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样的方法不能够大面积使用,毕竟井水也不是刮不干的,所以,每家也就留下那么一分半分的粮食在那儿,再多就保不住,只能眼看着田里的苗旱死。
而上石村能保住这么点田地下来还是因为殷家打井的工具在村里打出井水给村民们的勇气。要不然,这样的旱天井水留着喝都害怕不够,谁还胆大到浇地啊!
上石村这法子殷槿也没有保留,她专门去了趟县里写信让郑管家给在边关的郑容钰送去,就希望能多少帮到他一点忙。因为实在没想到天会干的这么快,这么厉害。殷家找到的山谷里的水也早就断流,幸好种的是长在地里的红薯。殷槿学习野草保留根的方法,让家里人把外面的红薯秧子割了,然后进树林里挑湿润的腐叶盖在表面。
也幸好是在山林里,别的不多就腐叶烂植多,一层层的盖下去,直到如今红薯秧子又在腐叶底下发芽土也没干。
为了保住山谷里这点吃的殷家三家也是拼了,三家人轮流每天只要过去就去林子里挖腐叶挑了盖到红薯地里,保证太阳晒不到土地,土里的水分也蒸发不了。
当然,蒸发是殷槿跟他们说的,起先怕他们不明白给他们解释的是盖屋子。就像是人住的屋子一样,一碗水放在屋子里一天都不会干,然而,一碗水要是放在没有遮蔽的院子里不用一天,半天就蒸发没了。
于是,殷家就开始死命的给土地盖屋子。
而殷家这盖屋子的办法慢慢就被上石村的学去,然后是下石村,之后宋王庄还有虎头崖以及更远的村落全都学习这种办法给庄稼地盖起了屋子来。
殷槿不知道,她这给庄稼地盖屋子的办法通过写信传给郑容钰后,郑容钰可谓是如获至宝。因为,不光是青县这边旱情严重,边关之地旱情一点没有比青县差。而郑容钰找的那些山谷种植的粮食本来给了郑容钰满满地信心,然而,随着旱情的加重,终于山里的情况也严重,山谷里的庄稼受到了影响。
就在接二连三山谷里的水断流后,种下的庄稼被旱的奄奄一息,郑容钰只能调来更多的人从深山往外运水保证庄稼不渴死,浪费了大量人力,郑国公隐晦的提醒他不行就放弃的时候,殷槿这封信如及时雨般送到了。
运水他都能从深山里运出来了,更何况只是小小的腐叶‘盖房子’,那真是小菜一碟!
于是,很快断流山谷的庄稼被用腐叶盖住保留水分,而深山那些还有水支撑的庄稼则继续生长,郑容钰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没有祖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虎头蛇尾的完不成。
弄好了之后,郑容钰给殷槿回了信,在信中给殷槿说了,南方水灾,他们北边大旱,皇帝已经在京城设坛祈福一些的事。
皇帝设坛祈福殷槿不知道会不会有功效,但是郑容钰在信中提到的南方水灾却是让殷槿留了心。
这古代还真是事故频发,先是兵祸,再是天灾。而天灾还分一南一北,也不知道老天这是喜怒无常还是故意耍着人玩儿。