着。为此我特意观察了哪家没狗可以直接穿过去,出村的路线也要避开人。
挎上旅行袋和张春来递过来的塑料袋。“你干啥?知不知道这东西邪性?”看着塑料袋里的红蜡烛,我两眼发直,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
“大哥,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就这乡村一年也停不了一回电,哪有蜡烛可以卖。就这红的还是找了老半天才找到的”张春来抱怨道。为了避人耳目,他走到村口的小商店才买到,想弄个手电筒,店家只剩一个坏的,你让我怎么办。
我嘴里喃喃的说道:“好吧!这要啥没啥的,咱们俩也就返璞归真一回,不过有点归远了,这套家伙事比建国前的前辈还落后,简直就连古代装备都算不上”。
张春来说的倒也是实情,现在农村都不断电,手电蜡烛早就成了古董。
两人整理装具,时间还早,张春来画出村落和山中简图,怎么出村是首先重点。房屋和村中小路大概确定,我建议选择村子西北的路线出去,那边只有十几户人家,躲开那几条狗就行,上了大路再掉头进麦地,从麦地间水渠进山。
因为不能用光源,全靠月色前进,所以必须选择有参照的条件。沿水渠走稍远一点,但是好走速度就快,一上大路就疾驰,进山再看。
怎么动土张春来有计划,节省时间是硬性要求,林中穿行也不能用照明,只依靠记号。
张春来居然在昨天就记下了记号。
即使赵叔叔回来什么也不说,辞行之后张春来也会暗中立刻折回,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儿,不把那里撅翻了,他是不安心的。
九点整。出发。
和我预计的一样,只有西北边几户的大狗发现了我们,狗叫声没有一会儿,两人已经上了水渠,速度飞快。
上到大路疾驰几分钟,张春来就降下速度,走进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